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0)
2023(13100)
2022(10612)
2021(9494)
2020(7466)
2019(16931)
2018(16764)
2017(31739)
2016(16831)
2015(19044)
2014(19189)
2013(19068)
2012(18100)
2011(16785)
2010(16988)
2009(15790)
2008(15365)
2007(13612)
2006(12778)
2005(12235)
作者
(49769)
(41419)
(41417)
(39510)
(26834)
(19687)
(18641)
(16054)
(16010)
(14647)
(14600)
(13695)
(13459)
(13432)
(13103)
(12936)
(12324)
(11989)
(11864)
(11395)
(10698)
(10103)
(10043)
(9667)
(9439)
(9420)
(9067)
(8984)
(8379)
(8188)
学科
(99790)
经济(99706)
管理(41289)
(38998)
中国(32596)
方法(28960)
地方(28228)
(26677)
企业(26677)
数学(25567)
数学方法(25455)
(24503)
业经(20345)
农业(17094)
(17011)
贸易(16996)
(16666)
地方经济(16444)
(16398)
(16059)
(15352)
(14996)
(14875)
金融(14875)
(14745)
银行(14727)
环境(14465)
(14418)
产业(12337)
发展(12004)
机构
大学(251035)
学院(250957)
(123337)
经济(121108)
研究(101627)
管理(87984)
中国(78610)
理学(73421)
理学院(72447)
管理学(71491)
管理学院(71000)
科学(56797)
(55966)
(53400)
(51436)
研究所(46140)
中心(43668)
财经(41435)
经济学(40835)
(39623)
(38396)
(37747)
北京(36779)
(36501)
经济学院(36486)
(34917)
师范(34628)
业大(31452)
科学院(31112)
(30595)
基金
项目(156941)
科学(124965)
研究(117589)
基金(115234)
(100213)
国家(99415)
科学基金(84362)
社会(79965)
社会科(76012)
社会科学(75997)
基金项目(59433)
(58453)
教育(51615)
(49725)
自然(49420)
自然科(48279)
自然科学(48269)
自然科学基金(47427)
资助(46710)
编号(45036)
(41152)
成果(37379)
重点(36104)
(35542)
国家社会(35031)
发展(34342)
(33812)
课题(33010)
中国(32022)
(31637)
期刊
(150432)
经济(150432)
研究(89748)
中国(57562)
(38641)
(38428)
管理(35846)
科学(35217)
学报(34737)
(28994)
金融(28994)
大学(27134)
农业(26482)
经济研究(25978)
教育(25701)
学学(25429)
业经(22036)
财经(22005)
技术(21646)
问题(21066)
(19365)
(17341)
世界(16710)
国际(16210)
(14651)
技术经济(14098)
现代(12423)
经济问题(12416)
统计(11914)
(11629)
共检索到41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廖宇翃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两次历史性变化,中国的产业布局高度集中于东部,这与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相矛盾,也与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矛盾。应实施"有重点协调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加快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民工就业补贴和就业培训,实行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海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形成由京、沪、港、渝四大增长极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崭新格局。京沪港渝是我国北、东、南、西四方的首位大都市,以京沪港渝为中心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城市群,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构建以京沪港渝为中心的全国经济体系、城市体系,能够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点从少数沿海大城市大幅度拉开到包括广大中西部城市在内的全国人口和经济重心区。在京沪港渝等主要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下,有序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均衡配置,实现沿海与内地的平衡发展,实现经济由内需主导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大勇  朱召龙  
通过对弗朗索瓦·普劳克斯 ( F.Perroux)和 J.布德维尔的增长极理论的阐释 ,本文提出 :要克服“瓶颈”制约 ,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培育山区县域的经济空间增长极 (产业增长极 )和地理空间增长极 (小城镇 ) ;而且 ,在地理空间上要培育多元增长极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茜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海  
当代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是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紧密融合、协同创新的科学园区。新加坡等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创建科学园区,打造创新增长极,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在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我国现有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虽已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分属商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分管产、学、研的不同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可选取若干科技中心城市为试点,把产学研各自为政的各类开发区整合成一体化的国际科学园区,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能有力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主张,表明了维护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未来发展两岸关系的主旋律。这将有力促进海峡经济区构想转化成为现实,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衍变和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见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煦照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分析工具,对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永亮  李旭超  赵雪娇  
本文采用中国286个地级城市2003——20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两种不同的集聚指标,对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空间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集聚促进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特别的,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7万元之后,进一步的集聚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研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增加、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会削弱集聚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卫平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 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经济角度看,各国进入了更加激烈的竟争状态,新技术革命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最主要产内容和先导,正促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质变.随着信息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围墙下沉”,产业重组、生产力国际化,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从政治角度看,20世纪末叶发生了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形势大变动,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挫折.这些都对新的经济、政治、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意图通过对世界经济近期的若干动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中观与宏观相结合的信息窗口,以助于对变化发展中的世界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罡  
中央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凸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重化工业和原料工业基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而振兴东北还有艰巨和复杂性,它远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转型中诸多问题,在东北都是需要破解的绳结。哪些问题该解则解,哪些问题当断则断,这考验着变革者的能力和勇气。但,一个优良的市场和信用环境,让远者来,近者悦,对于东北的复兴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家鎏  王小刚  罗仲平  李代军  
本文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县域经济研究,对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极进行理论思考,并对县域经济增长极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