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7)
- 2023(16913)
- 2022(13882)
- 2021(13137)
- 2020(11046)
- 2019(25514)
- 2018(25131)
- 2017(48049)
- 2016(25951)
- 2015(29321)
- 2014(29282)
- 2013(28754)
- 2012(26337)
- 2011(23700)
- 2010(23609)
- 2009(21969)
- 2008(21592)
- 2007(19224)
- 2006(16781)
- 2005(14970)
- 学科
- 济(113150)
- 经济(113040)
- 业(71695)
- 管理(68771)
- 企(49357)
- 企业(49357)
- 农(49088)
- 方法(48040)
- 数学(43038)
- 数学方法(42556)
- 中国(33505)
- 农业(32303)
- 财(27478)
- 业经(26843)
- 地方(22554)
- 贸(21263)
- 贸易(21252)
- 制(21155)
- 易(20750)
- 学(20684)
- 银(16779)
- 银行(16748)
- 发(16535)
- 环境(16151)
- 行(16039)
- 融(15801)
- 金融(15798)
- 技术(15259)
- 务(15160)
- 财务(15109)
- 机构
- 学院(367130)
- 大学(365977)
- 济(158638)
- 经济(155545)
- 管理(141469)
- 研究(127224)
- 理学(122222)
- 理学院(120869)
- 管理学(118852)
- 管理学院(118145)
- 中国(98746)
- 京(77484)
- 科学(77028)
- 农(73583)
- 财(70280)
- 所(63406)
- 中心(60077)
- 研究所(57681)
- 业大(57522)
- 农业(56774)
- 财经(55926)
- 江(53910)
- 经(51158)
- 经济学(49537)
- 北京(48411)
- 范(47347)
- 师范(46910)
- 院(45295)
- 经济学院(44799)
- 州(42473)
- 基金
- 项目(248846)
- 科学(196865)
- 基金(183280)
- 研究(181524)
- 家(160083)
- 国家(158783)
- 科学基金(136298)
- 社会(117907)
- 社会科(111621)
- 社会科学(111593)
- 基金项目(96894)
- 省(95268)
- 自然(86855)
- 自然科(84853)
- 自然科学(84830)
- 自然科学基金(83278)
- 教育(81429)
- 划(80481)
- 资助(74253)
- 编号(73070)
- 成果(58589)
- 重点(55886)
- 部(55811)
- 发(54569)
- 创(51402)
- 国家社会(50278)
- 课题(49237)
- 创新(48241)
- 科研(47814)
- 教育部(47628)
- 期刊
- 济(173316)
- 经济(173316)
- 研究(106386)
- 农(72780)
- 中国(71090)
- 学报(56886)
- 财(53883)
- 科学(53688)
- 农业(49382)
- 管理(47822)
- 大学(44100)
- 学学(41632)
- 融(35306)
- 金融(35306)
- 教育(32292)
- 业经(31845)
- 技术(31258)
- 经济研究(27483)
- 财经(27052)
- 问题(25464)
- 业(25392)
- 经(23323)
- 世界(19487)
- 版(18696)
- 贸(18538)
- 统计(18252)
- 技术经济(18066)
- 资源(17633)
- 图书(16876)
- 理论(16504)
共检索到54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悦 师博 刘东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以上264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变量的基础上发现各地房地产开发、以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提供为内容的城市竞争形成了农地非农化的压力;高校园区扩张、开发区热和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是城市化土地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递增作用。这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具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中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显著,西部地区表现出房产开发和高校园区的扩张驱动。
关键词:
城市化 农地非农化 政府驱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京奎 王岳龙
本文收集1999-2006年全国13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农地非农化进程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就全国范围而言,非农人口的增加、产业集聚的形成、政府自身利益的推动、房地产投资的上升是导致大中城市农地非农化过程的主要原因。对大城市来说,由于需求关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影响,产业集聚和房地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对中等城市而言,城市非农人口的增加才是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规模城市的差别制定相应的城乡土地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张国胜
在人多地少的国家里,如何正确处理“农地非农化”与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是顺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合理解决的难题之一。日本战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历程和经验教训表明:“农地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应该基本同步,“农地非农化”必须与耕地保护相结合,实现农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地非农化”主要应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政府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规划和调控等。
关键词:
日本 工业化 城市化 农地非农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郭玉燕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非农化与碳排放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31省(市、区)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算农地非农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而言,农地非农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增加碳排放量,但也存在区域差异,从样本考察期来看,中、西部农地非农化现象显著地增加了碳排放。但对东部地区来讲,从整个样本期来看,农地非农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但是近年来该地区农地非农化增加碳排放的趋势却逐渐减缓。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开明 徐扬
以城市蔓延指数的测算为基础,利用中国2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市蔓延对电力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城市蔓延对电力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电力强度随城市蔓延的扩散呈先递减后递增的U型特征,当城市蔓延指数为0. 6左右时,电力能源效率最高;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蔓延程度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具有稳健性,但实际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洪梅 张曙霄 董大朋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进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执行相关的产业振兴政策,主导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能够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区域市场化水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弱化产业部门间要素流动的阻碍,实现市场经济下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样能够有效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分区域的异质性检验,以及动态面板数据回归的估计结果均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孟平
农地对于农民来讲 ,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 ,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农地的转居农民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将可能在生存、就业和发展等方面遇到困难。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用来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现行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缺陷。为了弥补这些制度缺陷 ,在重新安排相关制度时 ,应当允许农民从农地非公共目的的转让中取得一定收益 ,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关键词:
农民 城市化 农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用土地非农化问题,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同时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本文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的进程中的激励和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在农地非农化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都是不可缺少的配置手段,但它们都存在失灵,只有引入民主议会机制,并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配置。我国要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需要清除农地产权不明晰、政府垄断、宏观监控机制僵化等障碍,建立起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民主协商机制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适度非农化 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吕赞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农地非农化时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因市场交易而发生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冲突和矛盾,形成了各主要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关系,如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博弈,其中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博弈关系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博弈理论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以剖析二者的关系,并从博弈角度提出制约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研究目的:验证土地市场发育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方向,估算其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0%以上省份处于转型期土地市场经济阶段;(2)土地市场发育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1999—2005年,全国因土地市场发育而得到抑制的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数量为25624.79 hm2,占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1.76%,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抑制作用还不高。研究结论:缓解农地保护压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调整可从两方面开展:(1)提高拍卖出让方式比例,出让方式由低市场化方式向高市场化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2)...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尧 吴晓忠
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地资源非农化配置,虽然大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也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基于可持续增长视角,采用面板数据DEA技术,测度我国省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在充分考虑农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后发现,我国目前农地非农化效率普遍较低,且存在东部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的区位效应。实现农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亟需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减少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等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欣
土地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实物期权在风险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揭示我国农地实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的机理,研究农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及定量分析途径。同时,基于中国1996-2011年的全国和四大直辖市数据,实证分析主要驱动因素对其周边农地实现用途转变的风险程度。研究表明,考察的数据样本(全国和直辖市类别)都面临着相似程度的系统性风险,但城市间的非系统风险存在较大差异;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趋向于具有更大的区位溢价。在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本文将为政府制定解决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对支撑城镇化发展和引导城镇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结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了金融集聚、本地需求规模对地区工资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方法,采用2004-201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正向促进作用逐步减弱;第二,本地需求规模可显著促进地区工资水平;第三,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点的提高,金融集聚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逐步提高,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对高工资与中等工资地区的影响显著,且高工资地区的受益程度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城市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产城人融合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门限回归分析
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进程与房价租金比高企问题研究——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集聚经济、相关性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增长接力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稳增长吗?——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及效率分析
农地非农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激励与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