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2)
2023(18737)
2022(15611)
2021(14332)
2020(11812)
2019(26926)
2018(26685)
2017(50695)
2016(28111)
2015(31346)
2014(31352)
2013(30788)
2012(28319)
2011(25746)
2010(25764)
2009(23492)
2008(22992)
2007(20441)
2006(18142)
2005(16176)
作者
(84664)
(70304)
(69892)
(66278)
(44753)
(33948)
(31537)
(27789)
(26819)
(25076)
(23950)
(23864)
(22525)
(22267)
(21701)
(21643)
(21139)
(20904)
(20148)
(20139)
(17821)
(17433)
(17211)
(15939)
(15904)
(15700)
(15681)
(15616)
(14243)
(13919)
学科
(115527)
经济(115412)
管理(77777)
(75950)
(61156)
企业(61156)
方法(46339)
数学(39514)
数学方法(39055)
中国(35523)
(32894)
地方(29269)
业经(27509)
(25882)
(25471)
农业(22474)
(20876)
贸易(20861)
(20182)
(20168)
环境(19078)
技术(18424)
(18267)
理论(18098)
(18073)
银行(17992)
(17302)
(17236)
(17111)
金融(17110)
机构
大学(398920)
学院(398486)
(155151)
管理(153405)
经济(151596)
研究(142598)
理学(132131)
理学院(130498)
管理学(128149)
管理学院(127431)
中国(104431)
科学(92278)
(87757)
(74620)
(73763)
(68426)
研究所(67624)
业大(64772)
中心(63129)
(59706)
农业(58668)
北京(55701)
(54975)
财经(54633)
师范(54353)
(52146)
(49633)
(48639)
经济学(45203)
师范大学(43998)
基金
项目(274740)
科学(213940)
基金(196371)
研究(195046)
(174466)
国家(172976)
科学基金(146326)
社会(121505)
社会科(115018)
社会科学(114985)
(108487)
基金项目(104596)
自然(97047)
自然科(94738)
自然科学(94711)
自然科学基金(92948)
(92409)
教育(88751)
资助(79975)
编号(79152)
成果(63356)
重点(62503)
(62115)
(58597)
(56535)
课题(55849)
创新(52772)
科研(52482)
计划(51721)
国家社会(49434)
期刊
(174564)
经济(174564)
研究(116466)
中国(80025)
学报(70418)
(68196)
科学(63514)
管理(56441)
大学(51776)
(49823)
学学(48785)
农业(46959)
教育(45939)
(34534)
金融(34534)
技术(33836)
业经(30382)
经济研究(27338)
财经(25739)
(24923)
问题(24008)
(22047)
图书(21303)
科技(20968)
资源(19790)
(19611)
技术经济(19073)
业大(18533)
现代(18309)
商业(18283)
共检索到59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臣  王守荣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大气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有利于完善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促进城市承载力的建设,改善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允芳  Eckart Lange  石铁矛  李莉  
通过分析当今国际上以英国等国为例的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方法与策略,论述城市规划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专业工具,需要在规划的政策管理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场地规划的基础设施适应设计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适应发展战略,以提高城市系统的恢复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艳  何霄嘉  马欣  
近年我国城市频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文章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城市影响的类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易遭气候变化影响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并提出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兵  
气候变化会抑制银行资产总量的增长,会削弱银行负债的增长基础,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的贷款信用质量趋于恶化。目前世界银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然采取消极的适应和防御性策略,银行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对贷款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影响,还没有将气候变化提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高度。相关应对措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还存在着认知、政治与监管、定量分析和市场运行方面的障碍。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战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和金融创新步伐,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风险资本市场的交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红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特殊的发展路径和特殊的发展困境,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必须从制度安排和经济基础层面进行战略转型,总体思路是城市化发展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由纵向投资向横向拓展转型、由行政主导向产业支撑转型、单一城市向网络城市转型、由人口转移向结构转换转型,转型路径是农村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为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实现西部地区在产业联系和产业链条基础上的城市网络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琰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影响严重威胁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安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城市首当其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城市如何通过低碳生态发展之路来达到碳减排进行了系统论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建明  
本文作者认为,除了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的结构转换、城乡间和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技术进步这些影响全球城市化发展的4大基本动力之外,中国城市化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独特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有: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政策因素、行政区划变动、大型项目建设、外资带动、人口密集区的自发促进和诸如国防、边贸以及旅游等特殊因素的影响等。之后,作者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若干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春志  丁成日  
介绍了日本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增长管理措施。对日本城市化政策和增长管理政策进行了评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农行绍兴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中国城市化发展受到城市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体制改革等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推动了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是否继续实行这一方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不能继续沿用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指导思想,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及城市化的趋势,把城市化的指导思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官卫华   姚士谋   钱桂蓉  
西部大开发从本质上说就是西部城市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落实应该体现在城市上。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点 ,面临的问题 ,阐述了西部城市化战略的原则与目标 ,并对未来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和有序推进提出了一些指向性的思路与建议 ,认为今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应当以城市化为先导 ,以城市化作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爱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化道路是一条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政策,户口迁移政策和现实的人口迁移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20多年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于中国城市化的选择,中国国情决定了应该把体系化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化战略。政府在推动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中,要从法律、政策、措施方面,保证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