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9)
2023(19771)
2022(16698)
2021(15335)
2020(12569)
2019(28972)
2018(28167)
2017(53884)
2016(29100)
2015(32515)
2014(32552)
2013(32042)
2012(29255)
2011(26269)
2010(26178)
2009(24104)
2008(23065)
2007(19746)
2006(17521)
2005(15526)
作者
(82940)
(69313)
(68560)
(65727)
(44053)
(33200)
(31298)
(27185)
(26308)
(24306)
(23553)
(23419)
(21895)
(21739)
(21480)
(21120)
(20615)
(20201)
(19781)
(19757)
(16955)
(16919)
(16605)
(15817)
(15621)
(15425)
(15061)
(14929)
(13906)
(13511)
学科
(135181)
经济(135053)
管理(81761)
(75469)
(60619)
企业(60619)
方法(54820)
数学(48245)
数学方法(47661)
中国(35579)
(34262)
地方(31596)
(29560)
业经(28002)
(27865)
(23457)
贸易(23445)
农业(23340)
(22722)
环境(21021)
(20613)
(18910)
理论(18801)
技术(17734)
(17480)
(17433)
金融(17429)
财务(17399)
财务管理(17362)
地方经济(17166)
机构
大学(410203)
学院(408781)
(173353)
经济(169762)
管理(160316)
研究(142066)
理学(139097)
理学院(137497)
管理学(134954)
管理学院(134219)
中国(104732)
科学(86902)
(86887)
(75928)
(70098)
(65219)
中心(64509)
研究所(63973)
财经(61091)
业大(60535)
(59681)
(55701)
(54760)
北京(54294)
师范(54262)
经济学(53620)
(52329)
农业(50664)
经济学院(48107)
(48103)
基金
项目(284509)
科学(225186)
基金(207876)
研究(206324)
(181281)
国家(179862)
科学基金(155508)
社会(132948)
社会科(126136)
社会科学(126099)
(111001)
基金项目(110330)
自然(100600)
自然科(98261)
自然科学(98241)
自然科学基金(96443)
教育(93958)
(92879)
资助(84833)
编号(82836)
成果(65603)
重点(63989)
(62222)
(61897)
(58411)
课题(56877)
国家社会(55495)
创新(54709)
科研(54150)
教育部(53515)
期刊
(190332)
经济(190332)
研究(123104)
中国(76728)
学报(64101)
科学(59603)
(58952)
管理(58582)
(57565)
大学(49056)
学学(46214)
教育(41352)
农业(40726)
技术(36751)
(33553)
金融(33553)
经济研究(31339)
财经(29862)
业经(29781)
问题(26028)
(25714)
(20980)
技术经济(20927)
图书(20497)
(19604)
资源(19558)
统计(19356)
理论(19172)
科技(18977)
(18496)
共检索到60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伟  张鹏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测度2002-2012年间省域单元绿色经济效率,分析空间互动状态下城市化进程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不显著,但在地理-经济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只具有显著间接效应。因此推动绿色经济效应增长需要增强区间统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人口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建康  谷国锋  姚丽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基于此,文章选取了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表征与保障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非常显著;人口非农化、固定资产投资与政府能力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消极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影响,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最后文章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佟金萍  陈洁  赵路路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考虑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并运用Moran’s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用水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在研究期内,全局Moran’s I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间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影响,还会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来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将环境污染引入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2011—2015年我国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值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经济效率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存在的区域差异,然后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省级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经济效率水平相比,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省级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对其有显著的正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明  刘小勇  董建功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间接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相邻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导城市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明  刘小勇  董建功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间接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相邻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导城市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哲   魏修建  
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SDM模型、交互项模型和偏微分方法,探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均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具有促进本地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还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人工智能与环境规制在这一空间溢出效应中均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国富  兰宇宁  
文章以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在综合考虑内生经济增长和累积因果循环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可能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和导致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而验证上述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政策提供依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城市所属省份的增长态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等因素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未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或不经济。文章分析了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