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
- 2023(1606)
- 2022(1334)
- 2021(1085)
- 2020(965)
- 2019(2129)
- 2018(2041)
- 2017(4548)
- 2016(2206)
- 2015(2562)
- 2014(2425)
- 2013(2497)
- 2012(2216)
- 2011(1987)
- 2010(1925)
- 2009(1716)
- 2008(1657)
- 2007(1339)
- 2006(1045)
- 2005(838)
- 学科
- 济(13972)
- 经济(13949)
- 业(10088)
- 方法(8644)
- 管理(8461)
- 企(8396)
- 企业(8396)
- 数学(8053)
- 数学方法(8043)
- 财(3765)
- 中国(3152)
- 农(2981)
- 业经(2922)
- 务(2705)
- 财务(2704)
- 财务管理(2700)
- 企业财务(2631)
- 技术(2532)
- 地方(2406)
- 农业(2278)
- 贸(2249)
- 贸易(2249)
- 易(2174)
- 融(1959)
- 金融(1959)
- 技术管理(1895)
- 制(1760)
- 产业(1688)
- 划(1645)
- 银(1610)
- 机构
- 大学(33784)
- 学院(33186)
- 济(17818)
- 经济(17653)
- 管理(15131)
- 理学(13667)
- 理学院(13573)
- 管理学(13500)
- 管理学院(13431)
- 研究(8873)
- 财(7793)
- 中国(6735)
- 财经(6725)
- 经济学(6381)
- 经(6252)
- 京(5971)
- 经济学院(5957)
- 财经大学(5142)
- 商学(4899)
- 商学院(4868)
- 经济管理(4454)
- 中心(4365)
- 江(4311)
- 业大(4224)
- 农(3993)
- 科学(3824)
- 融(3680)
- 金融(3611)
- 所(3464)
- 北京(3423)
共检索到42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发仓 苏为华
本文从模型建立的背景出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1960-2003年间城市化和流通业的关系已经发生了结构变化,并用Granger检验进行因果分析。最后用1980-200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流通业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流通业增长1.1936个百分点;而且中部的城市化水平对流通业的弹性最高为1.8827,东部次之为1.0952,西部最小为0.9274。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晏维龙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旨在检验城市化与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1960~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开明
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城市偏向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偏向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越明显,城乡差距越大。现阶段我国经济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城乡差距产生正效应,城市化及开放程度提高则具有负效应。受之启示,消除二元结构、扭转城市偏向及推进城市化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偏向 工业化 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贾慧慧 方芳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对其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地促进自身流通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流通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的效果最小;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信息化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后危机时期信息化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危机前。
关键词:
信息化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时段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超
随着收入和供给质量的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正实现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旅游、文化和信息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日益提升,易见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对于产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考虑我国东西部不同经济和社会条件异质性的影响下,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似不相关性回归法就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服务消费对于流通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扩大到了对流通业的影响方面,东部地区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最强;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未完全释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消费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性可从推动流通业态创新、增加优质供给、完善消费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发挥流通业促进服务消费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其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产权由企业拥有的资源,广义的企业资产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对于公司制企业,企业资产产权由公司法人所有;资本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资产;而企业资本则是企业资产中用于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产。
关键词:
资产 企业资产 经济学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东利
本文以北京市城市化率和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为依据,基于VAR模型定量分析城市化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1993-2016年北京市城市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的原始数据并非平稳,研究表明:北京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贡献度初期增加较快,之后基本维持在30%左右;北京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其城市化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升平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必须明确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共性和个性;必须明确任何经济关系都离不开一定的所有制,一般经济关系总是通过个性来表现;必须明确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离不开特定的经济条件;必须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明确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之间的关系;不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论对立起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创新 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