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3)
2023(16660)
2022(13808)
2021(12584)
2020(10438)
2019(23891)
2018(23631)
2017(45494)
2016(24574)
2015(27829)
2014(28016)
2013(27582)
2012(25439)
2011(22960)
2010(23401)
2009(22073)
2008(20778)
2007(18574)
2006(16777)
2005(15198)
作者
(72113)
(59649)
(59242)
(56750)
(38234)
(28632)
(26912)
(23449)
(22897)
(21319)
(20431)
(20352)
(18999)
(18973)
(18578)
(18383)
(17719)
(17379)
(17184)
(17012)
(14962)
(14575)
(14466)
(13556)
(13549)
(13368)
(13128)
(13077)
(12140)
(11712)
学科
(117122)
经济(117001)
管理(70897)
(65898)
(55158)
企业(55158)
方法(44355)
数学(37922)
数学方法(37494)
中国(35780)
地方(28980)
(28139)
金融(28138)
(27042)
(26646)
银行(26605)
(25659)
业经(25637)
(25252)
(23961)
(22058)
农业(18507)
理论(18375)
(17483)
贸易(17465)
(16861)
环境(16396)
(16356)
(16101)
财务(16022)
机构
大学(356299)
学院(354338)
(148654)
经济(145294)
管理(136907)
研究(122753)
理学(117399)
理学院(116059)
管理学(114005)
管理学院(113387)
中国(96297)
(76729)
科学(74501)
(66735)
(61529)
中心(56356)
研究所(55781)
(54469)
财经(53360)
(52331)
业大(50230)
北京(48915)
(48314)
(47080)
师范(46662)
经济学(46115)
(44398)
(43206)
农业(42339)
经济学院(41202)
基金
项目(235423)
科学(184718)
研究(172863)
基金(170383)
(147502)
国家(146257)
科学基金(125817)
社会(110122)
社会科(104391)
社会科学(104362)
(91312)
基金项目(90179)
自然(80201)
自然科(78340)
自然科学(78325)
教育(77919)
自然科学基金(76890)
(76163)
编号(70285)
资助(70086)
成果(57387)
重点(52315)
(51109)
(51028)
课题(48517)
(47991)
国家社会(45417)
创新(44813)
科研(44090)
教育部(44032)
期刊
(170607)
经济(170607)
研究(111231)
中国(68898)
学报(54545)
管理(52087)
科学(50781)
(50248)
(50216)
(43416)
金融(43416)
大学(41698)
学学(39204)
教育(37653)
农业(34022)
技术(30903)
经济研究(27492)
财经(27175)
业经(25501)
(23367)
问题(23163)
技术经济(18374)
图书(18176)
理论(18087)
(17020)
现代(17012)
实践(16269)
(16269)
科技(15919)
(15539)
共检索到539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昕  
金融经济力是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成为促进城市化经济运行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变、实现城市经济良性运转和城市化经济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短缺型和过剩型的两种病变愈演愈烈,导致城市化经济运行呈现非均衡态的发展趋势。面对此种情形,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调节作用,促进非均衡态向均衡态的转变,这不但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和谐化运转,而且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追求和战略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昕  
基于"城市化均衡理论",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供求状态分析模型,借助于Panel Data分析方法,研究我国46座地级以上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依据城市化经济供求关系的横比,将样本城市划分为城市化经济供给大于或小于城市化经济需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非均衡态"与供求相等的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两种类型。通过剖析两种运行态势下城市化经济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提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昕  
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是中国推进深度城市化的新模式与战略导向。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用于经济所产生的"金融经济力"是协调各种新型城市化模式以充分发挥其政策组合效益的动力:它致力于城市化均衡模式突出效率属性,诉求于城市化包容模式体现公平属性,融合均衡和包容则兼顾城市化的效率与公平。它既是突破城市化转型过程中非包容、非均衡瓶颈从而凝集"包容"与"均衡"的内驱力,也是协调城市与城市化运行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策动力。通过探讨"金融经济力"、"包容性、均衡型城市化",探索应用现代金融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新视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齐昕  
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是中国深度城市化的新模式与战略导向。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用于经济所产生的"金融经济力"是协调各种新型城市化模式以充分发挥其政策组合效益的动力:它致力于突出城市化均衡模式效率属性,诉求于城市化包容模式以体现公平属性,融合均衡和包容则兼顾城市化的效率与公平。本文通过探讨金融经济力、包容性均衡型城市化等问题,来探索应用现代金融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新视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嵇欣  
低端经济具有低劳动力成本、低收益、低环境成本的特点,在范畴上包括非正规经济与地下经济的部分内容。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有庞大的低端需求,低端经济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但由于低端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要从扶持非正规经济、打击地下经济、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在政策、制度上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代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雅莉  张明斗  
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有序地向城市转移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重要目标,因为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然而剩余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转移受制于AR、VR、UR三种收入的行为机制。为此,运用政策调节使城市化经济运行趋向充分就业就成为城市化经济运行的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银珠  
一、积累财富的作用社会财富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包括以前的净储蓄之和。财富随生产的扩大而增加,随消费的增加而减少,土地改良、劳动力培训、扩大生产、产品储存都使财富增加,而资源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动用库存都使财富减少。要使财富增加,社会得使它的消费小于它的生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城市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为导向,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伟岸  魏建国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强调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模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应该超越实体经济范畴,应用于金融运行的观点;并阐释了循环经济理念在金融运行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汪芸芳  陈丽华  
世界各大型城市中,交通拥堵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病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大中城市由于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倡导利用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的通勤方式可避免这类问题,同时地铁有经济性及准时性的优势。通过地铁私家车换乘、地铁自行车换乘等方式避免部分城市及郊区地铁线路覆盖不足的问题,达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对此假设建立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及研究,对辅助交通设施定价给出了参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