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3)
2023(11442)
2022(9155)
2021(7998)
2020(6852)
2019(15600)
2018(15396)
2017(30015)
2016(16526)
2015(18874)
2014(19204)
2013(19036)
2012(17703)
2011(16020)
2010(16181)
2009(15180)
2008(15071)
2007(13820)
2006(12119)
2005(10989)
作者
(51986)
(43560)
(43323)
(41514)
(27505)
(20808)
(19888)
(17032)
(16581)
(15331)
(14865)
(14500)
(13853)
(13809)
(13805)
(13668)
(13440)
(12981)
(12652)
(12644)
(10888)
(10762)
(10600)
(10048)
(10026)
(9671)
(9654)
(9649)
(8827)
(8736)
学科
(76185)
经济(76104)
管理(45365)
(42747)
方法(34441)
(32458)
企业(32458)
数学(30803)
数学方法(30521)
中国(22470)
(21060)
(17244)
地方(16118)
(15943)
业经(15594)
农业(14147)
(13555)
贸易(13552)
(13090)
(12797)
环境(11202)
(10717)
银行(10672)
(10532)
金融(10530)
(10277)
(10167)
理论(10160)
(9832)
(9784)
机构
大学(250893)
学院(248976)
(104525)
经济(102284)
管理(91785)
研究(89013)
理学(79181)
理学院(78231)
管理学(76704)
管理学院(76268)
中国(65468)
科学(56770)
(53899)
(48832)
(46522)
(46293)
研究所(42535)
中心(40563)
业大(40538)
农业(39013)
(37920)
财经(37401)
(33991)
北京(33755)
经济学(33372)
(32651)
师范(32223)
(32136)
经济学院(30349)
(29906)
基金
项目(167929)
科学(131408)
基金(122646)
研究(116364)
(109146)
国家(108291)
科学基金(91521)
社会(75089)
社会科(71160)
社会科学(71135)
(65053)
基金项目(64702)
自然(60382)
自然科(59044)
自然科学(59024)
自然科学基金(57959)
(55782)
教育(53091)
资助(50223)
编号(45778)
重点(38497)
(36990)
(36960)
成果(36314)
(33750)
科研(32757)
课题(32139)
计划(32082)
创新(31773)
国家社会(31670)
期刊
(114344)
经济(114344)
研究(72936)
中国(45941)
学报(44428)
(43772)
科学(39634)
(34787)
大学(32658)
管理(31982)
学学(30972)
农业(29313)
教育(22045)
(21265)
金融(21265)
技术(20211)
经济研究(19548)
业经(18642)
财经(18355)
问题(16926)
(16240)
(15890)
统计(12939)
(12796)
技术经济(12744)
商业(12606)
(11912)
(11513)
现代(11392)
理论(11243)
共检索到364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孜 陈洪波  
能源是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物质动力.城市化、工业化也成为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国家.城市化与能源消费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模式、城市规划布局均存在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因此能源消费也存在相应的门槛效应并呈现阶段性的增长。本文在总结城市化过程中影响能源消费的增加因素一产业扩张、消费升级、动力交通、设施建设.抑制因素一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人口密度增加、设施共享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变化特征.采用门限模型研究城市化、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于人均能源消费的门槛效应。搜寻在城市化过程中各因素对于能源消费影响的转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晶晶  罗乐勤  
从定量角度,采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揭示城市化与需求之间均衡增长的长期稳定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短期动态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赵奥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涵  成金华  
为了取得可靠的能源需求预测,本文引入工业化、城市化等重要因素,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优势,确定了输入向量集合和输出向量集合,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将我国1985-2009年能源需求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与仿真,并对中国2010-2020年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并模拟解释变量不同增长率下能源需求的演变并给出政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能源需求影响很大,到202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45.3亿t标准煤,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对能源需求就越大。变量模拟得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也是能源需求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工业结构的调整,即便是微调,也会对能源需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史亚东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收入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不一致,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也可能不同。采用52个国家1980—2010年的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计量方法,以人均收入水平为门限变量,检验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非线性影响,分析表明:城市化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在不同收入水平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降低能源强度,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会提高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能源强度,其中,处于中间收入水平的国家的城市化对能源效率提高的负面影响最低。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丽静  王雅莉  
作为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主要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产业集群效应。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内部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越依赖于城市化经济而非地方化经济。中国的产业集群只有扎根于城市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实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兴梅  贾伟  
改革30年来,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点,为更好地分析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空间效应,本文将1980—2011年制造业集聚过程与城市化地域变动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三阶段两者之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集中度与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环境背景下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东部沿海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制造业集聚度开始下降,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而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的制造业,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由负转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李先玲  
本文根据武汉市1989~2008年相关数据,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指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作为环境污染指标,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率和环境污染指标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耀彬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和协整分析来实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并利用因素分解模型定量测算出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变动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的短期纠正力量并不很强;现阶段城市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贡献作用尚比较小,而且还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有助于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降低能耗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2014年均超过了0.115,房价上涨阻碍了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