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1)
- 2023(13518)
- 2022(11000)
- 2021(9742)
- 2020(8163)
- 2019(18624)
- 2018(18323)
- 2017(35059)
- 2016(19551)
- 2015(21996)
- 2014(22061)
- 2013(21789)
- 2012(20150)
- 2011(18199)
- 2010(18255)
- 2009(17026)
- 2008(17080)
- 2007(15446)
- 2006(13659)
- 2005(12207)
- 学科
- 济(83130)
- 经济(83037)
- 管理(56434)
- 业(51300)
- 企(39924)
- 企业(39924)
- 方法(36141)
- 数学(31844)
- 数学方法(31563)
- 中国(24463)
- 农(23737)
- 学(19981)
- 财(19806)
- 业经(18061)
- 地方(17610)
- 农业(16057)
- 贸(15647)
- 贸易(15643)
- 环境(15461)
- 易(15165)
- 制(14590)
- 和(13006)
- 务(12068)
- 财务(12038)
- 财务管理(12004)
- 银(11826)
- 发(11769)
- 银行(11763)
- 划(11599)
- 理论(11589)
- 机构
- 大学(292363)
- 学院(289387)
- 济(116469)
- 经济(113908)
- 管理(107093)
- 研究(104610)
- 理学(92618)
- 理学院(91458)
- 管理学(89721)
- 管理学院(89211)
- 中国(76471)
- 科学(69563)
- 京(63393)
- 农(62152)
- 所(55688)
- 研究所(51238)
- 业大(50921)
- 财(50785)
- 农业(49816)
- 中心(47382)
- 江(44126)
- 财经(41088)
- 北京(39379)
- 范(37954)
- 院(37685)
- 经(37404)
- 师范(37391)
- 经济学(36167)
- 州(34769)
- 经济学院(32923)
- 基金
- 项目(200302)
- 科学(155747)
- 基金(145621)
- 研究(135890)
- 家(131795)
- 国家(130755)
- 科学基金(109478)
- 社会(86764)
- 社会科(82190)
- 社会科学(82161)
- 省(78352)
- 基金项目(77778)
- 自然(74024)
- 自然科(72220)
- 自然科学(72191)
- 自然科学基金(70893)
- 划(67408)
- 教育(61377)
- 资助(58651)
- 编号(52939)
- 重点(46089)
- 发(43968)
- 部(43429)
- 成果(41734)
- 创(40730)
- 计划(40164)
- 科研(39367)
- 创新(38291)
- 课题(36983)
- 国家社会(36526)
- 期刊
- 济(124482)
- 经济(124482)
- 研究(79555)
- 学报(57845)
- 农(55447)
- 中国(55400)
- 科学(49802)
- 大学(41181)
- 学学(39054)
- 财(38734)
- 农业(37222)
- 管理(36425)
- 教育(24876)
- 融(23103)
- 金融(23103)
- 技术(22166)
- 业(20603)
- 业经(20454)
- 经济研究(20343)
- 财经(20137)
- 问题(18642)
- 经(17375)
- 版(16024)
- 资源(15722)
- 业大(15152)
- 图书(14388)
- 技术经济(14108)
- 科技(14104)
- 贸(13256)
- 商业(13182)
共检索到42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菲
本文选取黑龙江、上海、河南、广东和甘肃等5个省份,采用1985—2009年平衡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不同发展水平下的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人口规模、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都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城市化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呈正相关关系,但从5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来看,城市化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随着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耀彬 陈斐
城市化离不开自然资源,其进程必然受到它的限制,将这种由于资源的限制而使得城市化进程减慢的现象定义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本文基于Romer假设和城市化增长函数,首次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模型,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滞"作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资源消耗的"尾效"存在,特别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中国在2015年很难实现既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只有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持"紧凑...
关键词:
城市化 增长尾效 资源消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胡郴 何文举
基于柯布—达格拉斯生产函数,借鉴IPAT模型,运用添加拓展变量的方法对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在其中加入变量资源消耗,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城市化质量系数与资本存量、就业人员、资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虽然短期内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系数无显著影响,但如果没有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支持,会降低城市化质量的程度,城市化质量系数受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在短期内会进行调节,但从长远看仍需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资源消耗产出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选取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江西省资源消耗的指示性指标,在对其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城市化作用的资源消耗响应情景进行了模拟。研究显示: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江西省资源消耗特征表现并不一致。其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有着与全国类似的逐步增长的态势,但其人均值都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而人均用水量则与全国一样呈现下降趋势,但江西省人均用水量一直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变化是人均能源消费增长和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人均建成区面积扩张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城市化水平变化与人均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冬兰 李琰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分析方法对于山东省城市化和能源消耗量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对城市化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变动的贡献份额进行了定量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导致能源消费量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山东省能源消费增长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山东省城市化和能源消耗量之间不仅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并且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动态均衡的短期误差修正作用并不很强,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率变动除了受城市化水平影响之外,还同时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城市化因素对山东省能源消费总量的...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消耗 协整分析 因素分解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莹莹 王晓 张型芳 吕连宏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十二五"期间随着电力行业节能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电力行业结构和规模发生改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系统分析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征,总结出"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并从政策、市场、技术等层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电力行业 能源消耗 污染物排放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侯燕飞 陈仲常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生产函数与效用函数,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推导出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1995-2015年,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率越高,资源消耗越高,而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可以缓解对资源需求的増长速度,改善环境质量。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人口数量与人力资本的双门槛效应。当人口数量的对数高于6.403和8.291门槛值之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当人力资本增长率越过1.107和1.800门槛值之后,随着人力资本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稳健性,本文根据门槛变量的门槛值设置虚拟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门槛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依据全文的分析和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出路决非只有减缓人口数量过快增长本身,发展教育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积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忠平 史常亮
建立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分析了北京的城市化与城市资源消耗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北京的城市化与城市资源消耗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在长期内,仅存在从城市化到城市资源消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城市化仍较多依赖资源消耗。最后指出建立有助于节约资源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实现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资源 资源消耗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为检验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际动态工业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线性函数对煤炭消耗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设立多元回归方程,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影响煤炭消耗的经济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会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烟(粉)尘排放的影响次之,然后是SO2,而对废水排放的影响最小。(2)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即煤炭消耗对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3)全国层面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强度增加、地方政府能源工业投资提高会增加煤炭消耗量;产权结构优化、能源价格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会减少煤炭消耗量。而七大区域内,各经济因素的变动对煤炭消耗的影响呈现较强的地区差异。基于实证结果,认为应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各地区在明确污染排放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污染排放控制的区域合作;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动应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诚
以投入产出表和能源表为基础,构建了2002年、2007年我国部门间能源与污染气体排放的数据表,得出了部门能源消耗和气体排放值,从而为分析我国的能源、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持,尤其是对于使用环境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耗 污染气体排放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军 李世祥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及其导致的环境变化是两型社会建设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1978-2008年间中国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煤炭消耗对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煤炭消耗对各项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对华中、西北、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但总体而言,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引起煤炭消耗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发现了产业结构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引起煤炭消耗增长中的显著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以煤炭消耗及其消耗动因为依据,不断明确和分解不同区域不同污染排放的...
关键词:
煤炭消耗 污染排放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为检验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际动态工业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线性函数对煤炭消耗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设立多元回归方程,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影响煤炭消耗的经济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会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烟(粉)尘排放的影响次之,然后是SO2,而对废水排放的影响最小。(2)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即煤炭消耗对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华南、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玥弢 仲伟周
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借助国内外城市化及大气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西安市近20年的人口、经济城市化与大气污染数据,建立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的互动关系模型,再运用熵值法计算模型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分析发现西安市城市化与大气污染之间关系拟合曲线呈现特殊的"N"型结构,总结了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大气污染三者的相关关系。并针对近两年爆发的雾霾等严重大气污染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分析,指出能源消耗结构,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城市扩张性建筑扬尘,可能是导致近两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给予科学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大气污染 产业结构 相关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智 侯双
利用2002—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3个角度对我国工业SO2、废气、废水、粉尘、烟尘的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城市化水平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与工业规模效应、城市化水平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不同年份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和贡献程度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技术效应的贡献最大;技术水平提高是城市化促使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工业污染 排放强度 城市化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海清
我国在进入以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为标志的重化工业时代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二者协同作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通过五个典型高耗能行业和五个低耗能行业的对比,分析了二者在就业吸纳能力、经济增长贡献、未来发展潜力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差别,定量揭示了高耗能产业对区域城市化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了协调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 城市化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