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7)
2023(5068)
2022(3608)
2021(3010)
2020(2251)
2019(4955)
2018(5069)
2017(9780)
2016(5432)
2015(6131)
2014(6389)
2013(5956)
2012(5134)
2011(4598)
2010(4818)
2009(4233)
2008(4196)
2007(3635)
2006(3427)
2005(3226)
作者
(15962)
(13175)
(13116)
(12642)
(8524)
(6235)
(5953)
(5136)
(5105)
(4604)
(4595)
(4409)
(4260)
(4242)
(4130)
(4045)
(3961)
(3851)
(3804)
(3801)
(3234)
(3204)
(3179)
(3043)
(2969)
(2937)
(2929)
(2805)
(2676)
(2611)
学科
(26333)
经济(26306)
管理(13767)
(12278)
中国(11951)
(8478)
企业(8478)
地方(8108)
(7600)
城市(7075)
方法(6734)
业经(6590)
(5799)
数学(5732)
数学方法(5701)
城市经济(5338)
农业(5221)
发展(4558)
(4551)
产业(4489)
(4455)
(4362)
(4213)
环境(4031)
信息(3830)
(3601)
总论(3600)
(3598)
银行(3593)
信息产业(3562)
机构
大学(78309)
学院(78140)
(32379)
经济(31513)
研究(29454)
管理(27633)
理学(23393)
理学院(23044)
管理学(22593)
管理学院(22443)
中国(21146)
科学(17984)
(17596)
(14443)
(13905)
研究所(13097)
中心(12890)
(12798)
(12299)
(11780)
师范(11687)
财经(11188)
业大(11144)
(11109)
北京(10861)
经济学(10650)
(10238)
农业(9943)
(9875)
师范大学(9607)
基金
项目(53397)
科学(42898)
基金(39287)
研究(38545)
(34355)
国家(34096)
科学基金(29670)
社会(26434)
社会科(25080)
社会科学(25072)
基金项目(20925)
(20342)
自然(18325)
自然科(17943)
自然科学(17940)
自然科学基金(17608)
(17412)
教育(16863)
编号(14905)
资助(14579)
(12421)
重点(12106)
成果(11857)
国家社会(11540)
(11191)
课题(10934)
(10330)
发展(10262)
(10126)
创新(9783)
期刊
(37961)
经济(37961)
研究(25835)
中国(15712)
(12367)
科学(11563)
学报(11478)
管理(10003)
(9954)
大学(8836)
学学(8271)
农业(8152)
教育(7921)
(7258)
金融(7258)
问题(7136)
城市(7002)
业经(6097)
技术(6032)
经济研究(6017)
(5532)
财经(5395)
现代(4982)
(4746)
(4264)
资源(3989)
发展(3621)
(3621)
(3620)
世界(3522)
共检索到11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相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与否是相对与其自身的工业化程度而言的 ,这一滞后的程度 ,不能用“国外城市化水平 -本国城市化水平”去测定。直接用本国的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数去表示城市化的滞后程度 ,则意味将整个农村不存在非农产业人口 ,视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应状态 ,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再加现行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 ,需要专门探讨测算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方法。笔者利用工业化程度、城市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等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匡算出 :2 0 0 0年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程度为 11 95 % ;并匡算出当年的城市化缺口为 :劳动力人数 85 0 1万、人口数 1 2 9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滞后应相对其自身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是城市化发展难以满足工业化发展要求,是城市化难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国际经验没有必然关系。通过构建测度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的新模型,对三个层次的偏差绝对数和偏差相对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农民进城是工业化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工却是城市化滞后的充分表现,因此农民工及其家属才是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没有农民工城市化将失去意义;与国家发布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更加协调的统计印象相悖,无论以偏差相对数,还是偏差绝对数来衡量,相对于工业化(非农化),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在不断加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云南省属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高城市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如何测算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程度等问题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建  陈忠暖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富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略显滞后,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但大城市的发展滞后却是相当明显的。二十年来重点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政策,使得大城市的发育与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这又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反作用与冲击力。建议依靠市场化手段,推进我国大城市的发展,从而使大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树强  
一 现状和已有的解释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表现为:1.若以制造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GNP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1990年中国已达到工业化国家6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比工业化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2.若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代表工业化水平,亚洲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提高1.88%,而新中国40多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力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的现象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和城市化的共同进步方面 ,我们存在着工业一马当先 ,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化则相对滞后的缺陷。从工业化、城市化相对统一、同步发展的本质看 ,城市化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 80 %还多的国家 ,应根据我国国情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缩小城市化与工业化差距 ,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王芳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耿海青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相比,就更显落后,这是一个违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独特现象。这一现状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即"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建国后偏重重工业的产业政策、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由体制转换所导致的下岗职工增加和城乡口径不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城乡实际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将与日俱增,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市化水平在十几年内必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现状、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作了初步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水映  胡晓峰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晨  
文章认为,农村城市化的滞后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并且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导致农村城市化滞后的症结是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发展相脱节,固守“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为了改变我国农村城市化滞后的局面,首先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放弃离上不离乡的发展方式,确立集中发展的思想;其次,在选择农村工业和农村城镇的结合点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决策;再次,要对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建设资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志军  谌莹  
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发展水平、结构规模等方面分析中国的城市化特征,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在于,1978年之前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逆城市化政策,1978~1994年间的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和认识上的误区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固化,以及1995年之后在地方政府追求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抑制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