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6)
- 2023(7952)
- 2022(5963)
- 2021(4922)
- 2020(3840)
- 2019(8455)
- 2018(8425)
- 2017(16691)
- 2016(8786)
- 2015(9812)
- 2014(10125)
- 2013(9918)
- 2012(9098)
- 2011(8281)
- 2010(8553)
- 2009(8114)
- 2008(7644)
- 2007(6859)
- 2006(6663)
- 2005(6342)
- 学科
- 济(66916)
- 经济(66873)
- 管理(22733)
- 地方(19993)
- 业(18807)
- 中国(17866)
- 方法(16384)
- 数学(14571)
- 数学方法(14519)
- 地方经济(12926)
- 农(12697)
- 企(12634)
- 企业(12634)
- 业经(12367)
- 学(10591)
- 发(9495)
- 农业(9288)
- 环境(8472)
- 产业(8281)
- 财(7792)
- 制(7736)
- 城市(7491)
- 经济学(7243)
- 发展(7086)
- 展(7076)
- 融(7034)
- 金融(7034)
- 信息(7002)
- 总论(6949)
- 体(6891)
- 机构
- 学院(135379)
- 大学(134627)
- 济(70569)
- 经济(69206)
- 研究(53242)
- 管理(47088)
- 理学(39613)
- 中国(39175)
- 理学院(39096)
- 管理学(38495)
- 管理学院(38238)
- 科学(29467)
- 财(29078)
- 京(28695)
- 所(26261)
- 经济学(24203)
- 研究所(23517)
- 财经(23014)
- 中心(22662)
- 经济学院(21404)
- 江(21062)
- 经(20845)
- 院(19193)
- 农(19123)
- 北京(18157)
- 范(18077)
- 师范(17951)
- 财经大学(16760)
- 州(16510)
- 业大(16345)
- 基金
- 项目(84897)
- 科学(67918)
- 基金(62788)
- 研究(62440)
- 家(54155)
- 国家(53764)
- 科学基金(46477)
- 社会(44343)
- 社会科(42141)
- 社会科学(42130)
- 基金项目(32666)
- 省(32154)
- 自然(26960)
- 教育(26649)
- 划(26395)
- 自然科(26343)
- 自然科学(26339)
- 自然科学基金(25844)
- 资助(24471)
- 编号(23476)
- 发(21052)
- 国家社会(19693)
- 重点(19349)
- 成果(18830)
- 部(18264)
- 发展(17923)
- 展(17698)
- 课题(17001)
- 济(16794)
- 经济(16624)
共检索到217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
在中国低价工业化时期即将结束,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和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工资成本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住房成本对服务竞争力产生了负向效应。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减少城市化成本的过快上升,转变城市化模式,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积聚效应 产业竞争力 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翟爱梅 景显恩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平 肖文
文章将二次城市化水平定义为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构建了一个包含城市化、二次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开发的中央计划者模型,在利用1985-2008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当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成本较高时,提高二次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相对面积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当落户成本较低时,上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应保持城乡用地的动态平衡,根据落户成本施行差别化的户籍开放和土地开发政策,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进城落户的主要场所,这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二次城市化 土地开发 落户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齐云 方亮
本文利用投资、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增长构成PSVAR系统,分析了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得到结论:(1)结果支持既有文献关于投资促进城市化、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判断;(2)经济增长对投资的长期弹性为0.490387311,表明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3)城市化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累积响应为-0.002826893,表明从长期看经济增长会抑制城市化速度,使得城市化进程速度趋缓。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鼓励消费和扩大外需的情况下投资也不能忽视,但在我国经济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唐东波 张军
借由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法所生发出来的收入分配Kuznets进程这一视角,本文发现中国30年改革历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就业比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亦是导致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的主要原因。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结果显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地大于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在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沿海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均最大。因此本文认为,打破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和坚持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平抑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关键词:
城市化 收入差距 Kuznets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德 戴朝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大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增大;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但进一步上升的速度缓慢;城市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迹象逐步显现;城市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减小。另外,本文在研究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存在着不同的高估或低估现象。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自相关 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运用1983~2006年人均GDP、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市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出当前困境,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经济拉动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明辉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财政扩张也可以通过各方面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及这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当前土地财政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土地财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斗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于提升城市化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为59.58%是倒U拐点,此时经济增长水平为最高点,到2019年即可实现;东北地区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整体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61.1%,到2014年即可完成;而中部地区却是U型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37.71%,而中部地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为45.48%,...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经济增长 内生性 城市化拐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