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8)
- 2023(14259)
- 2022(11362)
- 2021(10338)
- 2020(8516)
- 2019(18758)
- 2018(18448)
- 2017(34137)
- 2016(18649)
- 2015(20848)
- 2014(20594)
- 2013(19824)
- 2012(18107)
- 2011(15908)
- 2010(16278)
- 2009(15512)
- 2008(15683)
- 2007(14264)
- 2006(12746)
- 2005(11624)
- 学科
- 济(73277)
- 经济(73172)
- 管理(66431)
- 业(61978)
- 企(52351)
- 企业(52351)
- 财(34926)
- 中国(26931)
- 方法(24986)
- 农(24682)
- 制(21104)
- 业经(20928)
- 数学(20556)
- 数学方法(20258)
- 技术(17620)
- 地方(17526)
- 农业(16863)
- 务(16527)
- 财务(16489)
- 财务管理(16437)
- 企业财务(15628)
- 体(14915)
- 财政(14261)
- 银(13936)
- 银行(13914)
- 学(13534)
- 行(13147)
- 理论(12869)
- 技术管理(12559)
- 融(12369)
- 机构
- 大学(260390)
- 学院(260365)
- 济(106857)
- 经济(104427)
- 管理(98328)
- 研究(87788)
- 理学(83757)
- 理学院(82805)
- 管理学(81396)
- 管理学院(80899)
- 中国(67924)
- 财(60409)
- 京(55134)
- 科学(51253)
- 财经(43405)
- 所(42902)
- 江(41678)
- 中心(40052)
- 经(39244)
- 农(38218)
- 研究所(37800)
- 北京(34514)
- 业大(34254)
- 范(34123)
- 师范(33815)
- 经济学(33706)
- 州(32595)
- 院(32334)
- 财经大学(31746)
- 经济学院(30092)
- 基金
- 项目(169167)
- 科学(135485)
- 研究(126804)
- 基金(123566)
- 家(106375)
- 国家(105424)
- 科学基金(92193)
- 社会(84205)
- 社会科(79746)
- 社会科学(79728)
- 省(66642)
- 基金项目(65079)
- 教育(57982)
- 自然(56607)
- 自然科(55396)
- 自然科学(55385)
- 划(54869)
- 自然科学基金(54411)
- 编号(49810)
- 资助(47872)
- 成果(41827)
- 创(40068)
- 重点(38101)
- 制(36973)
- 部(36969)
- 创新(36615)
- 发(36259)
- 课题(35931)
- 国家社会(35686)
- 教育部(32471)
共检索到41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丽华 许云霄 辛奕
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两大独特性,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没有融入城市的"半城市化"和依赖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本化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引发了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而这背后,财政的因素不容忽视。为此,提出加快完善我国财政立法,改善地方税体系,加大统筹城乡的财税支持力度,在财政再分配过程中提高民主公开化程度,引入市场化的财政激励机制等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财政制度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卫华
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都很大;居民经营净收入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但二者都没有工资性收入差距大;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的城乡差距都很大,地区差距相对较小。深化教育培训体制、劳动力市场机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经常性转移支付等项制度的改革,能够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健
本文首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说明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差距扩大 ;其次 ,从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结构、农民素质和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 ,分析了农民来自农业收入低的原因 ;第三 ,分析了政府在城乡之间由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不公平 ,形成了当前的“三农”问题 ,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为此必须实施制度创新 ,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中心镇镶嵌"作为一种具体的城镇化路径,能有效改善农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了保障中心镇镶嵌战略成功实施,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重:加强中心镇发展规划体系建设;引领中心镇产业发展;给予中心镇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农民为中心镇发展的主体。
关键词:
中心镇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 协整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厉以宁
2011年,华生、张维迎等学者以价格双轨制理论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此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日本经验 农村教育事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源 杨司键 秦玉奇
在考察民生财政的运行现状及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时空整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动态面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向、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收支活动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及其资金投向的"农村倾向"特征,将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民生财政所引致的税收增长以及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将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民生财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税制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徽 张明 张芳芳 周志波
本文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采用中国200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次估算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效率,以及这一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财政支出在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效率较低,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另外,各地区间财政支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效率出现了收敛趋向,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带内部,各经济带之间的效率差异显著,中部地区效率最高且有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的效率最低且有下降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则比较稳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运用我国1982-2011年28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整体效应、地区效应、时间效应三个模型,考察了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差异与省级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它与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与...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效应 时间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以中心城镇为主线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成为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现阶段不宜继续将发展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主体模式,应当实施中心镇为主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城市化的成果,以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强 王军
基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之间为线性关系,和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可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一、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的表现就中国的财政制度来看,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长期以来基本的特点是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农村居民的税负远高于城市居民,而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远低于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长期以来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经庭如 崔志坤
市场承认个人禀赋及个人拥有生产要素的差别,经过市场的初次分配后必然形成收入差距。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构成了不稳定因素,不断挑战个人的心理底线。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必然因素同时也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当前明确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因此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整体方面做出全局性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不同个人能够共享的同时,通过公共支出政策改善起点公平,通过公共管理政策加强过程公平,通过公共收入政策形成结果公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公平 公共政策 心理底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 祝秋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共同富裕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直接性,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运用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面板数据,基于包含财政社保水平和社会保险水平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二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和非线性假设对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财政社保水平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随着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其政策效果将会逐步凸显。社会保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配劳动力市场化进程,而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水平则相反。基于以上研究,我国应当增加财政社保支出,因地制宜地调整社会保险制度,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合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啸 陈鑫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创新,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基于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检验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中潜在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内部流动性低且空间上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传统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还存在显著的全局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也有积极的影响,且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其数字服务支持程度。上述结论较好地印证了G20数字普惠金融所倡导的数字化价值所在,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经验证据。未来要以数字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提高其在优化中国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