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1)
2023(10235)
2022(7900)
2021(6867)
2020(5142)
2019(11750)
2018(11615)
2017(21738)
2016(11803)
2015(13051)
2014(13415)
2013(12979)
2012(12191)
2011(11272)
2010(11623)
2009(10738)
2008(10645)
2007(9661)
2006(9026)
2005(8722)
作者
(35550)
(29559)
(29396)
(27776)
(19034)
(13984)
(13209)
(11428)
(11413)
(10517)
(10196)
(9886)
(9601)
(9343)
(9310)
(9160)
(8772)
(8585)
(8437)
(8347)
(7588)
(7251)
(7248)
(6832)
(6651)
(6547)
(6547)
(6538)
(6011)
(5811)
学科
(61185)
经济(61121)
管理(29741)
(28922)
中国(24078)
地方(21690)
(20824)
企业(20824)
(17721)
业经(16186)
方法(14827)
(13069)
农业(12537)
(11601)
数学(11407)
数学方法(11302)
地方经济(11237)
(10736)
金融(10736)
(10579)
银行(10566)
(10352)
(9977)
环境(9968)
发展(9836)
(9803)
理论(9580)
(9266)
产业(9113)
(8795)
机构
学院(175972)
大学(173938)
(74477)
经济(72702)
研究(67969)
管理(61858)
理学(51482)
中国(51197)
理学院(50754)
管理学(49915)
管理学院(49580)
科学(40716)
(39691)
(34302)
(33720)
研究所(30806)
中心(29803)
(28691)
(28480)
(27399)
师范(27168)
财经(25793)
北京(25643)
(24905)
(23556)
经济学(23428)
(23286)
业大(23246)
师范大学(21969)
农业(21929)
基金
项目(110438)
科学(87877)
研究(83677)
基金(78286)
(67758)
国家(67120)
科学基金(57571)
社会(54801)
社会科(51883)
社会科学(51873)
(44096)
基金项目(40927)
教育(37000)
(36793)
自然(34139)
编号(34081)
自然科(33340)
自然科学(33334)
自然科学基金(32705)
(30871)
资助(29994)
成果(28249)
重点(25570)
发展(25392)
课题(25286)
(24968)
(23108)
国家社会(22926)
(22663)
创新(21222)
期刊
(95858)
经济(95858)
研究(60462)
中国(41711)
(28740)
管理(24943)
科学(24884)
学报(24495)
(23961)
教育(23839)
(19650)
金融(19650)
农业(19587)
大学(18953)
学学(17559)
业经(16838)
技术(15441)
经济研究(15007)
问题(14067)
财经(12944)
(11332)
(10476)
(10065)
现代(9524)
商业(8923)
图书(8797)
世界(8786)
(8724)
资源(8677)
技术经济(8356)
共检索到28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毅  
认为科学认识城市概念、城市化基本内涵与理论及其相关性,准确把握其动力机制,是加快城市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城市化的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阐述了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俞晓玲  
城市化动力问题,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 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 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 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 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存芝  凌亢  白先春  金志云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表现出来的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本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研究了城市化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农村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大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妍  
所谓城市化,是指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向功能不断完善的城镇集聚并改变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国近代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迅猛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如何处理城市化发展和教育的关系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期特地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希望藉此能对您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景普秋  
本文提出了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实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阐述了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中国城市化至2050年的目标预期,讨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途径和相应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静  王新健  
农村城市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综述西北农业大学罗静,王新健根据城市化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的发展状况,农村城市化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奠基阶段(──1900)从广义上讲,农村向城市进化的历史,等同于人类文明史,从公元前800──10000万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曾伟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治彦  
目前我国城镇化已走完一半历程,正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今后15年是完成城镇化的关键期,2025年城镇化率可能达到65%。在新时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应秉承"多元、集约、渐进、和谐与可持续"的新理念,实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提升"转型。为此,应尽快落实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的行政单元采取差异性考核标准,促进大都市群发展和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要高度重视经济成果共享、发展机会均等、人文素质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寿平  
将耦合理论引入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者的耦合优化原理,并在系统地构造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长沙与南宁)的融合发展过程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一个逐步跃迁的动态过程,随着融合阶段的不断跃迁,各阶段所历经的时间在逐渐缩短,但不同城市的融合发展路径差异明显。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融合度由高到低的梯队分布规律,但是,区域间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存在着收敛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简新华  刘传江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接着考察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种模式的特征、成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嘉岩  
中国多数的城市化研究者认为,同国际上以人均 GDP 表示的经济发展程度应达到的城市化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存在滞后。但笔者认为,中国在快速推动城市化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城市化质量的研究。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人为推进城市化水平而不顾城市化质量的现象。所以,在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城市化质量,才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