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0)
2023(8488)
2022(6367)
2021(5482)
2020(4115)
2019(9371)
2018(8970)
2017(16776)
2016(9243)
2015(10151)
2014(10226)
2013(9917)
2012(8913)
2011(7938)
2010(7999)
2009(7223)
2008(6974)
2007(6114)
2006(5594)
2005(5140)
作者
(25675)
(21548)
(21177)
(20446)
(13760)
(10068)
(9663)
(8214)
(8168)
(7471)
(7345)
(7024)
(6812)
(6709)
(6691)
(6685)
(6319)
(6182)
(5979)
(5978)
(5195)
(5131)
(5032)
(4951)
(4880)
(4819)
(4564)
(4531)
(4345)
(4248)
学科
(46543)
经济(46500)
管理(24186)
(22938)
(19207)
中国(17082)
方法(15569)
(14347)
数学(14166)
数学方法(14099)
农业(13938)
(13667)
企业(13667)
(12602)
业经(12587)
地方(12520)
(11661)
贸易(11658)
(11437)
(9426)
收入(8821)
(7948)
出口(7946)
出口贸易(7946)
发展(7795)
(7788)
城市(7719)
(7373)
财政(7357)
(6694)
机构
学院(133083)
大学(132796)
(62646)
经济(61391)
管理(49564)
研究(47730)
理学(42808)
理学院(42328)
管理学(41717)
管理学院(41479)
中国(34724)
(28946)
(28172)
科学(27024)
(22621)
财经(22405)
(22070)
经济学(21832)
中心(21166)
(20615)
研究所(20340)
(19952)
经济学院(19930)
业大(18240)
(18028)
师范(17908)
(17577)
北京(17022)
农业(16741)
财经大学(16565)
基金
项目(92328)
科学(74662)
基金(69679)
研究(68811)
(60388)
国家(59927)
科学基金(52070)
社会(48989)
社会科(46628)
社会科学(46619)
基金项目(36343)
(34481)
自然(30298)
自然科(29676)
自然科学(29673)
教育(29566)
自然科学基金(29133)
(28674)
资助(26824)
编号(26253)
国家社会(22242)
(21456)
成果(20687)
重点(20659)
(20604)
(18508)
课题(18296)
(18168)
教育部(18047)
发展(18042)
期刊
(69622)
经济(69622)
研究(43783)
中国(25507)
(23280)
(21332)
科学(18519)
学报(18498)
管理(16703)
农业(16190)
大学(15218)
学学(14428)
经济研究(12140)
问题(11919)
业经(11617)
财经(11114)
(10555)
金融(10555)
教育(10381)
技术(10228)
(9754)
(9020)
(7804)
城市(7709)
世界(7254)
现代(7187)
国际(7053)
(6961)
技术经济(6707)
(6583)
共检索到19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勇  李慧中  
文章运用中国1978~2012年的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M)与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估计,研究发现:不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内,城市化都是显著影响收入差距的原因。城市化短期内缩小而长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呈现"U"型结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推行的城市偏向、扭曲的城镇化道路,在总趋势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开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则在短期内缩小了收入差距。政府用于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及政府对农村的生产性支出相对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短期内(与城市化共同作用)及在长期内都能显著地缩小收入差距,可部分解决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进一步稳步推行统筹城乡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艳平  王佳  
我国城乡间基础教育供给的长期非均衡阻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和农村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力量,城市化不仅导致要素向城市集聚,也有可能加剧社会经济政策中的"城市偏向"。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GMM)估计方法,从人口、经济和土地三个维度分析城市化对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如不考虑变量的内生性,人口和经济城市化对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距有显著的缩小作用,而土地城市化对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扩大效应;在控制变量的内生性后,人口、经济和土地城市化对城乡基础教育投入差距的影响在当期和滞后一期表现出一定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伟同  
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加速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引致的公共服务压力增大的局面,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而城市化进程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察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影响的窗口。本文在充分考察了影响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运用2002—2006年中国省级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及其与其他社会指标交互对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影响,从而为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琰超  刘慧玲  李世刚  
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角度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如果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更利于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并且企业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较大,随着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提高,资本总报酬上升的幅度超过劳动总回报上升的幅度,劳动收入份额会下降。这一机制得到了基于中国县级财政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的支持: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于资本;企业的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严格大于1;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与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本文的数值计算发现,这一机制能够解释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14. 7%-64. 2%。这表明,近年来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扩张是造成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宋一弘  张燕航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政府支出偏好对城乡居民收入有重要影响。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中国省际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化、政府支出偏好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沿海地区缩小,内陆地区扩大的特征;政府支出偏好几乎在所有区域都表现出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果。这对中国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在国际学术界,尽管有许多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研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政府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而产出-资本比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生产函数,分析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税前和税后产出-资本比的影响,认为存在着一个能使产出-资本比最大化的最优政府生产性支出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国家财政生产性支出中,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产出-资本比弱正相关,而教育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与产出-资本比强正相关;(2)在我国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中,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和产出-资本比弱负相关,财政教育支出和产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光  骆正清  
从2003年开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但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来看,城乡养老保障机会和结果最不平等,社会救助最为均等。而农村居民获得医疗保障的机会更多,但保障水平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政府财政介入农村社会保障是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差距、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刘方  
中国过去的宏观经济实践显示出政府对生产性财政支出政策的强烈偏好,在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生产性支出方面更是着意倾斜。本文将政府生产性支出纳入生产函数,构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公共资本产出份额大约为10%,同时表明政府支出确实会造成生产的外部性;(2)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是产出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冲击能解释约23%的总产出波动;(3)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了短期"挤出"效应,长期"挤入"效应,另外该冲击有利于促进经济体系资本持续性积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持第一种解释视角,而第二种视角又受到腐败度量指标选择的限制,所以需要新的解释视角。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不同来源财政资金因其财力自主性大小不同,可能会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为研究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视角下,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将财政资金来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  
住房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将公共资源公平、合理、高效配置给低收入群体、改善其生活水平的关键。自1998年住房制度全面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住房市场得到长足发展。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北京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但与此同时,由于北京市房屋出售价格不断上涨,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善住房条件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就成为北京市政府当前亟需予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奎  龚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受政府财政能力、配置结构等因素制约。财政分权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地方政府城市偏向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对2004年~2011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程度客观上会强化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而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不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改变现行官员晋升的激励机制,扭转政府官员公共决策中的城市偏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明德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弥补供给不足。青海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购买范围涉及14个公共服务领域和115项具体服务项目,并在养老、残疾人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城乡大病医疗保险经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先行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信林  
构建了财政支出、城市化对城乡泰尔指数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并根据1978~2009年的时序数据,应用SVAR模型对财政支出、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泰尔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都表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财政支出对泰尔指数的扩大产生正向冲击,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对泰尔指数的扩大产生负向冲击。进而提出调整政府财政支出倾向、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等有关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  
文章运用1996~2010年江苏财政对农支出、农业税、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数据,构建了计量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农业税的提高竟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结果表明,提高财政对农支出比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反向作用,提高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变量之间互不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