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5)
- 2023(15110)
- 2022(12550)
- 2021(11538)
- 2020(9641)
- 2019(21819)
- 2018(21633)
- 2017(41607)
- 2016(23036)
- 2015(25608)
- 2014(25568)
- 2013(25099)
- 2012(22811)
- 2011(20355)
- 2010(19960)
- 2009(18170)
- 2008(17520)
- 2007(15196)
- 2006(13174)
- 2005(11379)
- 学科
- 济(90154)
- 经济(90054)
- 管理(63047)
- 业(59903)
- 企(48041)
- 企业(48041)
- 方法(40126)
- 数学(34907)
- 数学方法(34564)
- 中国(26098)
- 农(25762)
- 学(21406)
- 财(20804)
- 业经(20786)
- 地方(20426)
- 农业(17437)
- 贸(16095)
- 贸易(16089)
- 易(15552)
- 环境(15081)
- 制(14963)
- 理论(14024)
- 技术(13984)
- 和(13794)
- 务(13154)
- 财务(13086)
- 财务管理(13069)
- 企业财务(12379)
- 划(12354)
- 银(12246)
- 机构
- 大学(323710)
- 学院(321691)
- 管理(126588)
- 济(122835)
- 经济(120087)
- 研究(111385)
- 理学(110750)
- 理学院(109417)
- 管理学(107347)
- 管理学院(106794)
- 中国(79849)
- 科学(74366)
- 京(70468)
- 农(61354)
- 所(56904)
- 业大(55316)
- 财(52836)
- 研究所(52782)
- 中心(49898)
- 农业(48619)
- 江(45889)
- 北京(44023)
- 财经(43540)
- 范(42920)
- 师范(42399)
- 院(40810)
- 经(39795)
- 州(37636)
- 经济学(36282)
- 师范大学(34628)
- 基金
- 项目(233214)
- 科学(181750)
- 基金(168932)
- 研究(162294)
- 家(150691)
- 国家(149470)
- 科学基金(127139)
- 社会(101830)
- 社会科(96387)
- 社会科学(96360)
- 基金项目(91261)
- 省(90744)
- 自然(86081)
- 自然科(84063)
- 自然科学(84037)
- 自然科学基金(82483)
- 划(77939)
- 教育(73171)
- 资助(68118)
- 编号(65044)
- 重点(52603)
- 成果(50483)
- 发(49721)
- 部(49676)
- 创(48103)
- 科研(45100)
- 创新(44975)
- 计划(44814)
- 课题(44717)
- 大学(41961)
- 期刊
- 济(129835)
- 经济(129835)
- 研究(90221)
- 学报(60438)
- 中国(57575)
- 农(55302)
- 科学(53146)
- 大学(44112)
- 管理(43472)
- 学学(41945)
- 农业(38117)
- 财(37602)
- 教育(31868)
- 技术(25213)
- 融(24312)
- 金融(24312)
- 业经(22282)
- 经济研究(20858)
- 财经(20148)
- 业(19545)
- 问题(18863)
- 科技(17519)
- 经(17154)
- 业大(16598)
- 版(16506)
- 资源(16442)
- 图书(16387)
- 理论(15124)
- 现代(14638)
- 技术经济(14551)
共检索到453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陈先明
通过南昌市1951~2007年降雨资料市区站与郊区站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南昌市城市化对城市降雨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虽然城区汛期雨量没有增加,不存在明显"雨岛效应",但是降雨有趋于集中的趋势,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匀更加明显;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区降雨变化频率将增大,这直接影响到城市现有的和拟建的排水工程标准和雨洪排水工程的安全;城市化使得城区强降雨发生概率增加,其中对大暴雨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城市化 降雨变化 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萍 郑悦华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南北方大城市———广州市和西安市1951~ 1996年之间的逐月降雨资料及 1971~ 1996年的暴雨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对比方法对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年内总体分配、年内干湿季分配及暴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 ,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总结 ,以便为城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降雨特征 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凯熙 张利平 宋晓猛 佘敦先 夏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城市汛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洪涝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国首都北京各城市化阶段汛期降雨变化显得非常有必要。论文基于30个雨量站1963—2012年汛期降雨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北京汛期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城区和近郊区汛期降雨之间的差异来研究城市化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北京不同城市化阶段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变化对降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北京各区域汛期降雨时间上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整体表现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小的趋势。②北京山区最容易发生小雨和中雨;城区则更容易发生中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特别是暴雨和大暴雨;近郊区发生小雨和中雨概率与城区接近,但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发生可能性小于城区;远郊发生各等级降雨事件的可能性均较大。③相对于北部近郊而言,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区降雨比南部近郊更大,但城市化增雨效应在城区与北部近郊之间也有所体现。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城区和郊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原有下垫面条件被改变;由于城区城市化进程比近郊区更快,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使得城区汛期降雨量大于近郊区,且更易发生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
关键词:
城市化 汛期 降雨特征 北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李云翊 王世涛
针对当前城市化引起的水系结构单一化、河流连通性减弱以及水生态环境等问题,以南昌市城区为例,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图像,分析城市化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变化;基于1958年地形图与2010年江西省水系图,通过GIS提取两期南昌市城区水系图,选取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指标进行水系格局分析,并引入图论理论讨论两时期的水系连通性。结果表明:(1)20 a间城镇用地面积增加174.73 km~2,水域面积减少34.04 km~2。研究区水域面积随城镇用地增加而缩减;(2)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区河流水面率、河网密度和河频率均下降,支流发育薄弱,河网复杂度下降;(3)赣江以北水系连通度降低,赣江以南区域水系连通度提升。该研究将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提供支持与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许有鹏 陈爽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彩霞 周旋 张华敏 黄娴 盛燕茹 聂明华 丁明军
选取2014~2017年南昌市不同时间尺度AQI及主要空气污染物数据,利用GIS技术、神经网络分析、后向轨迹模型及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昌市环境空气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总体变化不大,空气质量等级以良为主,占全年比例为57%~61%。但首要污染物变化较大,即PM_(2.5)比例显著下降,NO_2和O_3比例显著上升,PM_(10)变化不大。南昌市空气污染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以PM_(10)、PM_(2.5)污染为主,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以O_3污染为主。空气污染周变化以周末及周一污染较重、周四污染最轻,说明南昌市空气污染除了与群众出行习惯有关,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南昌市空气质量日变化呈双峰型(9:00~11:00和20:00~22:00),主要受上、下班高峰期带来的交通尾气影响。南昌市空气污染空间变化呈典型的"郊区-市区"分布,其中AQI、PM_(10)、PM_(2.5)、SO_2、NO_2、CO值均以市区较高、郊区较低,而O_3的空间分布规律正好相反,这主要与城区NO_x排放较多,O_3易与其迅速反应而消耗有关。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本地的短轨迹气团占比高,对PM_(2.5)、PM_(10)、NO_2、O_3的影响大。气象因素上,PM_(2.5)、PM_(10)、NO_2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O_3受温度影响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城市游憩意象评价研究对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以主城区居民游憩印象调查问卷为第一手资料,采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南昌市游憩意象的总体评价一般,具有正向和负向两个层面的意象评价内容;英雄城和生态城是南昌市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评价性游憩意象,"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是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的两大核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受到居民的性别、居住时间和居住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游憩意象 特征 评价 南昌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燕 冯兴华 曾凡盛 李建新 肖泽平 毕曼玉
蓝绿景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方典型水网型城市—南昌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蓝绿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演化状况,并深入探究城市生境质量与蓝绿景观变化的时空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20年,蓝绿景观与耕地、建设用地间的转换频度与广度显著提升;生态屏障区蓝绿景观聚合度处于较高水平,中心城区的蓝绿景观持续收缩、破碎化程度加剧。(2)南昌市生境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并具有“外围高中间低”地域分异特征,高等级生境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生态屏障区,中心城区的低等级生境区在研究期内出现跨江拓展、南向扩张和内部填充等演化特征。(3)蓝绿景观的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方向性,景观聚合度(AI)与生境质量整体呈正相关,而边缘密度(ED)、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和斑块密度(PD)对生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区域。该文认为蓝绿景观格局调控是促进生境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水网型城市应合理布局中心城区蓝绿景观、强化生态屏障区蓝绿景观完整性保护、构建蓝绿景观交织的生态格局。研究结果为水网型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实现“水陆共生、韧性发展”格局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嵇国平 邓丽明 校建立
本文以南昌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梳理社会资本和城市软实力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资本对城市软实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模型,进而分析城市居民社会资本对城市软实力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居民社会资本 城市软实力 研究假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南昌市第一医院是南昌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始创于1934年,文革初期曾改名为工农兵医院,1973年12月恢复原名。进入21世纪,医院已发展建设成为一所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4万多平方米,科室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医院,是全省医疗、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进华 李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区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短时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造的显著表现形式。南昌市地处京广线和沿海地区之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利用1991-2001年南昌市土地详查和变更数据,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其基本结论有:(1)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以耕地、水域和林地为主;(2)建设用地增幅显著,而耕地数量则呈下降态势,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与城镇的发展密切相关;(3)从土地利用程度看,不论是单项指标指数还是综合指数。南昌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从时间序列看,南昌市土地利用/覆被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南昌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可 乐建明
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南昌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验证特征价格理论在中型城市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住宅价格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公共服务设施依次为水体公园、地铁站、配套小学等级、配套初中距离;②南昌市水系多处于欠发达地域,南昌市住宅距水体公园越近,价格越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