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17)
2023(22175)
2022(18503)
2021(17074)
2020(14212)
2019(32523)
2018(32187)
2017(61885)
2016(33538)
2015(37586)
2014(37543)
2013(36935)
2012(33817)
2011(30392)
2010(30583)
2009(28315)
2008(27999)
2007(24936)
2006(22306)
2005(20248)
作者
(96192)
(79933)
(79342)
(75447)
(51019)
(37967)
(36100)
(31174)
(30481)
(28574)
(27348)
(27059)
(25557)
(25339)
(24608)
(24427)
(23755)
(23551)
(23024)
(22937)
(19868)
(19564)
(19352)
(18389)
(17875)
(17822)
(17783)
(17770)
(16067)
(15790)
学科
(140100)
经济(139913)
(110070)
管理(107637)
(95190)
企业(95190)
方法(57558)
数学(46871)
数学方法(46251)
中国(41161)
(41046)
(40305)
业经(38439)
地方(31483)
(30860)
农业(28165)
(26744)
(26722)
财务(26629)
财务管理(26579)
企业财务(25214)
理论(24681)
(24122)
贸易(24102)
技术(24051)
(23751)
(23338)
(23019)
银行(22971)
(21998)
机构
学院(475003)
大学(474230)
(191756)
管理(187583)
经济(187426)
理学(160422)
研究(159010)
理学院(158648)
管理学(155942)
管理学院(155050)
中国(122433)
(102412)
科学(96395)
(91996)
(79100)
(77088)
(72867)
中心(72758)
财经(71963)
研究所(71176)
业大(68629)
(65347)
北京(64803)
(62824)
师范(62235)
农业(59818)
(58668)
(58280)
经济学(57414)
财经大学(53193)
基金
项目(315912)
科学(249710)
研究(233555)
基金(228995)
(198499)
国家(196747)
科学基金(170385)
社会(148499)
社会科(140676)
社会科学(140641)
(123363)
基金项目(120892)
自然(109378)
教育(107060)
自然科(106860)
自然科学(106837)
自然科学基金(104918)
(103211)
编号(95743)
资助(93304)
成果(78021)
重点(70460)
(69319)
(69254)
(66459)
课题(65947)
创新(61676)
国家社会(61181)
教育部(59761)
科研(59694)
期刊
(220799)
经济(220799)
研究(143336)
中国(97799)
管理(73990)
(73219)
(71329)
学报(71012)
科学(67026)
大学(55274)
教育(54216)
学学(51731)
农业(48621)
(45585)
金融(45585)
技术(43405)
业经(37771)
财经(35647)
经济研究(33842)
(30630)
问题(29821)
(26673)
图书(26100)
技术经济(23705)
现代(22547)
科技(21972)
(21928)
理论(21888)
商业(21500)
(20796)
共检索到72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探讨中国以省级政府为"第一行动集团"的中间扩散性型制度变迁,对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对由23个省份样本、252个城市样本构成的二层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是影响城市服务业增长速度和比重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利用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背后,所属省的制度和政策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改变城市化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强度,间接影响所辖城市的服务业增长速度和增加值比重,这意味着制度变迁进程在省份之间的不均匀分布也会成为城市服务业发展不均衡现象的一种生成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素君  陈禹达  
采用河北省1994—2009年指标数据,对河北省城市化和服务业的综合评价值实证检验可知:河北省只存在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单项因果关系,服务业虽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但效应非常弱。要化解"双重滞后",需要加大力度培育行业增长极、打造区域增长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娜  殷广卫  任可  
基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探索江苏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更密切;服务业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约5年时间;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显示出长期动态稳定均衡的特征,且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敏  
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是多维度的、时空交织的,既反映在静态层面,又体现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升级、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及产业分工细化深化的整个过程。而且,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变化,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正日益突破地区与国家的固有界限,上升到全球的高度,即各国的城市发展和服务业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站在全球竞争、全球分工的高度,科学合理的规划每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艳琳 张恒  
为了探寻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互动关系.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收集整理了22个国家1960-2013年的相关数据.首先进行系统聚类.将样本国家分为三个梯队.中国被归为第三梯队;再针对各个梯队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第一梯队处于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较高的阶段.第二梯队次之.而第三梯队属于典型的国土和人口大国.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较低。随后.本文对各梯队分别建立以城市化和服务业为因变量的面板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从初期到高度发达过程中.其相互促进作用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且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之服务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云涛  张芬  
基于2005-2014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互动弹性系数不同;从短期来说,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果关系不明显。最后,根据地区特征,提出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向  
上海在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上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利用上海1949-2010年长时期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占比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城市化进程在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对服务业比重产生影响,短期影响更为显著,从长期看,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作用可能存在先升后降中的拐点;在动态互动方面,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要强于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但是它们彼此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最后,文章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健  
基于我国跨省份面板数据,文章通过实证,重点关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结论表明:控制相关因素,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尤其对工业化后期阶段地区。比较而言,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发展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地区更明显;但市场化与一体化程度加强则是促进分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扩张,进而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为对城市化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红  胡艳君  
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在长期能够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贡献程度为1.7405,这种促进作用在2006年以后逐渐显著;城市化在短期则不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现代服务业不仅在长期能够促进城市化发展,贡献程度为0.1672,而且在短期也能够促进城市化发展。由于各地区基础条件的差异,使得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乜标  
文章在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行理论考察的基础上,以浙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提升城市群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赵玉英  
通过构建2000-2011年的对数—线性模型,从空间分层和行业分类两个角度对我国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1)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2)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大型城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3)中等城市制造业对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中等城市的产业发展,应注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且适当加大对消费性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是中等城市吸纳新一代劳动力的主力军,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松林  李清彬  武鹏  
与传统文献把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分开解释不同,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根源在于交易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长期低水平演进的交易效率导致"分工刚性",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难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因此,这种分工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城市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空间环境,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农村城市化模式的聚集效应较差,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悖于生产性服务大城市聚集的发展规律,抑制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健  蒋敏  
构建理论模型,本章重点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角度,在具体区分规模关联、效率关联和结构关联基础上,经验分析了不同关联作用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基于规模关联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由于市场开放度低、保护幼稚产业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均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效率低下和相对滞后,由此效率关联促进作用还非常有限;相比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结构差异所体现的结构关联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依赖制造业结构高级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淑婉  赵晶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省域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东中西部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对模型进行FG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相对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边际作用递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