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32)
- 2023(20481)
- 2022(17098)
- 2021(15666)
- 2020(13026)
- 2019(29711)
- 2018(29187)
- 2017(56422)
- 2016(30579)
- 2015(34199)
- 2014(34259)
- 2013(33518)
- 2012(30425)
- 2011(27208)
- 2010(27361)
- 2009(25059)
- 2008(24102)
- 2007(21089)
- 2006(18702)
- 2005(16494)
- 学科
- 济(139850)
- 经济(139714)
- 管理(88735)
- 业(81573)
- 企(66581)
- 企业(66581)
- 方法(58117)
- 数学(50944)
- 数学方法(50162)
- 中国(35838)
- 农(34847)
- 地方(31706)
- 财(30367)
- 业经(29891)
- 学(28325)
- 农业(24168)
- 理论(21722)
- 制(21680)
- 贸(20048)
- 贸易(20032)
- 环境(19969)
- 和(19521)
- 务(19330)
- 易(19315)
- 财务(19236)
- 财务管理(19200)
- 技术(18453)
- 企业财务(18212)
- 融(17966)
- 金融(17962)
- 机构
- 学院(431947)
- 大学(431917)
- 济(177970)
- 经济(174138)
- 管理(169715)
- 理学(147378)
- 研究(145778)
- 理学院(145701)
- 管理学(142695)
- 管理学院(141915)
- 中国(107248)
- 京(91686)
- 科学(90342)
- 财(78560)
- 所(72178)
- 农(67612)
- 中心(66143)
- 研究所(65927)
- 业大(63566)
- 财经(63552)
- 江(63465)
- 经(57832)
- 范(57714)
- 北京(57392)
- 师范(57189)
- 经济学(54582)
- 院(53535)
- 农业(52498)
- 州(51175)
- 经济学院(48916)
- 基金
- 项目(298469)
- 科学(235911)
- 基金(216868)
- 研究(216634)
- 家(189155)
- 国家(187651)
- 科学基金(162350)
- 社会(137987)
- 社会科(130872)
- 社会科学(130835)
- 省(117311)
- 基金项目(114488)
- 自然(105780)
- 自然科(103366)
- 自然科学(103346)
- 自然科学基金(101426)
- 教育(100230)
- 划(98006)
- 资助(89529)
- 编号(88140)
- 成果(70252)
- 重点(67016)
- 部(64961)
- 发(64218)
- 创(61266)
- 课题(60721)
- 创新(57241)
- 国家社会(57218)
- 科研(56739)
- 教育部(55962)
- 期刊
- 济(195793)
- 经济(195793)
- 研究(127128)
- 中国(81161)
- 学报(66879)
- 管理(62919)
- 科学(62187)
- 农(60954)
- 财(59686)
- 大学(51256)
- 学学(48283)
- 教育(47394)
- 农业(41992)
- 技术(40476)
- 融(34713)
- 金融(34713)
- 经济研究(32303)
- 财经(31092)
- 业经(31056)
- 经(26744)
- 问题(26119)
- 技术经济(22313)
- 统计(22088)
- 业(21767)
- 图书(21626)
- 资源(20226)
- 策(19988)
- 科技(19826)
- 版(19483)
- 现代(19426)
共检索到63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瑞翔 夏琪琪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域2001~2015年的有关数据,首先通过计算发现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然后使用时空双固定的SDM模型对各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各省域的人口城市化率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本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周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因此未来中国各省域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过程中,在提升本省域城市化程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协调邻近省域的城市化发展;同时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城市功能分工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功能分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有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却起抑制作用。在功能分工的调节作用下,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对外贸易的推动,FDI增加反而起抑制作用。分组回归显示,对外开放、功能分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城市规模差异。但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组还是中心与边缘城市组的估计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扩大对外贸易、优化FDI以及深化城市功能分工有助于提升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外资结构和构建城市功能分工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婧 张梅青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分析铁路投资建设与市场化的协同合作机制,实证考察铁路基础设施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市场化与铁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合作效应。结果表明,铁路基础设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铁路与市场化进程对本地经济产生正向协同合作效应;地理邻近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过大时,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进行铁路投资建设将吸引经济要素流入和企业转移。因此,在完善铁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缩小区域间市场化水平差距,发挥市场化在铁路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若冰 刘颜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军强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仅如此,科技金融的发展还会为当地的企业融资支持其技术研发,还会搜索好的项目,支持其他地区的技术研发,因而科技金融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空间外溢性。在这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空间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还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当地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高还能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帅帅 范郢 沈体雁
利用2006—2015年我国沿海各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投资、人力资本、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投资、人力资本、创新均对海洋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投资的空间交互效应显著,人力资本与创新的空间交互效应不显著;沿海某省海洋经济的增长对邻近省份海洋经济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投资效率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效率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线性关系,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张秀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独特的创新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质量动力,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在十九大提出的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背景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借助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首先运用纳入环境投入要素的DEA-Malmquist算法得出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研发能力、开放度、购买力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分高新技术五大行业和东、中、西区域进行杜宾回归。研究发现,从全国、分行业和分区域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行业看,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率最小,区域异质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与我国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成坤 赵昕东
本文利用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经济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人口老龄化并不会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对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资本存量、储蓄率和基础设施水平既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显著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FDI的引进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增长,但会对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稳健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针对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空间杜宾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周伟 王衡
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本文分析了1997-2012年31个省级区域的经验数据,建立一个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激励机制、内部相互关联和外部冲击刺激的空间面板杜宾误差模型系统,在区域经济关联背景下研究了市场潜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空间相互关联的长期均衡作用关系;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和金融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本地市场潜能与本地经济实力相辅相成,周边省份市场潜能抑制着本区域经济增长,国外市场潜能对中国经济驱动强劲;三种异质性市场潜能之间具有互补性和等效替代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志勇
基于中国29个省区1990—200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最新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相关性,多数省区位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2)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进步的载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加入空间因素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依然呈现鲜明的条件收敛特征。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本文在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空间相关性可以较好的识别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避免模型设定中的多重共线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亮 陈铮铮
利用我国2009—2017的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及其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本地效应来看,环境规制的实施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无法弥补治理污染成本的上升,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资源合理再分配,促进本省经济增长,二者交互对本省经济增长亦呈现出正向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分别对邻省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竞争效应的存在,二者交互对邻省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基于此,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并支持新型产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往智能化方向发展,探索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亮 陈铮铮
利用我国2009—2017的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及其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本地效应来看,环境规制的实施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无法弥补治理污染成本的上升,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资源合理再分配,促进本省经济增长,二者交互对本省经济增长亦呈现出正向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分别对邻省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竞争效应的存在,二者交互对邻省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基于此,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并支持新型产业发展,引导新型城镇化往智能化方向发展,探索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之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红 王彦晓
本文基于1995-201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改进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及其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带来人才、机构、资本和稀缺资源的日益集中,但没有产生拥挤效应;金融人力资本、金融集聚规模与金融产出密度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邻近城市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三大区域估计结果显示,金融人力资本、金融集聚规模和金融产出密度是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发达地区城市显著受惠于邻近城市金融集聚的外溢效应。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功为 刘洪涛 郭建华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时空比对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来尝试解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人们带来的思考"虚拟经济需要适度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度’究竟在哪里?"的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用熵值法构建的各项指标的Moarn’I值及变化趋势表明多项指标空间相关性不仅存在,而且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和多种态式并存;过去的那种粗放、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将是无法持续;东部地区正在发生深刻的经济转型,西部地区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多项指标正出现积极变化,排头兵的作用日益显现,其自身的发展,越发依赖于路径突破;西部地区,依据适宜理论,路径依赖应该是当下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