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9)
- 2023(7367)
- 2022(5473)
- 2021(4698)
- 2020(3819)
- 2019(8497)
- 2018(8399)
- 2017(16943)
- 2016(9163)
- 2015(10004)
- 2014(10180)
- 2013(9996)
- 2012(9002)
- 2011(7948)
- 2010(8009)
- 2009(7355)
- 2008(7309)
- 2007(6585)
- 2006(6000)
- 2005(5594)
- 学科
- 济(48104)
- 经济(48072)
- 业(25790)
- 管理(25361)
- 企(20037)
- 企业(20037)
- 中国(16655)
- 方法(15830)
- 数学(13603)
- 数学方法(13535)
- 地方(13417)
- 业经(12259)
- 农(12003)
- 产业(11320)
- 财(8874)
- 农业(8488)
- 制(8163)
- 发(7538)
- 城市(7474)
- 学(7389)
- 结构(7037)
- 地方经济(6769)
- 技术(6699)
- 体(6676)
- 融(6601)
- 金融(6601)
- 银(6275)
- 银行(6264)
- 理论(6200)
- 行(6002)
- 机构
- 学院(133573)
- 大学(132703)
- 济(61192)
- 经济(59986)
- 管理(50843)
- 研究(47414)
- 理学(43828)
- 理学院(43318)
- 管理学(42655)
- 管理学院(42405)
- 中国(34566)
- 京(28641)
- 科学(27792)
- 财(25681)
- 所(22825)
- 财经(20827)
- 研究所(20771)
- 中心(20507)
- 经济学(20340)
- 江(19960)
- 农(19361)
- 经(18863)
- 经济学院(18394)
- 业大(17888)
- 范(17718)
- 院(17680)
- 北京(17668)
- 师范(17542)
- 州(16028)
- 财经大学(15414)
- 基金
- 项目(90972)
- 科学(73709)
- 基金(67526)
- 研究(66301)
- 家(58295)
- 国家(57875)
- 科学基金(50813)
- 社会(46063)
- 社会科(43933)
- 社会科学(43924)
- 基金项目(36222)
- 省(35580)
- 自然(30949)
- 自然科(30264)
- 自然科学(30260)
- 自然科学基金(29735)
- 划(29399)
- 教育(28757)
- 资助(26217)
- 编号(25090)
- 发(22032)
- 重点(20651)
- 国家社会(20013)
- 部(19644)
- 成果(19454)
- 创(18871)
- 发展(18438)
- 展(18205)
- 课题(17838)
- 创新(17713)
共检索到195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梁艳艳
文章构造基础型、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指标,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异质人力资本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基础型和教育型人力资本促进本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教育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间接阻碍了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分地区看,基础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东部、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的产业优化,教育人力资本对大多数省份均有正向作用,技能型人力资本只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泥霓
在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数理经济分析方法,讨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的影响。采用空间向量自回归(SpVAR)模型,结合各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验证理论假说,发现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天津、上海对江苏和浙江、广东对福建的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虹吸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接近;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辽宁,上海对除江苏、浙江以外的长江经济带7省1市,广东对江西、贵州、湖南的人力资本集聚作用,主要表现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示范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根据数理经济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改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不利影响,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主体在人力资本建设中的作用等意见建议,以期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集聚,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人力资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SDM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玉
人力资本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运用Getis空间过滤模型考察20012015年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及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发现: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东部地区最强、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从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除东部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吸收人力资本空间溢出的发展红利,带动产业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作为对策,本文对东部地区的职责定位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所得结果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红 尹贻林 范道津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集聚 经济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董子祎 申博
基于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将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要素与供需两端循环升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定性分析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单一效应、交互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均能显著推动本地区“产业—消费”的协同升级,且人力资本集聚正向溢出效应明显,而数字经济的辐射作用却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互补效应,但“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减弱甚至抵消了这种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可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其实是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三者不断调整升级并相互推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显著进步都会同样明显反作用于其它二者发展。本文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着手探讨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苏、浙、皖、赣四省样本数据,比较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差距,进一步说明三者互动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工业水平 城市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近年来,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2004—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两大战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前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化与废气污染和污水污染之间都呈现正相关,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废气污染之间呈现负相关,与污水污染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奕玮 郭丛斌
文章将产业多样化集聚、人力资本与城市经济韧性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内,在三大外部性理论、克鲁格曼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7—2022年的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多样化集聚除了直接赋能城市经济韧性之外,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间接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作用;进一步将产业多样化集聚细分为产业相关多样化集聚和产业无关多样化集聚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均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作用。另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城市距离港口的距离小于524公里时,产业多样化集聚和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作用更强。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人力资本 城市经济韧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江泉 汪普庆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集聚是产业集聚的派生需求,但更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我选择性,更看重个体价值的发挥与人居环境等软硬均比较优质的环境。随着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型且优质企业集团的进驻及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力推进,长株潭地区将逐渐成为我国新的人力资本集聚区域。
关键词: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集聚 机理 长株潭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