- 年份
- 2024(7354)
- 2023(10626)
- 2022(8374)
- 2021(7629)
- 2020(6253)
- 2019(14149)
- 2018(14588)
- 2017(27098)
- 2016(15279)
- 2015(16959)
- 2014(17223)
- 2013(16179)
- 2012(14821)
- 2011(13220)
- 2010(13633)
- 2009(13137)
- 2008(13401)
- 2007(12028)
- 2006(11101)
- 2005(10426)
- 学科
- 济(59053)
- 经济(58951)
- 管理(48380)
- 业(41103)
- 企(35301)
- 企业(35301)
- 中国(21124)
- 制(19574)
- 方法(18684)
- 财(18596)
- 农(16287)
- 业经(15425)
- 数学(15330)
- 数学方法(15042)
- 体(14514)
- 地方(12720)
- 体制(11984)
- 学(11617)
- 银(11406)
- 银行(11389)
- 务(10875)
- 行(10855)
- 财务(10834)
- 财务管理(10803)
- 融(10646)
- 金融(10643)
- 理论(10326)
- 企业财务(10308)
- 农业(10131)
- 发(9231)
- 机构
- 大学(213398)
- 学院(211378)
- 济(84816)
- 经济(82696)
- 管理(76272)
- 研究(74896)
- 理学(63985)
- 理学院(63190)
- 管理学(61973)
- 管理学院(61577)
- 中国(58108)
- 京(46520)
- 财(45319)
- 科学(44065)
- 所(37458)
- 江(34488)
- 中心(34082)
- 财经(33889)
- 研究所(33085)
- 农(32749)
- 经(30635)
- 北京(29449)
- 范(29437)
- 师范(29157)
- 业大(28513)
- 院(27650)
- 州(27031)
- 经济学(26448)
- 农业(25194)
- 财经大学(24903)
- 基金
- 项目(133840)
- 科学(105991)
- 研究(99611)
- 基金(97216)
- 家(84325)
- 国家(83606)
- 科学基金(72068)
- 社会(64977)
- 社会科(61447)
- 社会科学(61433)
- 省(51457)
- 基金项目(50994)
- 教育(46277)
- 自然(44660)
- 自然科(43640)
- 自然科学(43629)
- 划(43385)
- 自然科学基金(42832)
- 编号(40280)
- 资助(38211)
- 成果(34733)
- 重点(30385)
- 制(30209)
- 部(29640)
- 课题(28988)
- 发(28427)
- 国家社会(27424)
- 创(27051)
- 性(25814)
- 教育部(25801)
共检索到341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霞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带有鲜明的社会福利性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宅基地大量的隐性交易和浪费严重等问题,各地也因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活动,但是改革措施却忽略了城市化的主体,即外地农民工及其家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应当立足于城市常住打工人群,探索建立进城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回购、置换等制度,实现宅基地指标"地随人走",让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其农村宅基地的指标迁入城镇居住,降低农民在城市置房的成本和迁移成本,以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正处于修订《土地管理法》的关键时期,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宅基地使用权条款,意义重大。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与物权法理多有抵触,必须以科学的物权法理论为指导,在微观上重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若干具体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问题 改革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 韩学平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社会主义形态下的一种特有的物权形式,它是确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宅基地的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其中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探索新时期宅基地合法、有序流转的路径,而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为宅基地流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研究宅基地流转相关立法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立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璐 韩学平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社会主义形态下的一种特有的物权形式,它是确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农村宅基地的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其中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探索新时期宅基地合法、有序流转的路径,而完善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体系为宅基地流转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研究宅基地流转相关立法的制定在现阶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柴涛修 陈利根
研究目的:以"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宅基地制度创新"为研究主线,对江都市宅基地流转进行制度诠释,探讨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使用制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外部利润显著增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仅能够有效弥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不足,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而且能够实现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共赢,达到一致同意。研究结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是一种较优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 制度经济学 外部利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波
农村村民依法向当地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才能合法使用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前提与基础。理论界与学术界对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予以高度重视,但主要观点散见于用地标准、"一户一宅"等方面论述中,鲜有系统的、全面的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改革与完善的论述。文章对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取得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及宅基地制度政策的演变。从申请取得资格的认定、申请原则与面积标准、审批与监管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际,从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合理认定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卢江海 钱泓澎
本文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后发现,其主要遵循三条逻辑主线:是否允许非农户购买宅基地经历一个允许到禁止的过程;要求土地集约利用,以提高用地效率;逐步放开宅基地及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允许其有偿使用。义乌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方向,在原先村集体内部流转这个唯一合法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隐形市场公开化、合法化,农民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市场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制度变迁中各级政府应明晰自身定位,谨慎推广试点地区的改革经验。
关键词:
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市场 义乌 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宅基地的空置率高,而土地资源又是极其宝贵的,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充当集体土地的储备主体,对闲置的宅基地按照民事原则进行收回、收购,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地区的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储备制度,需要从土地储备的主体、土地储备的标的、土地储备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构。应当按照财产权来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物权化构造,在具体宅基地使用权储备行为路径的构造上,应依据法律行为的分类,将之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单方收回行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协议收购行为。前者为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后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保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乡建设总用地近七成,如果其不能实现流转,将使建设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这一战略决策成为空谈。因此,考察阻碍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所存在的法律障碍,探讨如何在现有法规政策之下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有条件向外部转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宅基地使用权外部转让的现状与问题外部转让的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以受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农村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宅基地的空置率高,而土地资源又是极其宝贵的,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充当集体土地的储备主体,对闲置的宅基地按照民事原则进行收回、收购,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地区的针对宅基地使用权储备制度,需要从土地储备的主体、土地储备的标的、土地储备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构。应当按照财产权来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物权化构造,在具体宅基地使用权储备行为路径的构造上,应依据法律行为的分类,将之分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单方收回行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协议收购行为。前者为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后者为合同行为,应当依据意思自治原则来构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军 郑泰安
促进农民权益和效益的最优是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基点,如何从制度突破上让宅基地用益物权效能最大化是农村要素改革的重点。从历史之角度分析.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构建之初的法益取向为居住保障,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此种价值导向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已显不适,而构建以"权利利用与效能最大化为中心"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成为必然。从法理学角度深入分析宅基地使用权之法理特征.进而构建中国特色之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成为必要。在制度设计与突破上,应重点关注宅基地使用权:区分取得及其类型;登记要件主义;流转交易制度;流转收益的分配原则、机制等。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价值 制度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戈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农地产权流转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能盘活宅基地产权、开拓农民融资渠道,还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则、土地政策与实践现状都为宅基地抵押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然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制度层面包括立法体系不完善,抵押人、抵押权人范围不明确,抵押登记制度不健全,抵押权难以实现等;配套机制层面包括风险保障机制缺位、缺乏专门的价值评估机构与农地金融机构等。对此,应当对立法作出调整,并结合试点经验逐一完善。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 土地政策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研究目的: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制度,为中国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审批在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中的作用。基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按照他物权取得的基本原理重构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并在公示方法上采用占有和登记两种方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使用权 制度经济学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欢
现行立法就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所作的规定存在诸多模糊、不确定甚至冲突问题,导致学界出现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农村宅基地继承不仅成为客观事实,更具有重要价值。现行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存在着主体身份受限制、客体范围不明确、期限未确定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农村宅基地继承制度,要扩大继承主体、明确客体范围和继承期限、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继承 制度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