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3)
2023(18408)
2022(15439)
2021(14175)
2020(11676)
2019(26527)
2018(26600)
2017(50212)
2016(27677)
2015(30996)
2014(31248)
2013(30627)
2012(28194)
2011(25567)
2010(25819)
2009(23924)
2008(23554)
2007(20955)
2006(18910)
2005(17413)
作者
(81064)
(67191)
(66684)
(63584)
(42888)
(32159)
(30207)
(26216)
(25675)
(24147)
(22948)
(22934)
(21632)
(21384)
(20841)
(20704)
(19926)
(19686)
(19252)
(19201)
(16830)
(16610)
(16216)
(15312)
(15061)
(15044)
(15002)
(14955)
(13568)
(13242)
学科
(114807)
经济(114660)
管理(83880)
(76124)
(62476)
企业(62476)
方法(42731)
数学(35875)
中国(35869)
数学方法(35476)
(32158)
地方(29108)
(28756)
业经(28083)
(25377)
(25094)
环境(23013)
农业(21473)
(19998)
银行(19950)
(19256)
贸易(19239)
(19143)
(19067)
金融(19064)
(18686)
(18564)
理论(18524)
技术(17840)
(17671)
机构
大学(394111)
学院(392761)
(155937)
经济(152286)
管理(151125)
研究(138493)
理学(128856)
理学院(127333)
管理学(125220)
管理学院(124504)
中国(104472)
(86829)
科学(85298)
(74711)
(70029)
(64146)
研究所(63198)
中心(61971)
(60406)
财经(57965)
业大(57445)
北京(55522)
(54190)
师范(53681)
(52468)
(50830)
农业(49670)
(48957)
经济学(46460)
师范大学(43490)
基金
项目(262641)
科学(206594)
研究(194058)
基金(188959)
(164467)
国家(163040)
科学基金(139806)
社会(122497)
社会科(115970)
社会科学(115943)
(102953)
基金项目(100196)
自然(89407)
教育(88141)
自然科(87226)
自然科学(87207)
(86640)
自然科学基金(85594)
编号(79359)
资助(76438)
成果(65331)
(59258)
重点(59136)
(57132)
课题(55716)
(54153)
创新(50618)
国家社会(50305)
(49940)
科研(49376)
期刊
(183356)
经济(183356)
研究(122377)
中国(84704)
学报(61386)
(59868)
管理(58161)
科学(57320)
(56916)
教育(47732)
大学(46720)
学学(43677)
农业(40959)
(38216)
金融(38216)
技术(33853)
业经(30568)
财经(28464)
经济研究(27944)
问题(25122)
(24294)
图书(21401)
(21145)
科技(19260)
理论(18917)
现代(18666)
资源(18174)
(18164)
技术经济(18156)
实践(17144)
共检索到60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万鲁河  周嘉  
通过诠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内涵、形式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是在产业、规划、社会、政策等多种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协调发展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河东  
以中国18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指数,并建立耦合评价模型,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地区差距明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昌平  陈洁  王力峰  朱玉鑫  
城市化进程促使民族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而作为支撑的基础——生态环境,却有可能面临退化。文章以广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探讨民族地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关系,发现广西城市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冬勤  卢新卫  
本文针对咸阳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0—2004年咸阳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化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但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并不是总处在协调发展之中的。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以达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咸阳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增大。基于产权制度的研究视角,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不仅能成为促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无法脱离既有的现实基础,因此有必要在考量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施加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素波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黑龙江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黑龙江省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2011年经历了急剧下降,其他年份生态环境质量是不断向好的,两系统的耦合度除了在2009~2010年处于中耦合水平,其他年份处于极强耦合状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向好,2016年开始进入高级协调发展阶段。(2)黑龙江省12个地市整体从中城市化区转向偏高城市化区,高城市化地区在减少,偏高城市化区在增加,低城市化区开始显现,除哈尔滨市是劣生态环境区外,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是不断提高的。(3)黑龙江省12个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涉及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发展三种类型,并且除伊春市、鹤岗市和鸡西市以外,其他9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是不断向好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杰  薛东前  
以西安市1996~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结合动态和静态协调指数构建了15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协调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城市化滞后型弱势不协调发展模式到城市化滞后型强势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城市化超前型强势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基本在协调发展的轨迹上,但也应注意研究期间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不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旭  吴孟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函数判断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勉强的调和解阶段,但如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其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宏  周应恒  
对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的定量研究显示,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的耦合曲线呈"U+倒U"型,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出"U"的右半部分,提示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并没出现典型的倒"U"型曲线。应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判断,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多数属于城市化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型,是一种较低水平的耦合协调层次。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云南省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洋  
文章在构建山西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基于2010—2022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山西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两者发展水平高水平耦合,但是协调度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提出加大生态环境发展资金投入、文旅产业标准化建设、生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马成   李志英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其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明晰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昆明市在滇中城市群中城镇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出现了优和差级别面积占比同时增多的情况;受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滇中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仍处于过渡发展阶段。建议在昆明快速城镇化的示范效应下,大力推进曲靖、玉溪、楚雄城镇化进程,并根据各州市协调状况采取差异化发展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马成   李志英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其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明晰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昆明市在滇中城市群中城镇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出现了优和差级别面积占比同时增多的情况;受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滇中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仍处于过渡发展阶段。建议在昆明快速城镇化的示范效应下,大力推进曲靖、玉溪、楚雄城镇化进程,并根据各州市协调状况采取差异化发展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