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4)
2023(14764)
2022(12090)
2021(10880)
2020(8605)
2019(19621)
2018(19165)
2017(36559)
2016(19658)
2015(22133)
2014(22006)
2013(21794)
2012(20707)
2011(18980)
2010(19049)
2009(17334)
2008(16973)
2007(14875)
2006(13451)
2005(12560)
作者
(56152)
(46654)
(46588)
(44118)
(30237)
(22315)
(21120)
(18040)
(18012)
(16446)
(16209)
(15814)
(14912)
(14811)
(14568)
(14474)
(13842)
(13492)
(13439)
(13195)
(11712)
(11383)
(11330)
(10677)
(10563)
(10501)
(10249)
(10230)
(9259)
(9247)
学科
(98125)
经济(98001)
管理(51361)
(49810)
(36353)
企业(36353)
方法(36198)
中国(33732)
数学(32488)
数学方法(32332)
(26716)
地方(25315)
业经(20568)
(19180)
(18835)
贸易(18818)
农业(18272)
(18224)
环境(18165)
(16716)
(16637)
(16563)
金融(16563)
(16159)
(16067)
银行(16044)
(15648)
地方经济(13297)
(12505)
技术(12425)
机构
大学(285169)
学院(282559)
(130843)
经济(128502)
研究(108143)
管理(104275)
理学(88619)
理学院(87537)
管理学(86395)
管理学院(85858)
中国(83691)
(62433)
科学(61037)
(58903)
(53628)
研究所(48400)
中心(47953)
财经(46596)
(45094)
经济学(42752)
(42733)
(42025)
北京(40359)
(39591)
(39276)
师范(39254)
经济学院(38636)
业大(37278)
农业(34838)
财经大学(34799)
基金
项目(185838)
科学(149069)
研究(138766)
基金(138243)
(120882)
国家(119589)
科学基金(102196)
社会(93424)
社会科(88794)
社会科学(88775)
基金项目(71821)
(68975)
教育(62341)
自然(61979)
自然科(60574)
自然科学(60562)
自然科学基金(59528)
(59476)
资助(55955)
编号(53449)
(45992)
成果(44218)
(42844)
重点(42461)
国家社会(40664)
课题(38244)
(38217)
发展(38026)
(37431)
教育部(37325)
期刊
(148063)
经济(148063)
研究(94338)
中国(61598)
(42742)
(41954)
学报(40640)
科学(40375)
管理(39940)
(32167)
金融(32167)
大学(32057)
教育(31278)
学学(29871)
农业(29444)
经济研究(25152)
财经(23747)
业经(22804)
技术(22726)
问题(21138)
(20663)
(18157)
世界(17301)
(16986)
国际(16549)
技术经济(13822)
现代(13078)
资源(12770)
(12665)
图书(12616)
共检索到44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毅   姜长运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城市电商化已经成为助力低碳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83个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电商化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电商化显著减少碳排放和提升碳效率,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电商化对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城市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说明城市电商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效应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和提升城市的碳效率;进一步空间效应检验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城市的低碳发展,还对周边城市有着显著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效果并助力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荣斌   彭雅倩  
以限制性投资政策为特征的东道国投资壁垒正重塑中国ODI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投资壁垒、制度质量及其交互效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G20国家2003-2020年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东道国投资壁垒对中国ODI起到了显著的遏制作用;第二,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制度质量规避特征,发达国家呈现出制度质量偏好特征;第三,发达国家东道国高质量的治理水平弱化了投资壁垒对中国ODI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对华贸易依存度对投资壁垒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冬华  赵玉洁  
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中介——审计风险——审计费用"这一链条研究了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明星分析师跟进更有利于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对于信息自给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其依赖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程度较低,分析师跟进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较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相对于样本均值降低了约1.05个百分点,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西部城市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从动态效应上看,低碳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出现在试点后的第一年到第四年,而在试点后的第五年和第六年消失。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降低电力消费量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等途径抑制碳排放量。本文研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校美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6年G20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4.61左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该临界值时,它能促进技术创新;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该临界值时,它又会抑制技术创新。目前G20中越过该临界值的国家和组织有12个,它们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和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影响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临界值的重要因素,且采用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都能使该临界值增大。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陈银娥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2008—2020年G20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数字服务出口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数字服务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但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竞争力极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追赶趋势明显。进一步,基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业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互联网发展和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提升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抑制效应;分经济发展水平看,互联网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不显著的微弱抑制作用;分数字服务部门来看,5个维度影响因素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部门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宗彪   朱小雨   孙一平  
本文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以下简称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了试点政策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地区的污染排放强度,在经过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空间差异性检验显示,试点政策对50千米内地区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推动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试点地区的污染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支持力度更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地区,更能依靠试点政策降低自身污染排放强度。本研究为促进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治污策略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孙昌玲  王化成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越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缓解代理问题三条路径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1)资源类和能力类核心竞争力均是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2)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核心竞争力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文献,同时对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清华  宋一程  刘金玉  
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四维多元化指标的构建和归纳,应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对收入、地域、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多元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且国有银行获得的多元化收益多于中小银行;但在地域多元化方面,国有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反而可能导致风险提高,而中小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则更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存贷比指标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而且还会加剧商业银行放贷的冲动;二是流动性比率指标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三是对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而言,由于样本期内许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尚未达标,因此,其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引导商业银行不再沿用存贷比指标监测、考评流动性风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将流动性风险监管与资本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本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扩大流动性资产规模,夯实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基础,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三是在推动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实际有效性的验证,不断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修华  杨彦宁  
数字金融借助数字技术重塑金融体系,为降低城市发展差距提供了可能。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包括23个基础指标的城市发展差距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熵权法和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测算,进而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城市发展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城市发展差距,且对落后城市降低发展差距的作用更明显;(2)融资环境改善是数字金融降低城市发展差距的中介渠道,居民创业、企业创新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能够增强数字金融的影响效应;(3)数字金融对城市发展差距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当数字金融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作用也随之增大。本文为研究数字金融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优化数字金融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丰祺  刘纳新  
从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安全、数字服务5个维度构建国家数字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出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探究其2014~2020年国家数字竞争力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发展趋势来看,2014~2020年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了13.7%;从区域差异来看,G20国家数字经济竞争力呈现出“北美洲领先、亚洲和欧洲并驾齐驱、大洋洲居中、南美洲与非洲较弱”的态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从国家数字竞争力核心指标来看,G20国家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数字创新与数字经济占优、数字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据此,我国应制定科学化发展政策,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孙鹏  
利用2007—2016年20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方法对低碳城市试点的绿色发展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绿色发展,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约1.9个单位。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但异质性较为明显:相对于非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应有限;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应较为理想,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并未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环境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