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7)
2023(18165)
2022(15165)
2021(14263)
2020(11527)
2019(26527)
2018(26541)
2017(49142)
2016(27932)
2015(31428)
2014(31881)
2013(30815)
2012(28829)
2011(26118)
2010(26675)
2009(24106)
2008(23995)
2007(21598)
2006(19346)
2005(17487)
作者
(80957)
(66893)
(66403)
(63365)
(42690)
(31978)
(30418)
(26262)
(25679)
(24170)
(22796)
(22683)
(21329)
(21313)
(20772)
(20605)
(19955)
(19903)
(19296)
(19136)
(16802)
(16716)
(16253)
(15317)
(15186)
(15006)
(14965)
(14883)
(13557)
(13330)
学科
(108725)
经济(108593)
管理(74146)
(69303)
(55372)
企业(55372)
方法(40931)
中国(38460)
数学(34224)
数学方法(33703)
(31514)
地方(28526)
业经(26142)
(25677)
(25168)
教育(24128)
农业(21421)
理论(21086)
(20705)
(18559)
贸易(18543)
(18334)
(18311)
银行(18277)
(17865)
(17599)
金融(17598)
(17542)
技术(17494)
环境(17428)
机构
大学(391749)
学院(387745)
(145567)
管理(143700)
经济(141738)
研究(139891)
理学(121989)
理学院(120430)
管理学(118116)
管理学院(117399)
中国(101926)
(88008)
科学(87353)
(71903)
(68608)
研究所(65007)
(64860)
中心(62430)
(61569)
师范(61048)
(60858)
北京(57152)
业大(56930)
财经(53300)
(50970)
农业(50505)
师范大学(49626)
(49502)
(48252)
技术(45109)
基金
项目(254490)
科学(199107)
研究(190850)
基金(179161)
(156303)
国家(154829)
科学基金(131064)
社会(116792)
社会科(110234)
社会科学(110209)
(100314)
基金项目(94284)
教育(91757)
(86332)
自然(83476)
自然科(81487)
自然科学(81466)
编号(80360)
自然科学基金(79967)
资助(73084)
成果(68499)
课题(58391)
重点(58048)
(57996)
(55839)
(52066)
项目编号(48745)
创新(48382)
教育部(47683)
科研(47518)
期刊
(171485)
经济(171485)
研究(126218)
中国(89808)
教育(71230)
学报(62481)
(60807)
科学(56951)
管理(54584)
(51547)
大学(47686)
学学(43271)
农业(42236)
技术(36654)
(35776)
金融(35776)
业经(28006)
经济研究(25852)
财经(25524)
图书(23818)
问题(23152)
(22406)
(21873)
科技(18528)
(18507)
(18490)
(18194)
论坛(18194)
理论(18105)
现代(17908)
共检索到606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剑锋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城由于外来人口多,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用地条件不同,同时还要接纳一部分农村生源,因此其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千人指标明显比中心城区高。这不仅是从大兴新城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同时也在与其它城市新区的标准比较中得到了印证。这说明,对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不能简单套用现行标准,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是有必要而且也是有意义的。论文以大兴新城为案例,详细介绍了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标准的研究思路、过程和分析发现,并从人口结构、城乡统筹、标准比较、个案研究四方面总结了对其它新城规划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顺  陈吉利  王锋  
在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各国已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新加坡是教育信息化启动较早、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教育文化背景,解读新加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对于我国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新加坡最新出台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3,并对三个不同时期制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若干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赟赟  陈宪  
大规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联结着大都市区域中心以及边缘中小城市,在空间差异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交通成本的减少是否能促进产业的扩散,使得经济活动从核心区域向外延伸至边缘地区?抑或是相反地加强了向心程度?文章用中国高铁建设与县域城市发展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高铁的建设降低了沿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速,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这一结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扩散并不是导致沿线城市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相反,基础设施的改进带来的交通成本减少以及人力资本的流出是造成中小城市经济放缓的原因,这也表明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聚过程。因此,借助于交通基础设施,以都市圈或城市群的方式推动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与经济赶超的必要手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田伟  邹舟  
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如何对教育质量公平状况进行科学测量是教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育结果公平的测量起源于经济领域,常用的方法有计算绝对差异量数、相对差异量数以及对相对差异量数进行分解,其中核心的方法是相对差异量数分解,它深刻反映教育的不同侧面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实际数据为例计算了这三种统计指标,结果表明,学生个体差异是造成教育结果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冯永华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次伟大实践,其通过试点阶段——初探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实施阶段——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深化应用阶段——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开创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是: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配置;加强共享的、适用的区域性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整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保障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明洪  李秀彬  
大城市规模巨大、城市问题突出,许多国家力图通过发展新城来缓解城市问题、塑造合理有序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国家之一,田园城市和新城的概念都起源于该国,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英国城市发展理念先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在考察英国新城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伦敦都市区8个新城的功能和特点、新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引起的争议。希望通过总结伦敦新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大城市的新城发展和城市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文举  
传统计量模型忽略空间影响使估计结果有偏,而空间截面计量模型又无法揭示具有时空二维的经济特征;加之城市规模差异导致交通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不一,故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检验2004~2013年城市化质量空间相关性前提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质量关系的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为城市融合及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湖南城市化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作用,其他地区1单位发展对本地具有0.226个单位正溢出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能促进本地与邻近地区城市化发展,但对本地的直接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故提高城市化水平应以完善内部交通为主,连通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明磊  王雅鑫  
英国课程型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学术发展和职业取向并重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高效率、低成本培养高层次人才。分析了英国课程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类型、学科分布、发展规模,重点探讨英国社会科学课程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选取牛津大学课程型硕士学位项目深入剖析其研究生培养实施的过程及特征。结合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对设置较短学制的专业硕士学位进行了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汤爽爽  叶晨  
法国在"光辉30年"(属于快速城市化时期)间,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产生了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城镇体系优化、城乡功能转型和人口有序迁移等方面的效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法国根据实际效果和发展背景,对规划导向和具体内容进行了适时调整。基于法国区域规划的实践经验,笔者对目前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中国,提出针对中国区域规划的借鉴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长青  李倩  
本文根据贵阳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山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探索性提出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以解决城市发展瓶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在探讨贵阳市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修文新城的选址基础条件、发展战略和功能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修文新城建设的规划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力超  孙浦阳  
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首先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思路,探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构建,力图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其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的综合得分发现,全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各个地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方法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发现其内在规律,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和现实性,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优于西部落后地区,这种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最终影响到地区城市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喜娥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起源于欧美,是一个确保城乡生态系统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网络体系,是城乡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框架。基于大量规划案例的研究,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原则、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管理,并辅以英国剑桥亚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案例详细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过程,将其分为准备与规划目标确定、景观资源特征识别(数据查证),识别并评估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确定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与规划、综合评估、规划实施与管理六步骤。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指出我国借鉴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与难点,并针对我国实际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进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朱莎  张屹  杨浩  吴砥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变革、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前瞻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何贯彻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和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对三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发展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然后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婷婷  戴慎志  
在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中,存在以下四大主要矛盾:城市总体规划与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错位;重复建设与供给不足并存;用地浪费与土地空间不足并存;过度超前与滞后建设并存。要解决这些矛盾,应从我国基础设施规划体系的调整入手,构建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建设体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实施",并对这一体系的每个层面都要不断调整编制方法、完善编制内容来适应供给环境的变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彭红超   郑珊珊   高淑印   祝智庭   谢梦菲   陕昌群   钟丽霞   李永涛  
信息化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评估方案对其成效进行评估。对此,本研究首先从解析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操作性定义、勾勒了优弱势群体画像,并研制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评估模型,模型包括3个体现公平需求的一级范畴、13个技术可有所作为的二级维度和28个体现有质量之公平理念的三级指标。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探究模型各级指标的适切性和权重,形成了对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用于计算教育公平发展指数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三元组(Q, IEI, IQEI)的指数形式以体现“优质”与“均衡”并重的新时代教育公平内涵。最后,通过分层抽样调查了我国东中西部8个省47个区县的126所学校,探明了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公平发展情况:第一,信息化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在“均衡”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在“有质量的公平”上达到了一般水平,但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个性教学服务”上表现不佳;第三,历经新冠疫情一役,不同地区的学校都已能够很好地提供多通道应急学习保障,并事后与校内课堂教学无缝连接;第四,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字访问差异虽然很小,但因学生在校可上网学习的设备单一,这类鸿沟并没有真正弥合。为改善现状,本研究提出各地区应重点维持条件保障、酌情发展个性服务、定期监测资源公平,三管齐下提升公平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