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3)
2023(13751)
2022(10940)
2021(9662)
2020(7438)
2019(16566)
2018(16069)
2017(29987)
2016(16357)
2015(17718)
2014(17723)
2013(17218)
2012(15949)
2011(14590)
2010(14582)
2009(13431)
2008(12985)
2007(11356)
2006(10409)
2005(9600)
作者
(49796)
(41822)
(41455)
(39009)
(26445)
(20020)
(18401)
(16244)
(16051)
(14605)
(14390)
(13882)
(13495)
(13016)
(12807)
(12754)
(12391)
(12271)
(12110)
(11808)
(10539)
(10207)
(10032)
(9591)
(9551)
(9229)
(9225)
(9096)
(8394)
(8210)
学科
(77136)
经济(77056)
(41833)
管理(41382)
(28978)
企业(28978)
中国(27576)
(27044)
地方(24249)
方法(21975)
业经(20117)
农业(18965)
数学(18961)
数学方法(18842)
(15768)
(15315)
(14682)
(13200)
贸易(13188)
环境(12752)
(12686)
(12668)
(12272)
银行(12230)
(12119)
金融(12119)
地方经济(11982)
(11854)
发展(11690)
(11667)
机构
学院(235052)
大学(232081)
(97350)
经济(95277)
研究(88867)
管理(85356)
理学(72818)
理学院(71840)
管理学(70616)
管理学院(70191)
中国(66475)
科学(55997)
(51356)
(49925)
(45518)
(41980)
研究所(41466)
中心(39938)
业大(39444)
农业(38987)
(36643)
(33177)
财经(32918)
师范(32761)
(32528)
北京(32177)
(29945)
经济学(29920)
(29343)
(29008)
基金
项目(160357)
科学(126210)
基金(115643)
研究(113551)
(103396)
国家(102472)
科学基金(86659)
社会(75205)
社会科(71260)
社会科学(71240)
(63744)
基金项目(61780)
自然(55081)
(53955)
自然科(53799)
自然科学(53784)
自然科学基金(52783)
教育(49587)
编号(44350)
资助(44099)
(41066)
重点(36672)
成果(34497)
(33707)
(33368)
发展(32476)
(31982)
国家社会(31915)
课题(31877)
创新(31251)
期刊
(115819)
经济(115819)
研究(70547)
中国(54228)
(49150)
学报(41563)
科学(39377)
农业(33287)
大学(30992)
管理(30685)
学学(29581)
(29436)
教育(23613)
(23562)
金融(23562)
业经(22180)
经济研究(18330)
技术(18075)
问题(17016)
(16554)
财经(15790)
(13705)
(12621)
资源(12597)
科技(12119)
商业(11744)
(11638)
业大(11419)
现代(11400)
(10947)
共检索到36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针对我国当前较为广泛开展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着重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集体土地租赁模式、资产置换模式、都市休闲农业模式以及跨区域地票模式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流转模式,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流转对城乡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永江  
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合林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新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理论模型,并给出理论与政策依据和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充分的经济学论证。对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是由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分析导出的,论文的最后部分为实现土地征用与流转制度创新的政策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文章通过对案例点贵阳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该地区的土地集约状况研究,总结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初步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并就调整该地区城市内部结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加强城市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土地供给、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在土地垄断供给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偏重空间城市化、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倾向。这一倾向推动了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但城市吸纳农业人口转为市民的能力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向城市迁移定居,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垄断更多的国有土地供给会显著加剧城市化不平衡发展程度,并通过城市化不平衡发展这一作用机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进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壁垒,加快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土地供给、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在土地垄断供给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偏重空间城市化、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倾向。这一倾向推动了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但城市吸纳农业人口转为市民的能力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向城市迁移定居,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锋  耿莎莎  闫星羽  方晨  董瑞娜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菊新  李伯华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英辉  
文章拟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熵理论,在历年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河北省1990~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以揭示河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机理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剖析,为促进河北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及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力超  陈曦  顾凌骏  
本文分析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动态及土壤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使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垃圾、酸性物质、水源污染对耕地及粮食的影响,研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质量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扬  朱弋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源于分税制改革以后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地方政府通过直接出让、债务等方式以土地作为媒介进行融资。土地融资推进了城市基础建设,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繁荣;但由于缺乏监管,现行的土地融资模式有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必须规范土地融资行为,加强风险监管,同时,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促进融资行为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涛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总供给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各级、各类土地市场的供给与价格却波动频繁。从理论上看,城市土地供给的价格机制主要有理想状态与供给变异两种形式。对土地总供给和各类市场供给价格机制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并未伴随着土地价格的上升,价格的波动也难以对土地供给起到调节作用。理论与现实差异的原因在于土地交易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应有的价格竞争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厉伟  但承龙  孙文华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的程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的目标可归结为耕地保护、用地结构优化和土地生态优化,可具体从粮食安全、城市体系合理性、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结论:上述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程度的工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起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进程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土地作为城市经济与社会运行的载体及基本要素,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正在转化为城市土地,构成所谓的土地城市化;另一方面,原有城市土地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调整,经过综合开发和重新配置而使其功能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运动的不断深化,土地这种十分稀缺资源的价值会日益提高,由此引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矛盾也会更加尖锐。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的内在规律,对于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敏  马融  马超越  
城乡二元结构从对立走向融合。30年来,中国城市的二次现代化进程:从核心城区建设到郊区化扩展,从郊区城市化到新城区发展,再从新城区崛起到城市带连接。城市化不仅仅是传统城市的命题,也是郊区乃至城市带之间传统乡村城市化的课题。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空间尺度、公共属性“包围”和改造传统乡村。乡村的根文化、生态文明、田园生活方式等在进入城市视野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融合方式。城乡相向而行,在相互的资源与资本的共性化过程中,实现了价值交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