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3)
2023(14617)
2022(11775)
2021(10298)
2020(8204)
2019(18264)
2018(17783)
2017(33022)
2016(18347)
2015(19982)
2014(19822)
2013(19286)
2012(17749)
2011(16143)
2010(16217)
2009(14676)
2008(14334)
2007(12663)
2006(11496)
2005(10537)
作者
(56144)
(46789)
(46689)
(43988)
(29773)
(22475)
(20782)
(18275)
(17910)
(16471)
(16119)
(15676)
(15190)
(14689)
(14552)
(14408)
(13976)
(13887)
(13531)
(13486)
(11893)
(11641)
(11424)
(10680)
(10648)
(10383)
(10366)
(10342)
(9392)
(9274)
学科
(79667)
经济(79586)
管理(47931)
(46814)
(34133)
企业(34133)
中国(28520)
方法(25738)
(24552)
地方(24064)
数学(22149)
数学方法(21970)
业经(19781)
农业(17278)
(16932)
(15988)
(14699)
贸易(14686)
(14616)
(14145)
环境(13859)
(13362)
(13078)
银行(13022)
(12752)
金融(12752)
(12611)
地方经济(12465)
技术(12420)
产业(11657)
机构
学院(260174)
大学(258318)
(105786)
经济(103535)
研究(98572)
管理(94334)
理学(80801)
理学院(79717)
管理学(78273)
管理学院(77806)
中国(72573)
科学(63396)
(56832)
(54147)
(51182)
研究所(46869)
(46097)
中心(44123)
业大(43704)
农业(42664)
(40804)
(36780)
财经(36449)
师范(36288)
(36196)
北京(35578)
(33160)
(32468)
经济学(32164)
(31779)
基金
项目(179796)
科学(141703)
基金(129815)
研究(125659)
(117000)
国家(116025)
科学基金(98042)
社会(81757)
社会科(77590)
社会科学(77571)
(71579)
基金项目(69356)
自然(64042)
自然科(62608)
自然科学(62591)
自然科学基金(61462)
(61233)
教育(56528)
资助(50529)
编号(48920)
(44909)
重点(41990)
成果(38353)
(37933)
(37398)
课题(35407)
创新(35111)
发展(34936)
计划(34682)
国家社会(34605)
期刊
(120727)
经济(120727)
研究(78477)
中国(56782)
(50086)
学报(47691)
科学(43355)
大学(35146)
管理(34474)
农业(34157)
学学(33386)
(32699)
教育(29381)
(24672)
金融(24672)
业经(21712)
技术(20779)
经济研究(19808)
(18447)
财经(17456)
问题(17418)
(15135)
科技(13532)
资源(13278)
(13186)
业大(12700)
商业(12562)
现代(12174)
(12121)
技术经济(12067)
共检索到39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德利  
在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城市规模、城市化速度、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空间保障系统、文化制度因素等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探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及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的对应关系,判定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对应演变规律,解析理想状态及现实状态下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演变规律和变化机制,以期完善城市化发展质量方面的理论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莉   张艺航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娟文,刘耀彬,白淑军  
为了推动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以更好地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以全国和湖北省1952年以来各年城市化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湖北省城市化的总体水平、空间差异和发展特征。并根据湖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发展阶段性,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1986-1994和1995-2000两个时间段,对湖北省近15年来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区域经济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的高低一直是湖北省城市化发展重要而且稳定的影响因素;工业化对湖北省城市化的影响最为重要,目前由于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其地位相对来说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农村非农产业也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其作用还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化发展不可忽视的支持因素,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相对而言,湖北省经济外向度、民众投资、消费能力尚不够强,交通、医疗业尚未形成优势,所以这些因素对湖北省的城市化的影响尚不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冰杰  卢方元  朱峰  李彦龙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彩  石荣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探讨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会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面板回归和中介效应等方法,研究了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且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同地理位置相挂钩,消费升级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影响力度最弱。进一步通过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能够通过产业升级、收入水平和商品房价格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妮   管卫华   张惠   吴连霞  
区域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动态把握两者时空格局演变和耦合发展态势对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测度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耦合度模型,运用熵权法、SBM模型和Tobit面板模型揭示了200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格局、两者耦合发展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年际变动呈现出同步的波动中上升趋势;前者宏观格局逐渐呈现出“南北”差异,而后者的“东西”差异逐渐明晰;(2)碳排放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及以上时期,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省市两者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动;两者宏观格局差异显著,但均呈现出高值区向核心城市及周边收缩的特征,“东南-西北”向差异显化;(3)经济基础、政府干预、城镇化率及产业结构对耦合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碳排放强度则具有负向约束作用。最后,在推动两者协同互促、加强区域间协同互动及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一鸣  蔺雪芹  边宇  
文章利用2015—2017年全国20个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数据,分别从多个时间尺度比较总结了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总结了社会经济驱动规律。研究表明:(1)2015—2017年,全国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波动上升;空气质量呈季节性变化;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比例降低;空气质量指数空间上呈"北高南低"格局,且城市群内部空气质量趋于均衡;空气质量指数分布形态较为稳定,且不同类型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差距缩小;(2)人口集聚、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对整体城市群空气质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存在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涂红  
基于驱动-压力-状态-响应(DPSR)分析框架建立结构因素图,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中国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的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消耗和污染强度以及地区贫困不均等因素正成为限制东部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经济稳步发展和空间逐步扩张是积极推动中、西部2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3东北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3个地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形成过程有很大不同,人口增长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特征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辉  吴柏均  杨上广  
本文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区域性特征的3种动力机制:政府政策的自上而下推动效应、乡镇企业内源型扩张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外延型推拉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江浙沪之间城市化的路径演进与路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德宁,沈玉芳  
在我国,各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特征是不同的。文章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广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其动力特征是外向型经济带动,镇域"簇群经济"作用、外省劳动力贡献、行政力量推动和大中城市的规模化扩张等促使广东城市化加速。最后对广东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了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设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琦  赵筱青  谈树成  何时香  
本文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城市结构和规模等方面对昆明的城市化进行研究 ,针对昆明城市化特征及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相应措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玉华  章明  
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4,2009和2012年4期TM遥感影像,研究近10年来重庆两江新区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探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2年期间,两江新区呈现出以水田、旱地景观类型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景观分布集中;研究时段内,该区域水田、旱地面积急剧下降,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快速增加;2城镇村及工矿用单一动态度绝对值最大,2009—2012年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值显著增加,且在2009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由慢速变化型转换为快速变化型;3景观尺度指数在2004年变化趋势均出现转折,在2009—2012年间各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段泳  朱农  
城市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迁移密切相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根源是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地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之发育程度及所起作用不同。本文运用平行数据(panel)模型,对影响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①各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城市化进程的差异非常显著。②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而在沿海地区,则由第三产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③对外开放政策对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起了显著作用,在沿海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此可以推断,中、西部开放力度的加大将推动当地城市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丽萍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认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观念与认识障碍、战略与制度障碍、城市化缺乏科学的战略导向等几方面。为此,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多方面的举措,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