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4)
2023(13657)
2022(11367)
2021(10486)
2020(8528)
2019(20019)
2018(20036)
2017(39479)
2016(21505)
2015(23806)
2014(24149)
2013(23660)
2012(21446)
2011(19038)
2010(18978)
2009(17354)
2008(16867)
2007(14706)
2006(13021)
2005(11618)
作者
(61292)
(50764)
(50536)
(48353)
(32482)
(24278)
(22915)
(19981)
(19405)
(17983)
(17336)
(17193)
(16083)
(16051)
(15899)
(15610)
(15221)
(14873)
(14533)
(14413)
(12504)
(12488)
(12262)
(11529)
(11385)
(11236)
(11220)
(11106)
(10239)
(9915)
学科
(92345)
经济(92245)
管理(59800)
(56980)
(46907)
企业(46907)
方法(40824)
数学(34873)
数学方法(34521)
中国(26103)
(23819)
(21084)
业经(20736)
(20585)
地方(20373)
农业(16248)
理论(16011)
(15500)
(14330)
贸易(14322)
(14012)
(13816)
环境(13491)
(13033)
财务(12965)
财务管理(12945)
技术(12596)
(12515)
银行(12470)
企业财务(12299)
机构
大学(306623)
学院(303479)
(122580)
管理(121086)
经济(119887)
理学(105577)
理学院(104389)
管理学(102578)
研究(102136)
管理学院(102048)
中国(73501)
(66029)
科学(63893)
(54710)
(50403)
(46401)
研究所(46210)
中心(44792)
业大(44707)
财经(44610)
(42989)
北京(41510)
(41247)
师范(40871)
(40621)
经济学(37734)
(37585)
农业(36210)
(35289)
经济学院(34057)
基金
项目(210968)
科学(166557)
研究(154270)
基金(153767)
(133672)
国家(132579)
科学基金(114501)
社会(98076)
社会科(92925)
社会科学(92902)
基金项目(82109)
(81449)
自然(74137)
自然科(72394)
自然科学(72379)
自然科学基金(71093)
教育(70044)
(68676)
资助(62601)
编号(62440)
成果(50454)
重点(47198)
(46138)
(45228)
(43213)
课题(42963)
国家社会(40377)
创新(40331)
科研(39950)
教育部(39722)
期刊
(132411)
经济(132411)
研究(91939)
中国(52558)
学报(47734)
科学(44640)
管理(43873)
(41981)
(40278)
大学(36179)
学学(33974)
教育(33400)
农业(29212)
技术(25452)
(23001)
金融(23001)
财经(21668)
经济研究(21653)
业经(21184)
问题(19213)
(18567)
图书(16179)
理论(14816)
技术经济(14745)
(14518)
现代(14481)
科技(14445)
实践(13468)
(13468)
(13434)
共检索到43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过程,是人口在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专业化,家庭、企业、政府内部及相互之间联系的密切,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能的不断增强等。19世纪中期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毋庸置疑是受工业化高潮的影响。18世纪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  余志斌  杜朝晖  
城市化水平影响经济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国际前沿研究中,城市化的涵义已经不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既定的城市人口下,即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资源、城市总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布,也即城市集中度,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一般理论出发,总结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重点阐述了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李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 ,孤立从某个或某些侧面来评价和判断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是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甚至有可能误导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决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只要废除户籍制度、放开城门即可。而是需要我们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地推动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陈昌兵  张平  刘霞辉  张自然  
在中国低价工业化时期即将结束,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和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对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本结论是,城市化的积聚效应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正向效应,工资成本对工业和服务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住房成本对服务竞争力产生了负向效应。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减少城市化成本的过快上升,转变城市化模式,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唐东波  张军  
借由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法所生发出来的收入分配Kuznets进程这一视角,本文发现中国30年改革历程中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就业比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亦是导致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的主要原因。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结果显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地大于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在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沿海地区内部收入差距均最大。因此本文认为,打破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和坚持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平抑收入差距意义重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娜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带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相应的也加剧了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城市化问题。本文依据倒U型假说,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验证了Williamson假说和Krugman and Elizondo等地理经济学家的假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勇  
区域差距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且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促成了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地区差距的形成和演变。利用地市级统计数据,基于面板数据2SLS回归和GLS回归结果,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产业效率的提升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而因区位、城市化和对外开放度的差异导致的人力资本差异则是产业结构及效率变化背后的根源所在。要大力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加快提高对外开放度,推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翟爱梅  景显恩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斗  
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于提升城市化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运用GMM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为59.58%是倒U拐点,此时经济增长水平为最高点,到2019年即可实现;东北地区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整体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61.1%,到2014年即可完成;而中部地区却是U型的发展趋势,其城市化拐点为37.71%,而中部地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为45.48%,...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运用1983~2006年人均GDP、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市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出当前困境,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贾晨蕊  
本文从城市化角度出发,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均GDP、城市人口规模和第三产业比重的Moran散点图和显著性水平图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表现在东部集中偏高和西部集中偏低;城市人口规模已产生规模不经济,这种现象抑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小,但是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当今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