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9)
2023(12424)
2022(10009)
2021(8621)
2020(7300)
2019(16547)
2018(16191)
2017(31869)
2016(17283)
2015(19682)
2014(20121)
2013(20078)
2012(18782)
2011(17251)
2010(17530)
2009(16423)
2008(16149)
2007(14704)
2006(13170)
2005(11968)
作者
(52624)
(44188)
(44185)
(42314)
(28003)
(20884)
(20095)
(17181)
(16579)
(15627)
(15100)
(14475)
(14070)
(13990)
(13857)
(13732)
(13122)
(13058)
(12656)
(12655)
(11006)
(10816)
(10761)
(10113)
(10101)
(9914)
(9624)
(9543)
(8878)
(8727)
学科
(102826)
经济(102749)
管理(46993)
(44524)
方法(36682)
(34367)
企业(34367)
数学(32308)
数学方法(32113)
地方(25738)
中国(25577)
(22778)
业经(20635)
(18081)
(17476)
地方经济(15772)
农业(15538)
产业(14894)
(14372)
(13965)
贸易(13960)
环境(13484)
(13389)
(12446)
(12362)
(12217)
金融(12215)
(11811)
银行(11785)
(11282)
机构
学院(266042)
大学(265285)
(125402)
经济(122957)
管理(98965)
研究(95640)
理学(84911)
理学院(83908)
管理学(82598)
管理学院(82091)
中国(70006)
科学(56543)
(55807)
(52645)
(48611)
研究所(44061)
(43774)
中心(42702)
财经(42496)
经济学(41065)
(40605)
(38410)
业大(37632)
经济学院(36952)
北京(35081)
农业(34327)
(34315)
师范(34013)
(33952)
(31980)
基金
项目(172681)
科学(136628)
基金(125859)
研究(125622)
(109108)
国家(108262)
科学基金(92769)
社会(83758)
社会科(79596)
社会科学(79573)
(67466)
基金项目(66818)
自然(57191)
(56141)
自然科(55860)
自然科学(55845)
教育(55752)
自然科学基金(54852)
资助(50502)
编号(49370)
(40497)
成果(39438)
重点(39118)
(38243)
国家社会(35581)
(35329)
课题(34403)
发展(33500)
创新(33229)
(33028)
期刊
(144674)
经济(144674)
研究(82957)
中国(48141)
(40230)
(40218)
学报(38915)
科学(37175)
管理(35933)
大学(29364)
学学(27958)
农业(26844)
经济研究(24512)
(23576)
金融(23576)
技术(23159)
财经(22171)
业经(22065)
问题(20854)
教育(20424)
(19426)
技术经济(15837)
(14375)
(14322)
统计(14182)
商业(13581)
世界(13048)
现代(13032)
(12735)
经济问题(12306)
共检索到39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丽静  王雅莉  
作为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主要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产业集群效应。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内部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越依赖于城市化经济而非地方化经济。中国的产业集群只有扎根于城市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实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建文  
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业作为新的利润源泉与经济增长点日益受到重视。物流产业集群是对物流产业资源的优化与功能组合,改革开放进程中,尤其是加入WTO后,FDI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物流产业集群作为物流领域新的主体形式,在FDI引进时同样会受到这种双重影响。文章尝试界定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建立FDI对物流产业集群影响的数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FDI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宏观经经济效应、中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若飞  荣莉莉  刘泉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各省及直辖市的城市扩张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tFP)将城市扩张效率划分为低、中、高3个效率层次。依据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人力资本、城市建设规模等9个要素对不同效率层次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专业化人力资本和城市建设规模并不能显著促进人均经济产出;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行为仍是过去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就业比重,并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比例;针对性提高不同区域货运能力,积极拓展生产性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艳梅  王东生  
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制度主体相互作用、开放的复杂网络系统,这种"网络"结构,既是制度涌现的必要机制,又是制度作用的对象。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制度不断演化、分裂的过程中,嵌入于社会结构的非正式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于制度演化的过程,对比分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如何基于非正规金融来支持我国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华  于静  
产业集群对提高当地旅游产业地位和推动区域经济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旅游产业区位熵的测度来衡量山西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并分析旅游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集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推动山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贵文  崇淙  洪竞科  谢芳芸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并界定城市更新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定量测算城市更新产业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更新产业已具备成为我国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基本特征,到2030年,城市更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与综合贡献率分别可达3.21%和30.64%。最后,分别从价值体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角度提出城市更新的发展建议,以保障城市更新产业经济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孜 陈洪波  
能源是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物质动力.城市化、工业化也成为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国家.城市化与能源消费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模式、城市规划布局均存在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因此能源消费也存在相应的门槛效应并呈现阶段性的增长。本文在总结城市化过程中影响能源消费的增加因素一产业扩张、消费升级、动力交通、设施建设.抑制因素一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人口密度增加、设施共享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变化特征.采用门限模型研究城市化、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于人均能源消费的门槛效应。搜寻在城市化过程中各因素对于能源消费影响的转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晶晶  罗乐勤  
从定量角度,采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揭示城市化与需求之间均衡增长的长期稳定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短期动态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兴梅  贾伟  
改革30年来,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点,为更好地分析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空间效应,本文将1980—2011年制造业集聚过程与城市化地域变动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三阶段两者之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集中度与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环境背景下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东部沿海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制造业集聚度开始下降,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而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的制造业,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由负转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