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10215)
- 2022(8183)
- 2021(7359)
- 2020(6296)
- 2019(14541)
- 2018(14560)
- 2017(28157)
- 2016(15879)
- 2015(18361)
- 2014(18885)
- 2013(18807)
- 2012(17684)
- 2011(16064)
- 2010(16518)
- 2009(15667)
- 2008(15994)
- 2007(14804)
- 2006(13161)
- 2005(11971)
- 学科
- 济(72352)
- 经济(72280)
- 管理(45205)
- 业(41002)
- 企(31838)
- 企业(31838)
- 方法(30553)
- 数学(26476)
- 数学方法(26170)
- 中国(21616)
- 农(20654)
- 地方(16512)
- 学(16372)
- 财(15726)
- 业经(15194)
- 农业(13769)
- 制(12827)
- 贸(11946)
- 贸易(11940)
- 和(11825)
- 易(11527)
- 环境(11527)
- 发(11273)
- 理论(11079)
- 银(9982)
- 银行(9949)
- 务(9502)
- 财务(9466)
- 融(9454)
- 金融(9452)
- 机构
- 大学(244197)
- 学院(242045)
- 济(95586)
- 经济(93117)
- 管理(88251)
- 研究(85956)
- 理学(74920)
- 理学院(73967)
- 管理学(72404)
- 管理学院(71971)
- 中国(64620)
- 科学(56280)
- 京(54319)
- 农(46652)
- 所(45724)
- 财(43301)
- 研究所(41586)
- 中心(39597)
- 业大(38610)
- 江(38560)
- 农业(37129)
- 财经(34462)
- 北京(34316)
- 范(34135)
- 师范(33774)
- 经(31114)
- 州(30910)
- 院(30567)
- 经济学(29552)
- 师范大学(27192)
- 基金
- 项目(156916)
- 科学(121526)
- 基金(112064)
- 研究(110960)
- 家(99007)
- 国家(98236)
- 科学基金(82446)
- 社会(69062)
- 社会科(65252)
- 社会科学(65223)
- 省(61229)
- 基金项目(59488)
- 自然(53982)
- 自然科(52617)
- 自然科学(52599)
- 划(52176)
- 自然科学基金(51607)
- 教育(50605)
- 资助(45924)
- 编号(45893)
- 成果(37836)
- 重点(35747)
- 发(34663)
- 部(34189)
- 课题(31707)
- 创(30787)
- 科研(30014)
- 计划(29326)
- 创新(28981)
- 国家社会(28457)
共检索到365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城市化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水龙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兆吉 雒国中 王昭 刘春华 李亚松 姜先桥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日元 唐健生 朱远峰
本文分析了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 ,提出了 4种类型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峰林平原区挖井钻孔 ,节水灌溉 ,发展高效农业 ;溶丘洼地区堵洞引水 ,梯级发电 ,发展庭院经济 ;峰丛山地区兴建水柜 ,表层调蓄 ,发展生态经济 ;断陷盆地区堵洞蓄水 ,联合调度 ,发展粮果基地。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岩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宇,冯德显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在此进程中适度的消费观念、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 ,构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水土资源 集聚经济 生态阈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浩 王祥荣 闫水玉
浙北地域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这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本文在分析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浙北地域 城市化 水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开宁 娄华君 郭振中 李涛
分析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无论对研究城市水文循环、水资源供需平衡,还是防治地下水水质恶化都有重要意义。但至今为止,城市化发展将引起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还是减小尚无定论,其影响机理也不十分清楚。该文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分析城市化影响地下水补给的时空效应,最终揭示了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化会导致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地下水开采诱发产生对城市周围地下水流场和地表水的袭夺以及城市供、排水系统渗漏所造成的新补给源的引入是城市化诱发产生地下水补给增量的重要机理;供排水系统渗漏所造成的新补给源是城市地下水补给量计算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组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明 阮晓红 潘扎荣 张亚平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应急备用水源日益重要。利用2005~2009年苏州地区地下水水质连续监测和补充监测资料,对第Ⅱ承压含水层进行了应急利用(生活饮用和工业利用)的水质适宜性和安全性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Ⅱ承含水层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HCO3、Ca-HCO3和Na-CaHCO3型,水质总体稳定,年际差异很小;地下水水质指数(WQI)均值较低(位于49.98~68.75之间),地下水没有受到有机物污染,可作为应急利用水源;WQI的水质指标贡献率表明,As、Fe、pH和Mn指标的贡献率最大,局部区域As、Fe、Mn及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应急利用时应进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娅敏 徐恒力 佟元清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探索一条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本文提出了“有序”开采的思路:在未来几十年内,政府部门应根据人口、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地下水资源需求量的控制计划,并给下属各地区下达取水配额,使储存资源的消耗处于有计划和监控范围内。有序开采应分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应以抑制超采量的过快增长为目标;第二阶段应以需水总量的下降为目标;第三阶段应实现总需水量低于地下水系统补给资源量,使数十年超采造成的储存资源亏空逐年得以偿还。“有序”开采应注意三点:①超采必须限制在有限时间内;②开采活动应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任何超过计划配额的取水行为都是不允许的;③开采量和总需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青 齐邦峰 乔德明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中部河谷平原地带的第四系沉积物及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中。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并探讨合理利用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曲阜,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长军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地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86m3,山地、岗地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上,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剑飞
地下水资源具有水质良好。不易污染、水量比较稳定等优点,因而是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数量不断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此,今后要搞好节流和补源问题,要实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要加强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研究等等。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国富
阐述了地下水资源在全省水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地下水开采利用中存在的超采严重、局部污染、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其海 唐仲华 何沛欣
为了加强洪湖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弄清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的开采潜力,以区内最有供水意义的孔隙承压水[Q_(2+3)]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开采潜力指数法分别对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承压水含水层[Q_(2+3)]允许开采量5.185"108 m3/a。现状开采量只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2.5%,地下水有较大的开采潜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洪湖市20个乡镇、街道办中,曹市镇、新滩镇、滨湖和新堤街办潜力较小,戴家场镇、瞿家湾镇、峰口镇、燕窝镇、螺山镇、小港和大沙湖管理区潜力中等,而余下大部分乡镇开采潜力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