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1)
2023(16476)
2022(13820)
2021(12850)
2020(10563)
2019(24049)
2018(23847)
2017(45598)
2016(25248)
2015(28140)
2014(28060)
2013(27497)
2012(25175)
2011(22383)
2010(22008)
2009(19952)
2008(19158)
2007(16462)
2006(14392)
2005(12425)
作者
(74297)
(61869)
(61374)
(58537)
(39415)
(29989)
(27672)
(24397)
(23719)
(21809)
(21174)
(20921)
(19882)
(19265)
(19170)
(18911)
(18837)
(18346)
(17788)
(17559)
(15686)
(14941)
(14887)
(14137)
(13884)
(13759)
(13727)
(13628)
(12485)
(12353)
学科
(98966)
经济(98857)
管理(67221)
(63552)
(50343)
企业(50343)
方法(42149)
数学(36683)
数学方法(36303)
(29228)
中国(28033)
(24416)
地方(24052)
业经(22634)
(22264)
农业(19729)
(17051)
贸易(17042)
(16453)
环境(16319)
(16297)
理论(15200)
技术(15012)
(14918)
(13592)
财务(13522)
财务管理(13503)
(13187)
(12947)
银行(12877)
机构
大学(349947)
学院(348359)
管理(135818)
(131615)
经济(128575)
研究(120251)
理学(118386)
理学院(116899)
管理学(114622)
管理学院(114031)
中国(86874)
科学(80373)
(75946)
(66629)
(61155)
业大(59766)
(57142)
研究所(56624)
中心(54587)
农业(52772)
(50542)
(47783)
北京(47246)
师范(47219)
财经(46716)
(44328)
(42592)
(41402)
经济学(38874)
师范大学(38500)
基金
项目(251641)
科学(195957)
基金(181394)
研究(176386)
(161532)
国家(160217)
科学基金(136284)
社会(110405)
社会科(104472)
社会科学(104439)
(99012)
基金项目(98258)
自然(91693)
自然科(89521)
自然科学(89492)
自然科学基金(87829)
(84041)
教育(79692)
资助(72678)
编号(71238)
重点(56682)
成果(55616)
(53832)
(53281)
(51873)
课题(49110)
创新(48469)
科研(48372)
计划(47774)
大学(45379)
期刊
(141624)
经济(141624)
研究(97249)
中国(66651)
学报(64625)
(60632)
科学(57372)
大学(47518)
管理(46098)
学学(44975)
农业(41685)
(41221)
教育(36051)
技术(27821)
(25945)
金融(25945)
业经(24620)
经济研究(22063)
财经(21327)
(21297)
问题(20473)
科技(18915)
图书(18794)
资源(18521)
(18386)
(18168)
业大(17837)
理论(15909)
现代(15721)
技术经济(15453)
共检索到497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明辉  魏晓  邹滨  
研究不同时段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明确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基于研究区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了长沙市1973—2005年5个时相的土地覆被数据;然后基于FRAGSTATS 3.3,从景观和类型两个级别分析了长沙市近32年来不同时段的景观格局特征;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长沙市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过程中,长沙市建设用地和非林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通过蚕食非林植被得以实现,而林地与水体的变化较小;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沙市总的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呈现出"随机分布—破碎扩张—局部集聚"这一个复杂变化过程;③城市化过程对不同土地覆被景观格局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④各类土地覆被类型级景观指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戴美琪  汪友结  吴泽斌  
本文选择典型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地作为研究区域,主要对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的城郊休闲农业旅游所产生的微观经济社会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设计经济社会影响感知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调查了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后一定时期内社区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城郊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方式、收入用途、收入效应、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等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社区居民收入和就业影响因子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与收入用途影响、生活成本与经营意识影响、就业观念与劳动特征影响和收入方式与就业形势影响等4个具体因子上,社区居民对4个因子的感知强度有所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熊学萍  刘海清  刘恩平  
为制定适合农户需求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政策,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76.15%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具有采纳意愿;2)性别、受教育程度、绿色防控技术感知易用性、绿色防控技术感知有用性、邻居的影响、生态环境关注程度是影响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顺利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建议:加强适用性较强的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加大对农村带头人的培训,发挥新技术采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随着湖南省价格诚信建设活动全面启动,长沙市物价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诚信宣传教育为着力点,以树立价格诚信典型为切入点,以规范明码标价为关键点,扎实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工作。第一,大力宣传。通过约谈、发放提醒告诫书、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长沙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紧密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以业务主流程信息化为核心,以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为枢纽,以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为基础,全面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取得突出成效。长沙市成为全国"金土工程"试点城市,市国土资源局连续多年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廖文杰  胡东滨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水污染日益加重,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为平衡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生活、工业、畜禽3个主要污染源入手,分析城市水体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过程,将水污染治理融入经济发展进程之中,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水污染治理仿真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探究在不同水污染治理情景下未来长沙市经济和环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网上挂牌出让,是指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利用网上挂牌出让信息系统,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和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接受竞买人网上报价申请,在网上自动确认申请人竞买资格,通过计算机程序组织竞买人在网上报价并自动确认网上竞得人的过程。近期,本专题调研组对长沙市网上挂牌出让的工作流程、成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对网上挂牌出让方式的意义及存在问题作了客观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意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古川  易钰杰  
缩小主体间信息差距是提高食品市场信任水平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环境中,消费者获取信息对食品信任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长沙市1050位消费者,搜集消费行为和个人特征的数据,并使用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样本中只有17%的消费者主动搜寻公示信息,但是获取披露信息能够缓解不对称程度并提高满意度,进而显著正向影响信任程度;同时,获取披露信息在女性组中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年龄组间的影响为倒U型;另外,信息获取行为的选择受到食品安全、干净卫生和对新鲜程度关注度的显著影响。结果说明,在信息披露后,帮助和引导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能够更好地提升食品市场的信任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华  
本文在对长沙市休闲农业消费群体的人口统计特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李克特满意度量表及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从旅游服务质量的五个基本维度"购物、娱乐、交通、食宿、服务态度",对长沙市休闲农业的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探求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恒贵  
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已成为地方审计机关应对日益增加的审计任务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驱动因素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文章分析了湖南省长沙县审计局2009—2017年2 919个审计项目数据,其中委托中介机构外包审计达到1 646个项目,占全部审计项目的比重为56.39%。通过建立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成本与审计主题是地方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建议:地方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审计五分离模式进行内部组织机构变革,加强对外包查证权的监督;同时对于县级直属机构下面的二级机构审计以及社区财政收支审计、社区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更趋向考虑外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日辉  
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于空间的特性。实证资料表明,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形式呈显著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空间层次越高,无论是正式交往还是非正式交往,交往的频率越高;在非正式交往方面,社会空间层次越低,交往频率亦越高。在此基础上,认为社会空间与社会交往的关系在如下两点上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社会空间对社会交往的影响源自文化内涵,但更源自经济内涵;第二,在社会空间分异的社会背景下,要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本,就必须加强社会交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  谭怡恬  谭立力  
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为活跃,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要素之一。以商业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业态结构、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是城市商业空间规模与等级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李晓青  邓楚雄  朱彦光  
在GIS及ENVI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将2003、2006、2009及2013年TM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分类,利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指标对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减小,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增大,耕地和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较多,且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长沙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土地利用变化量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快速城市化将导致农用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及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城市空间初期蔓延阶段、城市空间加速扩张阶段和城市空间急速膨胀阶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青  黄怡铭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愈发受到重视。生活质量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中心城区的78个街道为基本空间统计单位,以“生态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以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两项原则选取人的基本物质生活、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和GIS空间自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空间格局是由市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辐射,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空间布局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较多。通过GIS空间自分析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发现出现“高地”和“洼地”等不平衡区域,并且从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个因素主导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为实现长沙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生态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长沙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青  黄怡铭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愈发受到重视。生活质量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分析、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选取中心城区的78个街道为基本空间统计单位,以“生态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以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两项原则选取人的基本物质生活、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人的基本生存环境三个一级指标,采用熵值法和GIS空间自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空间格局是由市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辐射,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空间布局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匀,影响因素较多。通过GIS空间自分析长沙市中心城区生活质量发现出现“高地”和“洼地”等不平衡区域,并且从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三个因素主导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区域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为实现长沙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生态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长沙市内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