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9)
- 2023(18703)
- 2022(15654)
- 2021(14216)
- 2020(11932)
- 2019(26992)
- 2018(26706)
- 2017(51613)
- 2016(28234)
- 2015(31480)
- 2014(31528)
- 2013(31106)
- 2012(28400)
- 2011(25694)
- 2010(25713)
- 2009(24069)
- 2008(23347)
- 2007(20702)
- 2006(18578)
- 2005(16795)
- 学科
- 济(126983)
- 经济(126829)
- 管理(84101)
- 业(76841)
- 企(63047)
- 企业(63047)
- 方法(49068)
- 数学(42335)
- 数学方法(41943)
- 中国(33269)
- 农(31630)
- 财(30357)
- 地方(27887)
- 业经(27521)
- 学(27259)
- 制(25036)
- 农业(21387)
- 贸(19800)
- 贸易(19787)
- 易(19125)
- 环境(19115)
- 务(18229)
- 体(18218)
- 银(18164)
- 财务(18150)
- 财务管理(18117)
- 银行(18091)
- 理论(18086)
- 和(17876)
- 融(17635)
- 机构
- 大学(409757)
- 学院(406616)
- 济(169360)
- 经济(165757)
- 管理(156026)
- 研究(143073)
- 理学(134740)
- 理学院(133157)
- 管理学(130878)
- 管理学院(130152)
- 中国(104903)
- 科学(88782)
- 京(87704)
- 财(77742)
- 所(72748)
- 农(71159)
- 研究所(66172)
- 业大(63387)
- 中心(63040)
- 财经(61636)
- 江(60253)
- 经(55927)
- 农业(55803)
- 北京(55177)
- 范(52465)
- 经济学(52023)
- 师范(51872)
- 院(51537)
- 州(48067)
- 经济学院(46509)
- 基金
- 项目(276360)
- 科学(216477)
- 基金(201169)
- 研究(197184)
- 家(177344)
- 国家(175903)
- 科学基金(149996)
- 社会(126717)
- 社会科(120048)
- 社会科学(120016)
- 省(107215)
- 基金项目(106937)
- 自然(97845)
- 自然科(95518)
- 自然科学(95491)
- 自然科学基金(93771)
- 划(90565)
- 教育(89347)
- 资助(81792)
- 编号(78383)
- 成果(63482)
- 重点(62166)
- 部(60272)
- 发(59300)
- 创(56968)
- 课题(54521)
- 创新(53360)
- 国家社会(52756)
- 科研(52528)
- 教育部(51463)
- 期刊
- 济(192480)
- 经济(192480)
- 研究(124361)
- 中国(78520)
- 学报(69969)
- 农(65415)
- 科学(62153)
- 财(59733)
- 管理(58590)
- 大学(52503)
- 学学(49869)
- 农业(43971)
- 教育(39904)
- 融(35562)
- 金融(35562)
- 技术(33432)
- 经济研究(31443)
- 财经(31175)
- 业经(29564)
- 经(26786)
- 问题(26081)
- 业(22135)
- 技术经济(20277)
- 科技(19899)
- 版(19814)
- 现代(18711)
- 理论(18711)
- 图书(18221)
- 业大(18013)
- 贸(17821)
共检索到605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兴杰 陈通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城市化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这一作用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经济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首先,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福建省主要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贸易发展与FDI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作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蒋锐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可以通过两种机制的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城市化先作用于要素积累和结构变革,然后才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作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这四条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产出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推进是其运行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满足了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化通过刺激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劳动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城市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为导向,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贯春
基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双重视角,本文试图研究金融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在系统梳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了待检验的系列研究假说,并采用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影响;金融结构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而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加速城市化来降低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欣
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依靠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78~2013年数据研究了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劳动型技术替代、土地型技术替代、人均资本存量、农村人力资本情况、政府涉农支出、一产比重等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收入影响机制协整理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淑芳
通过选用全国1978~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别构建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均呈正向影响关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批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假说,并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福建省城市化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城市化进程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人口数量、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作用机制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福建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刘志彪
在长三角城市化群落中,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新引擎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论断。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的:一是当要素在区域间能自由流动时,一些优质要素主动向大城市集聚,而普通要素则选择向小城市集中,结果提高了长三角城市群要素积聚的外部经济性,提高了城市群研发创新的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在要素能自由流动时,城市群内政府通过"蒂伯特选择"机制来实现,即政府为了吸引城市群外的企业和产业,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更新改造的比例,加大了对城市群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降低了企业交通运输成本,强化了需求关联的循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开明
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众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济增长通过产业、就业结构转换及产业聚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城市化也通过多种机制推动经济增长,关注点的差异形成不同理论模型。两者相互作用的内在基础是聚集经济,具体表现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及城市化经济三个层次,来源于多方面的效应,并存在于产业、地理和时间维度。深入认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显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机制 模型 聚集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
在中国低价工业化时期即将结束,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和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工资成本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住房成本对服务竞争力产生了负向效应。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减少城市化成本的过快上升,转变城市化模式,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积聚效应 产业竞争力 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小钦 袁凯华
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理论。利用1999-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城市化首先通过自身规模扩大推动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规模经济的正向外部性,加快了要素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驱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根据链式法则进行贡献程度的测量,以分析当前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依靠加快要素积累为主、固定资本渠道占据主导地位、物化资本要素优势明显的特点;当前的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十八大提出的城市化战略仍有一定距离。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驱动机制 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