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220)
- 2022(6332)
- 2021(5363)
- 2020(4266)
- 2019(9438)
- 2018(9437)
- 2017(18625)
- 2016(10002)
- 2015(11449)
- 2014(11888)
- 2013(11685)
- 2012(10876)
- 2011(10012)
- 2010(10406)
- 2009(9949)
- 2008(9686)
- 2007(8724)
- 2006(8505)
- 2005(8148)
- 学科
- 济(71890)
- 经济(71830)
- 管理(27266)
- 业(22077)
- 地方(20796)
- 中国(19648)
- 方法(16441)
- 企(15814)
- 企业(15814)
- 农(14660)
- 数学(14286)
- 数学方法(14138)
- 业经(13566)
- 学(13462)
- 地方经济(13067)
- 制(10341)
- 发(10195)
- 农业(10056)
- 财(9799)
- 经济学(9641)
- 环境(9234)
- 土地(8667)
- 产业(8450)
- 体(8288)
- 融(8190)
- 金融(8190)
- 银(8021)
- 银行(8016)
- 城市(8001)
- 行(7716)
- 机构
- 学院(155853)
- 大学(155239)
- 济(76429)
- 经济(74759)
- 研究(60516)
- 管理(54316)
- 中国(46968)
- 理学(44723)
- 理学院(44117)
- 管理学(43343)
- 管理学院(43055)
- 京(34258)
- 科学(34039)
- 财(33484)
- 所(30639)
- 研究所(27049)
- 中心(26821)
- 财经(25881)
- 江(25500)
- 经济学(25455)
- 经(23234)
- 农(22814)
- 经济学院(22409)
- 北京(22184)
- 范(21800)
- 院(21754)
- 师范(21683)
- 州(20178)
- 业大(19091)
- 财经大学(18683)
- 基金
- 项目(93065)
- 科学(73869)
- 研究(69541)
- 基金(67599)
- 家(57958)
- 国家(57504)
- 科学基金(49320)
- 社会(47818)
- 社会科(45293)
- 社会科学(45280)
- 省(35537)
- 基金项目(35148)
- 教育(30041)
- 划(29365)
- 自然(28691)
- 自然科(27980)
- 自然科学(27975)
- 自然科学基金(27422)
- 编号(27240)
- 资助(26818)
- 成果(22618)
- 发(22564)
- 重点(21199)
- 国家社会(20559)
- 部(20072)
- 课题(19996)
- 发展(19271)
- 展(19034)
- 创(17782)
- 教育部(17359)
共检索到260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庆
城市化与土地经济问题张跃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大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化。城市化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中,合理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一、农村城市化的土地资源背景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立足的空间,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基础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士林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支撑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最终明确“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主题一再深化,目标一以贯之。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构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是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板块。在这个背景下,关于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不断升温,涌现出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各种不同的评价与争议也此起
关键词:
城市群 京津冀发展 经济问题 经验拓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士林
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支撑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最终明确“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主题一再深化,目标一以贯之。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建构良好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解决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激化的对立和冲突,是落实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板块。在这个背景下,关于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不断升温,涌现出为数众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各种不同的评价与争议也此起彼伏,究竟该怎样客观评价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为此本刊邀请三位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司劲松博士结合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经验和过程,指出我国中央政府在城市群规划中的作用是合适和到位的,认为今后应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定位,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引导市场活力和城镇化内在规律充分发挥,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刘新静博士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人口调控方面,提出从国家战略角度建立京津冀区域人口协同发展顶层规划、采用多元方法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布局、以疏散北京的部分首都功能为手段促进人口分流以及挖掘京津冀吸纳外来人口的潜力等举措,以重构京津冀人口地理和结构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刘士林教授认为,影响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以经济、交通和人口集聚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型城市群”,其根源在于“就经济论经济”的思维方式。战略研究和宏观治理如何从“就经济论经济”的模式中超越出来,学会并善于运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发展和治理问题,应成为认识和探讨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和结构治理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共识。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关键也在于学会“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实现以“文化型城市群”带动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关键词:
城市群 京津冀发展 经济问题 经验拓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湃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肯定利率市场化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到利率市场化对社会需求扩大、国有企业生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等方面所形成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密切结合经济实际,做好相关性改革与制度安排,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经济问题 改革取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高卫星
首先从理论论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城市化应该快于人口城镇化。结合理论分析和中国土地城市化及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得出中国土地城市化问题本质是土地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而不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指出即使土地城市化慢于人口城镇化,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存在。着重分析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源,包括土地政策的两难、土地功能负荷过重、宏观发展目标间冲突等。最后指出中国土地问题挑战和潜在的政策困境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下可能变得更加突出。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土地问题 中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平 肖文
文章将二次城市化水平定义为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构建了一个包含城市化、二次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开发的中央计划者模型,在利用1985-2008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当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成本较高时,提高二次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相对面积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当落户成本较低时,上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应保持城乡用地的动态平衡,根据落户成本施行差别化的户籍开放和土地开发政策,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进城落户的主要场所,这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二次城市化 土地开发 落户成本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褚保金 游小建
本文论述了劳动力与机械设备的替代原理以及在既定作业方式下土地适度规模的理论,对锡山市种植业适度规模的确定进行了具体研究,指出了目前生产中要素组合需变化的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志扬
无论从国外的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快速城市化阶段往往伴随着种种复杂的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是迈入现代化的殿堂还是陷入"拉美化"的陷阱。因此,认为必须审视并调整当前的城市化战略,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作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管理型。
关键词:
城市化 阶段 问题 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善信
城市化是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小康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论证了建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困难的经济学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分配和使用的属地化和城乡户籍行政隔离制度,提出了加速淮海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淮海经济区 中心城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恩茂 刘晓君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情况入手,论证了研究节能建筑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目前对节能建筑进行经济分析需要迫切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节能建筑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成顺 淳悦峻
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民营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民营经济自身发展情况看,总体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看,制约因素还很多;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看,民营业主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为了加快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当前急需采取的对策措施有:突破四大瓶颈、建设六大体系、打造六大优势。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龚里
当前,"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各地积极推行,但执行的效果却大相径庭,一些中小城市甚至无力推行这一发展战略。本文通过对国内52个规模不等的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适宜在大城市、特大城市推行,而中小城市应该考虑其他形式的交通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规模经济 公交优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