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5)
- 2023(19041)
- 2022(15760)
- 2021(14582)
- 2020(12284)
- 2019(27967)
- 2018(27347)
- 2017(51381)
- 2016(28048)
- 2015(31495)
- 2014(31184)
- 2013(30524)
- 2012(27807)
- 2011(25037)
- 2010(24606)
- 2009(22712)
- 2008(22275)
- 2007(19498)
- 2006(16765)
- 2005(14943)
- 学科
- 济(117697)
- 经济(117570)
- 管理(77066)
- 业(72705)
- 企(57980)
- 企业(57980)
- 方法(52126)
- 数学(46470)
- 数学方法(45939)
- 中国(34812)
- 农(31472)
- 财(28540)
- 业经(24809)
- 学(24419)
- 地方(24355)
- 贸(23430)
- 贸易(23419)
- 易(22832)
- 农业(20990)
- 制(20333)
- 环境(18635)
- 务(17534)
- 财务(17483)
- 财务管理(17442)
- 银(17328)
- 银行(17266)
- 融(16971)
- 金融(16968)
- 和(16688)
- 企业财务(16526)
- 机构
- 大学(398168)
- 学院(395637)
- 济(164757)
- 经济(161590)
- 管理(150435)
- 研究(139554)
- 理学(130788)
- 理学院(129235)
- 管理学(126807)
- 管理学院(126090)
- 中国(104447)
- 科学(88231)
- 京(84572)
- 农(72778)
- 财(72011)
- 所(70801)
- 研究所(65180)
- 中心(64228)
- 业大(63056)
- 财经(58511)
- 农业(57771)
- 江(57056)
- 经(53493)
- 北京(52629)
- 经济学(51457)
- 范(51320)
- 师范(50678)
- 院(50421)
- 经济学院(46554)
- 州(45131)
- 基金
- 项目(276667)
- 科学(217862)
- 基金(203883)
- 研究(193432)
- 家(182189)
- 国家(180544)
- 科学基金(153422)
- 社会(125279)
- 社会科(118863)
- 社会科学(118830)
- 基金项目(107777)
- 省(106183)
- 自然(101304)
- 自然科(99043)
- 自然科学(99010)
- 自然科学基金(97228)
- 划(91268)
- 教育(88098)
- 资助(82659)
- 编号(75328)
- 重点(63269)
- 部(60845)
- 成果(60160)
- 发(59768)
- 创(57346)
- 科研(54125)
- 创新(53847)
- 国家社会(53571)
- 计划(52383)
- 课题(51921)
- 期刊
- 济(171199)
- 经济(171199)
- 研究(110257)
- 中国(73387)
- 学报(70384)
- 农(65409)
- 科学(62698)
- 财(55340)
- 管理(53365)
- 大学(52221)
- 学学(49462)
- 农业(44516)
- 教育(35402)
- 融(32938)
- 金融(32938)
- 技术(32495)
- 经济研究(29018)
- 财经(28369)
- 业经(27180)
- 业(25230)
- 经(24475)
- 问题(24158)
- 版(20580)
- 贸(20140)
- 统计(19497)
- 科技(18904)
- 技术经济(18689)
- 图书(18507)
- 资源(18501)
- 世界(18136)
共检索到572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张红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家庭部门成为CO_2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在计算2000-2012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港、澳、台、西藏外)家庭CO_2排放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其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城市化发展促进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家庭CO_2排放的增加,但是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家庭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如上海、黑龙江和吉林等;城市化水平对家庭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等;影响程度中等和低的省份主要交错分布在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如宁夏、贵州以及安徽;2进一步从消费支出弹性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鸿武 王珂英 项本武
基于1995-2010年中国29省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城市化对低、中、高收入组省份CO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导致CO2排放量的增加;各省人均实际收入和CO2排放量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上升,城市化对低、中、高收入省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低收入组而言,城市化和CO2排放量之间呈U形变化关系,对中等收入组而言,城市化水平的上升会带来CO2排放量的单调增加;而对高收入组来说,城市化和CO2排放量之间存在倒U形变化关系。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对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性与居民收入水平高低和经济发展阶段是密切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青青 龙志和
提出面板数据空间误差分量模型,采用基于广义矩估计的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研究1997-2007年间,我国省级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CO2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CO2排放较多的省份往往会影响邻近地区的CO2排放;CO2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N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未考虑空间相关性时,CO2排放转折点为人均GDP 51 730元,我国目前仍处于CO2排放量上升期;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误差分量模型修正后,CO2排放下降转折点为人均GDP约53 237元,较未考虑空间因素时有所提高,省际间的空间相互影响,对CO2排放下降转折点的人均GDP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证研究结果同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将全球66个国家划分为32个发达国家和34个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对其分解,分别计算出了32个发达国家与34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特征。不论是否引入其它相关变量,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强度,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却并不显著,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龙志和 陈青青
在测算我国1997~2007年间省级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并以此建立面板数据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模型,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CO2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考察期中全国和东部地区EKC曲线呈倒N型,中、西部地区CO2排放量则随人均GDP单增,工业比重及煤炭消费比重的降低都将导致CO2排放量的减少。
关键词:
CO2排放 区域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魏润卿 程贵孙
从理论上阐释了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时间序列的经验估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弹性分别为-0.11%和-0.13%;城市化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弹性分别为0.83%和0.64%。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为负,但弹性系数较小,城市化则促进了CO2排放。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化交乘项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时间序列模型还是面板数据模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弹性系数显著增大,同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城市化 CO2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纪霞 王薇 卢宏
商贸流通业与城市化互相促进,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空间格局变化,采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2006-2016年我国区域间城市化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极大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并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要逐渐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释放区域内的消费潜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促进商贸流通业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洪涛 尚进 蒲学吉
将我国各省按地域分组,构建STIRPAT时滞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区域CO_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与CO_2排放量变动情况存在差异;城镇化对CO_2排放量产生正向影响;城镇化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滞后效应大于当期影响;按照CO_2排放驱动力类型可分为城镇化驱动型区域和人口驱动型区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宏武 时临云
对1991~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年均增长较快的是能源加工、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力煤气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钢铁、化学和建材业则是CO2排放的主要行业;在影响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的诸因素中,经济规模是最大的增排驱动因素,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率是两个较大的减排驱动因素,而能源转换在诸影响因素中驱动力最小且各行业的驱动方向差别较大,只有电力煤气、矿业和能源加工等属于减排驱动;中国CO2减排对策至少可以从能源转换、能源效率、经济效率、经济规模等方面来着手进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SO2与CO2排放路径的不同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证明了中国整体上的确存在SO2与CO2倒U型的EKC曲线.将SO2与CO2的EKC曲线分别分解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SO2与CO2的EKC曲线如果想经历最平缓、最短的拐点路径取决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力量的较量与博弈。
关键词:
EKC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佳佳
文章运用Theil指数研究了世界三大经济体(APEC、EU、NAFTA)47个国家2000-2010年间CO2排放强度分布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总体上,样本国家CO2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最近十年全球性的节能减排工作有一定成效;然而,区域经济体内部、之间CO2排放强度呈现程度不一的差异,APEC差异最大,EU次之,NAFTA差异最小。在研究期间,区域内差异逐渐缩小而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这与区域经济体内部一体化进程有直接的联系。CO2排放强度差异在区域间不断增大而区域内不断缩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