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9)
2023(16450)
2022(13596)
2021(12348)
2020(9974)
2019(22832)
2018(22555)
2017(42285)
2016(22681)
2015(25875)
2014(25930)
2013(25777)
2012(24829)
2011(22981)
2010(23349)
2009(21814)
2008(21578)
2007(19326)
2006(17782)
2005(16893)
作者
(69556)
(57937)
(57756)
(55029)
(37403)
(27893)
(26101)
(22380)
(22312)
(20746)
(20072)
(19497)
(18859)
(18822)
(18418)
(18067)
(17320)
(16789)
(16710)
(16470)
(14947)
(14347)
(14292)
(13503)
(13159)
(13087)
(12817)
(12719)
(11864)
(11574)
学科
(120799)
经济(120683)
管理(57649)
(54684)
(41771)
企业(41771)
方法(39753)
中国(37873)
数学(33971)
数学方法(33632)
地方(31497)
(28912)
业经(25988)
(24367)
(22249)
贸易(22232)
(21652)
(21491)
(21064)
(19855)
金融(19855)
农业(19500)
(18831)
银行(18787)
(18308)
地方经济(18083)
(17784)
环境(16805)
产业(16498)
(15478)
机构
大学(341776)
学院(338203)
(154524)
经济(151492)
研究(135654)
管理(118095)
中国(104309)
理学(98840)
理学院(97522)
管理学(95850)
管理学院(95230)
科学(79964)
(76757)
(70493)
(68350)
研究所(63500)
中心(58974)
(58869)
财经(52898)
(52846)
北京(50124)
经济学(49954)
(48949)
(48090)
(47188)
业大(46935)
师范(46658)
农业(46017)
经济学院(44655)
(41888)
基金
项目(213997)
科学(168256)
基金(155796)
研究(155080)
(137665)
国家(136583)
科学基金(114509)
社会(101592)
社会科(96459)
社会科学(96435)
(80708)
基金项目(80376)
自然(70941)
(69497)
自然科(69279)
自然科学(69259)
教育(69188)
自然科学基金(68064)
资助(64767)
编号(59400)
(52786)
成果(50015)
重点(49719)
(47887)
课题(43745)
国家社会(43723)
(43268)
发展(42834)
(42198)
创新(40849)
期刊
(186353)
经济(186353)
研究(115515)
中国(78209)
学报(55457)
(55396)
科学(52118)
(50129)
管理(48493)
大学(42186)
学学(39404)
农业(37988)
(37706)
金融(37706)
教育(37516)
经济研究(31304)
技术(29092)
财经(27952)
业经(27030)
问题(25598)
(24626)
(23193)
国际(22829)
(21463)
世界(20836)
技术经济(18121)
统计(16197)
现代(15951)
图书(15538)
(15282)
共检索到55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  
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表明,对城市化的渴求、国际收支压力增大、外资大量流入和新产业投资剧增等现象,已非短期周期性波动所能解释。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国人均收入提高后,引起的产业结构转换现象。从局部出发,是无法理解甚至解释这些现象的,唯有结构性的分析方法才能使我们从光怪陆离的现象中解脱出来,抓住其主要的发展线索。在90年代后期,城市化、国际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小康水平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内生性需要,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和长期规划的聚合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全球经济陷入疲软"新常态",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即使外部环境不好,内部反周期刺激的空间很大,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扩大内需仍应以投资为主,解决消费比重过低的办法在于改善一次分配,而不能过度强调二次分配。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体,人民币终有一天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但目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会扰乱中国金融秩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必须是创造有利环境,保持内部相对稳定,再维持20年或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杨:江小涓研究员,您作为十六大代表亲自参加了这次盛会,一定有许多切身的体会;同时,这次大会确定了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您作为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在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之后,结合您以前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杨现领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都与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展望未来10~20年,中国将有近1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一方面,这种巨大的城市化空间都将孕育新的机会,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宏大主题;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市场、资源和公共服务三方面的重要约束。因此,解决一个13亿人口大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磊  徐涛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别可以通过比较两个产业结构系统的相似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相似判别法和距离判别法。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水平上的差距,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特点,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大大提高;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国际资本仍青睐的国度,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国将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自锋  张慧君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整和应对,这对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大部分参会论文涉及上述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FDI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调整与优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东亚货币合作等问题,值得予以概括和介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茅鸿祥  
上海已确立了跨世纪的经济高度化发展目标:到20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区,崛起成为又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是能否实施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如果说在5年前讨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还属于远景目标纲要的话,则在千年之钟敲响的今天讨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已属于近景分析了;如果说5年前很多人还对2010年没有什么关注的话,则在2000年的今天已经是很多人都对2010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未来10年的中国有很多焦点、热点需要我们分析,但最重要的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究竟如何。因为,70年代末期以来20年的改革,前10年实质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只有后10年才是市场化体制的真正开始,才是我国生产力真正得到解放的开始,才是真正的第二次革命开始,这里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作一展望。以期对提高中国市场化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陈伟  郭毅  
研究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剖析不同阶段下工业与经济内在发展特点,并对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继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回顾,以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数据整理与访谈咨询,厘清当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经历了蓄力期、探索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换挡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内在结构、需求及要素驱动状况、区域发展策略等都有各自鲜明特点。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五个阶段不同特点的具体解析,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发现当前发展存在制度变革有待创新、工业与经济结构尚需优化、发展的科创支撑不足、传统驱动需求趋弱等七大方面问题。研究创新:从政府"有形的手"推动工业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重大政策转变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并从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结构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分析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相结合,对新形势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在制度保障、科技创新、需求驱动和经济要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价值:厘清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脉络,明晰其不同阶段下各自发展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石琳  
资源型城市转型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资源类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两个维度,对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发现: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高度发展不充分的双重挑战。东北资源类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全国水平,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发挥关键作用,但配置效率不高,从而加剧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难。从分省情况看,辽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度较高,但资源型产业的行业间作用较大,转型压力总体较小;吉林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较小,产业结构高度次之,转型面临一定压力;黑龙江产业结构高度较低,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大,转型压力最为艰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向华丽  张友业  
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及与之相对应的214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呈倒U型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性别和户籍收入差异将分别缩小3%和增加2. 5%,教育收入回报率将增加0. 4%。为此,应为流动人口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使其获得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加快推进流动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市民化"进程;为流动人口增收提供更加健全的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