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2)
2023(7915)
2022(6139)
2021(5484)
2020(4259)
2019(9567)
2018(9455)
2017(17660)
2016(9519)
2015(10822)
2014(10902)
2013(10343)
2012(9006)
2011(8209)
2010(8222)
2009(7766)
2008(7611)
2007(6910)
2006(6529)
2005(5777)
作者
(28506)
(23678)
(23613)
(22425)
(15076)
(11228)
(10819)
(9234)
(9194)
(8284)
(8060)
(8033)
(7760)
(7435)
(7430)
(7249)
(7089)
(6818)
(6784)
(6777)
(5804)
(5719)
(5621)
(5607)
(5400)
(5339)
(5277)
(5188)
(4801)
(4795)
学科
(43625)
经济(43458)
管理(26671)
(24434)
(20021)
企业(20021)
中国(17968)
方法(14821)
(13968)
业经(13416)
地方(11465)
数学(10047)
数学方法(9898)
理论(9711)
农业(9639)
(9618)
(8683)
(8086)
(7991)
(7761)
城市(7484)
人口(6930)
环境(6578)
产业(6284)
(6192)
发展(6100)
(6089)
(5792)
(5717)
城市经济(5652)
机构
大学(142175)
学院(140386)
(54709)
管理(53623)
经济(53309)
研究(50345)
理学(46227)
理学院(45623)
管理学(44665)
管理学院(44401)
中国(36268)
(31647)
科学(31434)
(24786)
(24558)
中心(22723)
研究所(22502)
(22468)
(21233)
(20947)
师范(20716)
业大(20446)
财经(19674)
北京(19609)
(18226)
(17856)
农业(17402)
(17272)
师范大学(17019)
经济学(17011)
基金
项目(97810)
科学(78898)
基金(72427)
研究(70632)
(63538)
国家(63021)
科学基金(55054)
社会(48765)
社会科(45059)
社会科学(45044)
基金项目(38658)
(37700)
自然(34935)
自然科(34192)
自然科学(34187)
自然科学基金(33565)
教育(32112)
(32099)
编号(27844)
资助(27456)
成果(22812)
重点(22161)
(21392)
(20840)
国家社会(20419)
(19736)
课题(19599)
创新(18475)
教育部(18056)
科研(18002)
期刊
(63963)
经济(63963)
研究(43402)
中国(30507)
科学(22616)
学报(22103)
(21689)
管理(20961)
(17975)
大学(17304)
学学(16137)
教育(15569)
农业(14555)
技术(12470)
业经(10499)
问题(10187)
(9915)
金融(9915)
财经(9636)
经济研究(9563)
(8483)
(7908)
城市(7692)
现代(7673)
图书(7282)
(7160)
资源(7131)
(7079)
科技(6884)
技术经济(6313)
共检索到21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阳  逯进  
从逻辑斯蒂演化方程出发,本文认为城市化、人口迁移、社会福利构成一个自组织演化耦合系统,且耦合模型能够定量评价该系统的演化态势及整体跃迁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社会福利子系统互惠共生,而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与社会福利存在一定程度的寄生现象。系统整体耦合度呈现十分显著的时空"梯度推移"特征,当前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转型形势相对较优。值得注意的是,各区域人口迁移子系统均存在受损现象,成为耦合系统增长型演化的瓶颈。东部地区人口承载压力提升导致人口迁出迹象加强,但其他地区对省外人口的吸引力又不足,从而未来劳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通过梳理珠三角外来迁移人口的特征,发现长期以来,珠三角都是我国承接迁移人口最多的区域,并且增长速度快,就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外来迁移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先进性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外来迁移人口数量与珠三角多数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少数城市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多数城市的社会结构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爱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化道路是一条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城市规模扩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政策,户口迁移政策和现实的人口迁移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20多年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于中国城市化的选择,中国国情决定了应该把体系化城市发展作为城市化战略。政府在推动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中,要从法律、政策、措施方面,保证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敏芳  
从解决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城市化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边缘学科领域。本文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入手,探讨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城市吸纳人口能力,从经济效益与容纳人口能力两方面考虑问题,从人口迁移角度探讨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文章应用大量的人口普查与经济统计资料,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逯进  郭志仪  
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讨论了我国省域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耦合观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之特征,并对二者耦合程度的演化规律做出了理论解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稳定的正向协调演进机制,但总体看二者的耦合度并不高,且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上表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态势;同时,还表现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宜性特征。此外,各区域都存在耦合衰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与人口迁移将出现逆向变动趋势,未来由高素质人力资本迁移带动的经济增长特征将愈发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崔俊富  
文章在将城市福利分为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福利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都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规模城市的福利差距很大,少数特大城市的非户籍福利水平高于其他城市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总和。城市福利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宁愿到特大城市作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作户籍居民,特大城市即使严控户籍,也无法改变人口膨胀的态势。因此,特大城市人口疏解不应靠户籍管制,而应致力于缩小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红娟  司婷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论文应用系统耦合理论,从协调性和组合发展两个视角分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征,对耦合度进行测定。以人口流入、流出和人口流入流出比构建人口迁移指标,以经济增长的总量、质量和效率三个角度构建经济增长指标,结合熵权法进行权重系数计算。选取云南8个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的演进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贫困县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经济发展较好的县耦合度也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衰退趋势;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存在一个互促发展的最优比例,而各区域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对耦合度的贡献比例不同,因此各个区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最优比例协调人口迁移,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檀学文  
针对现有城市化质量概念的弱点,本文运用人口学指标,构造一个稳定城市化概念来表征农村人口城市化迁移过程角度的城市化质量。稳定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共同生活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连续的、无障碍的、不可逆的城市化过程,包括过程稳定性和家庭完整性两个方面。如果获得合适数据,可以计算城市化稳定性指数。稳定城市化分析框架以不稳定城市化和稳定城市化为逻辑桥梁,在城市化问题及其社会经济根源之间建立清晰的逻辑联系,从而可以通过解释不稳定城市化达到研究和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玉海  
由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提供部分资助,全国16个人口研究单位共同承担的“中国城镇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课题,是国家“七五”期间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该课题的调查涉及全国74个各类城镇,覆盖面为4350万人。在完成了数据的收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佟新  
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第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成为移民主流;第二,虽然移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劳动型移民是移民主体。这些过程反映了社会不断向着现代性的方向发展。社会的现代性是全球化和个体化的双重过程。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结构性链条,这些结构性链条以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要素为主要的纽带促进着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个体化过程具有的鲜明的个人主义取向正全面地取代传统社会的集体主义取向,时空重组和各种抽离化机制为国际人口迁移打开了新的社会空间。移民网络具有的社会资本的特征推动民间社会源源不断的迁移浪潮。新型的国际人口迁移蕴藏着各种危机与挑战,并建构着新的国际秩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武慧娟  徐宝祥  
首先对社会化标注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进行论证,并指出其中的用户集、资源集、标签集及社会化标注系统均是自组织系统;然后运用超循环理论分别对它们的自组织演化机理进行探讨,并构建社会化标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模型;最后结合豆瓣网的网络结构,分析豆瓣网社会化标注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用户行为、用户偏好和大众分类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珮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