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9)
- 2023(17459)
- 2022(14577)
- 2021(13390)
- 2020(10900)
- 2019(24643)
- 2018(24725)
- 2017(47299)
- 2016(25606)
- 2015(28728)
- 2014(28730)
- 2013(28338)
- 2012(25704)
- 2011(23495)
- 2010(23788)
- 2009(22231)
- 2008(21098)
- 2007(18786)
- 2006(17052)
- 2005(15059)
- 学科
- 济(123792)
- 经济(123666)
- 业(71436)
- 管理(68917)
- 农(51166)
- 企(50001)
- 企业(50001)
- 方法(44203)
- 数学(37974)
- 数学方法(37609)
- 农业(34084)
- 中国(31695)
- 业经(30156)
- 地方(29955)
- 学(24577)
- 财(22439)
- 制(19990)
- 发(17914)
- 贸(17695)
- 贸易(17681)
- 环境(17136)
- 理论(17124)
- 易(17045)
- 和(16223)
- 银(15577)
- 融(15573)
- 金融(15571)
- 银行(15533)
- 策(15387)
- 地方经济(15250)
- 机构
- 学院(369116)
- 大学(366622)
- 济(155292)
- 经济(151934)
- 管理(144574)
- 研究(127485)
- 理学(125193)
- 理学院(123820)
- 管理学(121756)
- 管理学院(121095)
- 中国(94724)
- 科学(78151)
- 京(77473)
- 农(72986)
- 财(65468)
- 所(63710)
- 业大(58370)
- 研究所(57876)
- 中心(57711)
- 农业(55819)
- 江(54380)
- 财经(52576)
- 范(49905)
- 师范(49490)
- 北京(48361)
- 经(47787)
- 经济学(46238)
- 院(45388)
- 州(43812)
- 经济学院(41255)
- 基金
- 项目(249953)
- 科学(196878)
- 研究(185643)
- 基金(180729)
- 家(156409)
- 国家(155046)
- 科学基金(133591)
- 社会(118870)
- 社会科(112222)
- 社会科学(112193)
- 省(98021)
- 基金项目(96245)
- 自然(84519)
- 教育(83216)
- 自然科(82499)
- 自然科学(82484)
- 划(81077)
- 自然科学基金(80975)
- 编号(77108)
- 资助(72547)
- 成果(61970)
- 重点(55435)
- 发(55207)
- 部(54446)
- 课题(52332)
- 创(51304)
- 国家社会(48920)
- 创新(47857)
- 科研(46620)
- 教育部(46549)
- 期刊
- 济(182660)
- 经济(182660)
- 研究(111377)
- 农(73873)
- 中国(71265)
- 学报(57202)
- 科学(54267)
- 管理(51101)
- 农业(49981)
- 财(47023)
- 大学(44116)
- 学学(41835)
- 教育(38662)
- 融(33749)
- 金融(33749)
- 业经(33004)
- 技术(31798)
- 经济研究(28010)
- 问题(25629)
- 财经(25419)
- 业(23521)
- 经(21853)
- 技术经济(19002)
- 版(18672)
- 图书(18209)
- 世界(17988)
- 现代(17857)
- 科技(17305)
- 理论(16971)
- 资源(16616)
共检索到549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湘琳 邱玮
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对于上海市来说,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研究必须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明确界定产权、搞好政策协调、加强专业合作和引入股份合作制等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村经济组织 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若霈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农民的身份和居住地位置发生了转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的规律,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城市化机制,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实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与供求管理相结合的城市化体制,实行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及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市化模式。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 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士玲
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对农村经济组织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是保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最佳方式,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最佳方式,并就我国农村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的典型操作模式、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 经济组织 股份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祥玉 许静波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中国农村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出现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扩展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以及"公司十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这两种形式。利用博弈论理论对这两种主要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选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农村 经济组织 博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祥松 王朝辉
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使我国开始进入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时期。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组织需要新的创新理念、确立新的创新原则与目标,探寻新的创新路径和模式选择。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组织创新 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锡根 吴志冲
一、上海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 上海农村工业化在80年代有了迅速发展。1980年,农村社队工业产值29.28亿元,1992年发展到512亿元,增长16.5倍,年递增率为26.93%。1980年,上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7.6亿元,其中大农业17.45亿元,占37%;第二、三产业30.15亿元,占63%;到199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33亿元,其中大农业62.42亿元,占9.68%;工业、建筑业518.73亿元,占81.94%;第三产业51.93亿元,占8.2%。1980年,上海农村共有劳动力282.19万人,就业分布为;大农业 189.47万人,占 67.14%,第二产业 55.72万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祚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因此,我国必须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与其它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的生产与农村的市场交易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分工与生产专业化,增加农民的收入,促使高素质的农民留在农村,增强农业经济组织的自生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逆向淘汰 财政补贴 自生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物资,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长期任务。从目前来看,上海作为拥有19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积极有效地推进粮食的专业化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来国超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来国超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粮食由80年代中期的相对过剩变为目前的供应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等,这种状况与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极不协调。我国农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必良
由广东商学院叶祥松教授等撰写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农联模式》)一书,在"组织的团队化"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该书通过构建"农联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形成机制,创新了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林令波 刘艳青
依托产业合作组织延伸发展的信用合作和金融互助,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最主要的内生金融配套对策。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蒙阴县一养殖合作社的融资发展之路进行剖析后认为,内生金融配套是有固定边界的,一旦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的价值,银行信贷等外生融资配套将取代内生的信用合作和金融互助。而这一必然次序一旦紊乱,将会带来很大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配套次序 内生 外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制度安排 ,致使农村难以形成可由第三方裁决的正规契约 ,不利于经济组织的可持续成长。要淡化传统体制和文化对经济组织的负面影响 ,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由流动取决于产权的明晰化。确定农地的私有权、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切的根本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起
中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小农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竞争能力日渐不足,组织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可行之路。诸多研究表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的组织化发展是以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的组织化为核心。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探究了制度组织化提高供求竞争性均衡的机理,之后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经济中农地流转、农民合作、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和农村金融服务五个组成部分中权利配置、契约完备和政府约束三个方面的组织化水平及其与农村经济供求均衡的适应度,最后给出了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楼江 祝华军 蔡建秀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庄布局分散、户均占地面积过大、房屋闲置现象。科学有效的村庄改造模式对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调研,分析了导致村庄建设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村庄改造的总体思路,同时对促进村庄改造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宣君华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在全面改变农村社会发展生态的同时,也让振兴农村经济、释放乡村发展潜力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的改革任务。因此,以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指导,科学利用城市化所带来的政策扶持、资金流通、资源配给、市场拓展等发展机遇,合理调整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稳步进行升级与转型,从而有力推动城市化长效演进与农村经济振兴的协同、共进。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城市化 振兴 困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