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8)
2023(11478)
2022(9009)
2021(7840)
2020(6081)
2019(13597)
2018(13414)
2017(25086)
2016(13789)
2015(15178)
2014(15598)
2013(15125)
2012(14055)
2011(12897)
2010(13087)
2009(11995)
2008(11816)
2007(10566)
2006(9749)
2005(9268)
作者
(41364)
(34243)
(34128)
(32256)
(21833)
(16449)
(15499)
(13489)
(13239)
(12244)
(11773)
(11571)
(11145)
(10869)
(10702)
(10551)
(10226)
(10084)
(9887)
(9847)
(8788)
(8544)
(8403)
(7914)
(7757)
(7744)
(7614)
(7600)
(7007)
(6856)
学科
(69079)
经济(69022)
管理(35133)
(32705)
中国(25662)
地方(25639)
(23399)
企业(23399)
(19503)
方法(18714)
业经(16887)
数学(15998)
数学方法(15824)
地方经济(13907)
(13886)
农业(13783)
环境(12360)
(12173)
(11430)
金融(11429)
(11181)
银行(11167)
(10909)
(10702)
发展(10168)
(10139)
(10131)
(9750)
贸易(9739)
(9707)
机构
学院(198302)
大学(195428)
(81543)
经济(79563)
研究(76545)
管理(71697)
理学(59947)
理学院(59105)
管理学(58087)
管理学院(57708)
中国(57395)
科学(47474)
(44317)
(39049)
(35375)
研究所(35282)
中心(34143)
(33644)
(32355)
(30542)
师范(30273)
(28643)
北京(28380)
业大(28007)
财经(27168)
(26385)
农业(25879)
经济学(24501)
师范大学(24469)
(24467)
基金
项目(131491)
科学(104267)
研究(98114)
基金(92262)
(80509)
国家(79826)
科学基金(68199)
社会(63215)
社会科(59964)
社会科学(59947)
(53927)
基金项目(48629)
(45023)
教育(43179)
自然(41418)
自然科(40428)
自然科学(40419)
编号(40036)
自然科学基金(39604)
(35776)
资助(35716)
成果(32180)
重点(30590)
课题(29604)
发展(29037)
(28544)
(27148)
(27048)
国家社会(26237)
创新(25494)
期刊
(101540)
经济(101540)
研究(63873)
中国(47763)
(32444)
科学(28787)
学报(28458)
管理(27368)
教育(25730)
(24756)
农业(22443)
大学(21513)
(20746)
金融(20746)
学学(19986)
技术(18936)
业经(18144)
经济研究(15617)
问题(14682)
财经(12757)
(12022)
资源(11792)
(11289)
(11140)
科技(10290)
技术经济(10164)
图书(10127)
现代(10082)
商业(9812)
(9465)
共检索到318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先春  朱龙杰  陈明珠  
本文基于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应用研究;根据因子得分,分析我国协调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运用洛伦兹曲线,对区域协调发展因子模型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蒙昱竹  赵庆  肖小虹  
在双循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了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城市规模对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影响。本文发现,城市规模扩大、初期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水平较高;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会上升。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与城市化区域发展协调性间的关系满足"U"型曲线关系,在城市规模扩大初期应更加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以促进小城市的充分发展,而在城市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更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以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而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强调政府调控的作用,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  李雪铭  
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协同学系统分析思路,深入分析城市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间交互胁迫的作用机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化评判。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自1999年以后持续并显著呈现低度协调化发展趋势,协调程度由1999年的"优质协调"下降至2005年的"濒临失调"的危险程度。对此,本文针对大连高城市化发展水平、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却出现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化发展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盛和  蒋芳  张擎  
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文章根据多元数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特征,剖析了其形成因素;对我国未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聂春霞  刘晏良  何伦志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优化态势,但城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环境脆弱,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只有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光明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深圳市宝安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注重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水利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优化区域发展质量的调控手段。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安全阀、推进器、调节钮、稳定器等四个方面。我国《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利发展的目标是兼顾流域水系活动规律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流域与区域水利协调发展。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分别从安全保障、推进发展、经济调节、稳定生态等四个方面,对淮河流域整体、流域内综合规划区和重点功能区的水利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淮河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基本协调。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调控力度不足等。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治淮工作力度,加快淮河流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魁伟  
在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亚平  
现有文献与规划一般认为新疆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都市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更为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对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适宜空间指向做出了若干探讨;提出新疆的区域发展需要建立在"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基础之上;并且与中国的东部、中部地区相比,新疆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构建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自然断裂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并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中国十大城市群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整体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状况良好,各城市的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性类型包括:优质协调类、良好协调类、中度协调类、轻度失调类和严重失调类等5类,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十大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间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
[期刊] 改革  [作者] 邢华  赵景华  
在水利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既要强调水利的保障作用,还要发挥水资源的约束作用。从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水利对区域发展的保障能力两个方面,对松辽流域的水利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后发现,松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总体不高,现状值与规划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强化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水资源调配和高效利用体系建设以及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强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提高协调管理水平,统筹满足不同类型和多主体的用水需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泽华  马旭  吴露露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但两者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应用改进了的隶属度函数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1995—20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较好,但波动性明显,表现为4个明显的阶段,即1996—1997年为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1998—2001年为基本协调发展时期,2002—2004年又处于基本不协调发展时期,2005—2010年再次处于基本协调发展时期。两系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柏敏  翁世洲  吕跃进  
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备序决策系统下的概率优势关系模型,提出了条件属性集与决策属性集之间的协调度概念,将这一方法用于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圈各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得出了桂林、梧州、玉林、柳州、南宁、北海等地处于物流发展落后状态,防城港、贵港等地处于物流发展领先状态而其余各地相对协调的结论,相关结论可为政府平衡各地经济与物流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世龙  苏维词  祖广哲  张晓东  
[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