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7)
- 2023(16297)
- 2022(13669)
- 2021(12658)
- 2020(10581)
- 2019(24579)
- 2018(24585)
- 2017(47081)
- 2016(26011)
- 2015(29286)
- 2014(29514)
- 2013(28769)
- 2012(25947)
- 2011(23364)
- 2010(23497)
- 2009(21544)
- 2008(21283)
- 2007(18481)
- 2006(16399)
- 2005(14344)
- 学科
- 济(104673)
- 经济(104562)
- 管理(75698)
- 业(68658)
- 企(57033)
- 企业(57033)
- 方法(48215)
- 数学(41751)
- 数学方法(41003)
- 中国(28424)
- 农(28093)
- 学(24761)
- 业经(23691)
- 财(23537)
- 地方(22617)
- 环境(21395)
- 理论(19046)
- 农业(18965)
- 和(17439)
- 制(16867)
- 贸(16840)
- 贸易(16831)
- 划(16745)
- 易(16263)
- 技术(15809)
- 务(15215)
- 财务(15125)
- 财务管理(15095)
- 企业财务(14292)
- 银(14239)
- 机构
- 大学(369490)
- 学院(368581)
- 管理(145356)
- 济(139096)
- 经济(135829)
- 理学(126420)
- 理学院(124948)
- 研究(123265)
- 管理学(122237)
- 管理学院(121611)
- 中国(89305)
- 科学(80512)
- 京(79935)
- 所(62500)
- 财(62435)
- 农(60755)
- 研究所(57476)
- 业大(57317)
- 中心(54907)
- 江(53761)
- 范(51070)
- 财经(50627)
- 师范(50597)
- 北京(50311)
- 农业(47585)
- 经(45944)
- 院(45333)
- 州(43928)
- 经济学(40942)
- 师范大学(40894)
- 基金
- 项目(258122)
- 科学(202670)
- 基金(185880)
- 研究(185731)
- 家(163267)
- 国家(161948)
- 科学基金(138805)
- 社会(115618)
- 社会科(109472)
- 社会科学(109437)
- 省(101970)
- 基金项目(98569)
- 自然(92011)
- 自然科(89842)
- 自然科学(89819)
- 自然科学基金(88125)
- 划(86354)
- 教育(86075)
- 资助(76735)
- 编号(75693)
- 成果(61037)
- 重点(58373)
- 部(55678)
- 发(54939)
- 课题(53128)
- 创(53029)
- 创新(49500)
- 科研(49332)
- 教育部(47232)
- 计划(47170)
- 期刊
- 济(149772)
- 经济(149772)
- 研究(104098)
- 中国(69027)
- 学报(60860)
- 科学(56095)
- 农(54745)
- 管理(51728)
- 财(46145)
- 大学(45530)
- 教育(43939)
- 学学(42777)
- 农业(38342)
- 技术(33088)
- 融(26680)
- 金融(26680)
- 业经(25133)
- 财经(23356)
- 经济研究(23343)
- 问题(20861)
- 业(20303)
- 图书(20183)
- 经(19829)
- 资源(18566)
- 科技(18540)
- 版(18124)
- 技术经济(17901)
- 统计(17587)
- 现代(16641)
- 理论(16620)
共检索到527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张守忠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时空规律,基于协同论的观点指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评判标准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模型分为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序参量体系,其中序参量的选取及其上下限的确定是模型能正确应用的关键。应用此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协调标准和模型意义明确、应用简单,能有效判别区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不同发展层次,对于协调区域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标准 协调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协调度 定量评价 咸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河东
以中国18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并建立耦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城市群 城市化 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利春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西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对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山西省的基本发展情况,简要介绍城市化和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计算不同权重后分别建立不同综合度的评价指标模型、耦合度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是推动山西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整体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响应是推动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原因。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11年间都在拮抗发展,山西城市化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环境不良则制约城市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昌平 陈洁 王力峰 朱玉鑫
城市化进程促使民族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作为支撑的基础——生态环境,却有可能面临退化。文章以广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探讨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发现广西城市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周嘉
通过诠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内涵、形式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是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发展的。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调控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旭 吴孟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的调和解阶段,但如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杰 薛东前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模式 西安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波 武春友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增大。基于产权制度的研究视角,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不仅能成为促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无法脱离既有的现实基础,因此有必要在考量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施加影响。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生态环境 产权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素波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黑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黑龙江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2011年经历了急剧下降,其他年份生态环境质量是不断向好的,两系统的耦合度除了在2009~2010年处于中耦合水平,其他年份处于极强耦合状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向好,2016年开始进入高级协调发展阶段。(2)黑龙江省12个地市整体从中城市化区转向偏高城市化区,高城市化地区在减少,偏高城市化区在增加,低城市化区开始显现,除哈尔滨市是劣生态环境区外,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是不断提高的。(3)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涉及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发展三种类型,并且除伊春市、鹤岗市和鸡西市以外,其他9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是不断向好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静 李雪铭
以大连市为例,基于协同学系统分析思路,深入分析城市化系统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间交互胁迫的作用机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化评判。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自1999年以后持续并显著呈现低度协调化发展趋势,协调程度由1999年的"优质协调"下降至2005年的"濒临失调"的危险程度。对此,本文针对大连高城市化发展水平、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却出现了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化发展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
大连 城市化 城市生态环境 协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 陈斌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考虑数据指标的可靠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复合系统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每个数据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专家评价法和两两指标对比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模型的构建上,采用了相对指标模型和绝对指标模型相结合、数据指标与图形指标相结合的办法,对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童佩珊 施生旭
基于PSR与GCQ模型分别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测度了2010~2015年厦漳泉城市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来看,厦漳泉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趋于高水平;从空间来看,厦门、漳州、泉州3个城市耦合协同水平良好,厦门市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最佳,在整体城市群建设中占主导力量。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促进厦漳泉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玉坤 白云升 洪舒蔓
基于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了2005—2019年四川省18个地级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同时,构建动力因素模型,分析影响耦合协调度的动力因素。结果显示:2005—2019年,四川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大幅提升,但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成都"一市独大"现象严重,多数城市属于城市化滞后型。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呈现不均衡状态,多数城市处于基本协调阶段,呈由成都向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对国外循环的依赖度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