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7)
2023(12036)
2022(9365)
2021(8306)
2020(6370)
2019(14075)
2018(13862)
2017(25661)
2016(14041)
2015(15572)
2014(15940)
2013(15442)
2012(14526)
2011(13415)
2010(13828)
2009(12429)
2008(12238)
2007(11176)
2006(10426)
2005(9610)
作者
(41756)
(34595)
(34420)
(32551)
(22105)
(16500)
(15614)
(13415)
(13262)
(12393)
(12021)
(11628)
(11321)
(10985)
(10890)
(10703)
(10215)
(10006)
(9923)
(9901)
(8801)
(8632)
(8495)
(8051)
(7835)
(7801)
(7724)
(7709)
(7046)
(6912)
学科
(68579)
经济(68521)
管理(33877)
(30529)
中国(27325)
地方(26936)
(20750)
(20726)
企业(20726)
业经(17394)
方法(15641)
(14514)
农业(14492)
地方经济(14069)
数学(12812)
数学方法(12710)
(12606)
金融(12605)
(12255)
环境(12193)
(11951)
银行(11935)
(11678)
(11377)
发展(10744)
(10715)
(10193)
(10106)
贸易(10093)
产业(9817)
机构
学院(199282)
大学(196048)
(81838)
经济(79774)
研究(79371)
管理(68495)
中国(59882)
理学(56339)
理学院(55461)
管理学(54466)
管理学院(54053)
科学(48118)
(45130)
(40393)
(36324)
研究所(36310)
中心(35647)
(34168)
(33625)
(31714)
师范(31426)
(29673)
北京(29122)
业大(27383)
财经(27347)
(27325)
农业(26174)
师范大学(25308)
(25118)
经济学(25043)
基金
项目(128664)
科学(101550)
研究(98206)
基金(89471)
(78001)
国家(77278)
科学基金(65516)
社会(62705)
社会科(59355)
社会科学(59341)
(52271)
基金项目(46809)
(43803)
教育(43487)
编号(40524)
自然(38859)
自然科(37895)
自然科学(37888)
自然科学基金(37150)
(35710)
资助(34110)
成果(33517)
课题(30442)
重点(30171)
发展(29290)
(28795)
(26602)
(26300)
国家社会(26082)
创新(24755)
期刊
(106424)
经济(106424)
研究(66974)
中国(51822)
(33823)
教育(30012)
学报(28910)
科学(28459)
管理(27422)
(25400)
农业(23190)
(23080)
金融(23080)
大学(22074)
学学(20142)
技术(19143)
业经(18796)
经济研究(16254)
问题(15156)
财经(13058)
图书(12167)
(12118)
(11640)
(11472)
资源(11203)
(10632)
论坛(10632)
现代(10274)
(10023)
国际(9866)
共检索到33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良  邹永军  
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和全球化双重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发展时期。落后区域的中心城市在这一新的宏观背景之下,面临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可以肯定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相结合发展的问题可以决定其是能够追赶发达区域、发达城市;还是更加走向落后,甚至丧失中心城市的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复明  景普秋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其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以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市为例,研究了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主要思路是:在对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太原为案例研究了不同发展阶段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邬晓霞  安树伟  
在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广大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在分析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识别出了28个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将其划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培育期和萌芽期四种类型。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提升人口集聚水平;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提升产业发展功能;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筑牢发展基础,为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短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志萍  
西部中心城市发展较快 ,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 ,是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二是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三是区域经济对中心城市的依存度高。但与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 ,由于“初期差距效应”、“增长速度累积效应”等原因 ,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明显落后。因此 ,西部中心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应该是 :开放型、服务型、科技型、生态型与学习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单一的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文章强调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应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①为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的反映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及优劣势,提出了各城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本期发表的一组文章系2021年12月20日在河南南阳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记录及综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曹文炼、肖金成倡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组成。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南阳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机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永洪  陈卓  
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近年来国家政策提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通过区域扶贫来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城镇化与非农化进程中,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发展资源组合、带动经济发展的使命。以重庆市黔江区为案例,比较研究传统区域格局与新兴区域态势,并从贫困地区发展的目标解读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与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德宁,沈玉芳  
在我国,各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特征是不同的。文章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广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其动力特征是外向型经济带动,镇域"簇群经济"作用、外省劳动力贡献、行政力量推动和大中城市的规模化扩张等促使广东城市化加速。最后对广东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了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设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陈亚光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下,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与该地区大中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发展缓慢有密切关系。加快大中城市发展是推动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方向。为此,应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积极吸引外资参与东北振兴,推动大中城市老工业区的改造及其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志华  杨强  申玉铭  
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于提升城市与区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2003,2013年35个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可分为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一般水平3种类型。2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沿海、沿江及港口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3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规模等级正相关。4城市化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国辉  黄向阳  
规划是一种具有未来导向性的特殊发展调控手段,其科学性与实施成效有着必然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厦门的规划和发展实际,呼吁科学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提出如何通过综合规划解决厦门的"小"的问题,实现跨越发展,从而有效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以湘粤赣边界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中心性模型基础上,对郴州、韶关和赣州三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通过进一步对三市的各行业区位商计算,发现要将郴州市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还存在城市中心性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科技还较落后等问题,并就该战略设想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晗  肖金成  郭楠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对于持续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范围有限,多数地区仍处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除了要重视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更要重视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把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要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