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2)
2023(8777)
2022(6588)
2021(5900)
2020(4438)
2019(9765)
2018(9609)
2017(17881)
2016(9765)
2015(10955)
2014(11182)
2013(10720)
2012(10021)
2011(9095)
2010(9471)
2009(9035)
2008(8971)
2007(8346)
2006(7733)
2005(6726)
作者
(29601)
(24964)
(24645)
(23802)
(15764)
(11937)
(11204)
(9612)
(9595)
(8757)
(8534)
(8522)
(7896)
(7723)
(7718)
(7512)
(7398)
(7237)
(7152)
(6931)
(6300)
(6025)
(5959)
(5752)
(5594)
(5594)
(5576)
(5303)
(5144)
(4996)
学科
(46085)
经济(46031)
(26404)
(24602)
管理(23357)
中国(17929)
农业(17858)
业经(14331)
地方(13955)
(13897)
企业(13897)
方法(12490)
(10569)
数学(10515)
数学方法(10339)
(9758)
(9408)
(9205)
发展(8775)
(8764)
城市(7776)
农业经济(7696)
工作(6780)
(6669)
(6568)
银行(6557)
(6455)
产业(6370)
环境(6356)
(6330)
机构
学院(146757)
大学(145648)
(56903)
经济(55217)
研究(53193)
管理(51589)
理学(43691)
理学院(43037)
管理学(42041)
管理学院(41770)
中国(39390)
科学(33380)
(32014)
(30046)
(26216)
(26107)
中心(24963)
(23830)
研究所(23576)
(23302)
师范(23107)
业大(22402)
农业(22203)
财经(20077)
北京(19689)
(19288)
(19267)
师范大学(18683)
(18180)
经济学(18042)
基金
项目(97584)
科学(77396)
研究(71894)
基金(71000)
(61870)
国家(61296)
科学基金(52715)
社会(48460)
社会科(45575)
社会科学(45565)
(38212)
基金项目(38013)
自然(31708)
(31639)
教育(31073)
自然科(31021)
自然科学(31016)
自然科学基金(30401)
编号(29728)
资助(26499)
成果(24660)
(22467)
重点(21653)
国家社会(20875)
课题(20494)
(20286)
(18874)
发展(18393)
(18136)
(17734)
期刊
(74952)
经济(74952)
研究(45406)
(35005)
中国(32937)
学报(24316)
科学(23531)
农业(22666)
大学(19155)
(18780)
学学(18099)
管理(16942)
教育(15848)
业经(15038)
(14410)
金融(14410)
问题(11710)
技术(11114)
经济研究(10026)
财经(9895)
图书(9679)
(9351)
农业经济(8947)
农村(8946)
(8946)
(8928)
(8868)
城市(8788)
(8659)
现代(7681)
共检索到228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诚  
当前,城市化已成为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力量。在结构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城乡公共空间资源配置错位、类型失衡和社会性缺失的趋势;在功能层面,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主体功能弱化、功能单一化和功能异化的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型、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驱动、市场机制的扩散和嵌入以及传统乡村文化的消解是引发乡村公共空间萎缩的内在根源。重构乡村公共空间,需要在模式上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在结构上实现空间均衡发展、在功能上坚持实用价值优先、在文化上彰显乡村文化自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雄华  
以传统生活方式聚居的村落,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社会系统交融共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环境文化。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村落建设传统破碎,乡村环境文化断裂。建设美好乡村,必须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化,大力弘扬优秀乡村环境文化,合理规划村落建设与保护,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祝华军  白人朴  
本文对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粗放、集聚效应差和环境恶化进行分析 ,指出布局分散是“小城镇病”的根源之所在 ;作者认为从规模经济考虑 ,我国城镇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发挥大城市集聚—扩散效应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选择性发展小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汤爽爽  
本文概述了法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光荣30年"期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法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政策、乡村土地政策、乡村发展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方面。并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试图给处于相似发展阶段的中国以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华  马远军  张小林  梁丹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三农”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突出。加快乡村建设步伐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美、英、德、日、韩等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建设实践,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重构城乡空间、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等是我国乡村建设的未来走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  徐影秋  王浩  
基于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挑战的分析,从价值体系、功能、布局3方面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理路。价值体系重构要保障村民的权益与主体性,重构乡村公共空间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强调乡村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资源观与规划设计价值观。功能重构以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的转型和新内生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布局重构在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强化乡村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在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家彬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必须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视野;需要在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应当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税尚楠  吴希翎  
马克思在考查人类社会经济演进的历史时,曾高瞻远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趋势,他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探讨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对于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中我国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都是有意义的。一探讨我国乡村城市化的道路,首先必须明确乡村城市化的科学含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乡村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正确选择苏雪串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各地的世界潮流。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运动的总过程,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环境、历史背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瑗  
土地、经济、人口、社会和景观犹如几个巨大的齿轮相互契合着,形成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和重要的权衡要素,是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注要素。在城市边缘区这个同时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城市和乡村激烈碰撞的空间地带里,乡村旅游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土地、经济和人口社会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乡村发展的巨大机器。本文以成都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旅游地"三圣花乡"为对象,通过观察其发展历程中的土地、经济、人口和景观变革来透视旅游经济作用下的乡村城市化进程。变革的结果表明,在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带发生的乡村旅游并非是乡村抵御城市的有力防线,而是通过一种非工业化的路径创建了乡村向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常亮  贾金荣  
通过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邻国日本、韩国乡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新农村建设策略应该是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通过区域功能分工实现城市功能延续,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境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洲  
农村城市化必然离不开人的城市化,或者说必须同时实现人的城市化,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晓敏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是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被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需要。农村"被城市化"现象的治理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理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