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7)
- 2023(6800)
- 2022(5046)
- 2021(4184)
- 2020(3299)
- 2019(7290)
- 2018(7308)
- 2017(14388)
- 2016(7751)
- 2015(8609)
- 2014(8716)
- 2013(8422)
- 2012(7475)
- 2011(6588)
- 2010(6513)
- 2009(5905)
- 2008(5715)
- 2007(5048)
- 2006(4549)
- 2005(4096)
- 学科
- 济(42180)
- 经济(42147)
- 管理(20349)
- 业(19668)
- 企(14540)
- 企业(14540)
- 中国(14304)
- 方法(13826)
- 地方(12803)
- 数学(12061)
- 数学方法(12010)
- 产业(11056)
- 业经(11026)
- 农(10348)
- 发(7368)
- 城市(7296)
- 农业(7187)
- 环境(6730)
- 技术(6513)
- 地方经济(6382)
- 财(5953)
- 学(5568)
- 发展(5530)
- 城市经济(5528)
- 展(5524)
- 结构(5513)
- 制(5426)
- 信息(5362)
- 总论(5063)
- 信息产业(5019)
- 机构
- 学院(111671)
- 大学(110157)
- 济(52102)
- 经济(51095)
- 管理(43215)
- 研究(39667)
- 理学(37498)
- 理学院(37094)
- 管理学(36544)
- 管理学院(36350)
- 中国(27858)
- 京(23572)
- 科学(23397)
- 财(20050)
- 所(18596)
- 中心(17474)
- 经济学(17017)
- 研究所(16993)
- 财经(16509)
- 江(16446)
- 农(16347)
- 业大(15688)
- 经济学院(15431)
- 经(14983)
- 范(14922)
- 院(14896)
- 师范(14803)
- 北京(14416)
- 州(13330)
- 农业(12760)
- 基金
- 项目(79308)
- 科学(64477)
- 基金(58553)
- 研究(58182)
- 家(50426)
- 国家(50082)
- 科学基金(44241)
- 社会(40774)
- 社会科(39003)
- 社会科学(38993)
- 省(31871)
- 基金项目(31804)
- 自然(26698)
- 自然科(26125)
- 自然科学(26123)
- 划(25954)
- 自然科学基金(25652)
- 教育(24547)
- 编号(22139)
- 资助(21654)
- 发(19957)
- 重点(17994)
- 国家社会(17726)
- 发展(16938)
- 创(16733)
- 展(16710)
- 部(16698)
- 成果(16169)
- 创新(15780)
- 课题(15471)
共检索到16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本文采用综合径向与非径向DEA新技术的EBM模型,在环境质量约束下测度中国时序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经验分析EBM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发现工业化并不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U型变动特征,并且城市化率达到55.46%门限值将为工业企业的产业集聚创造条件,进而通过规模经济改进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关键词:
EBM模型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莉萍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体系,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互动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耦合效应。文章基于中原城市群产业及城市化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程度与城市化程度的区位商指数,对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指数、第三产业集聚指数与城市化指数的耦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耦合优势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进一步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产业集聚 城市化 耦合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鹏 李文秀 方文超
已有对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从集聚的角度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或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造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较显著,但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类型等因素。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效应 第三产业发展 国际比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彭璟
构建了考虑地区经济空间溢出以及产业集聚—城市化非线性关系的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探讨了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对城市化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过高的国有产值比重显著抑制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不断深化,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弱,同时,所有制结构也会弱化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正向作用;当前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经济效应难以弥补过度拥挤效应对城市化所产生的负作用。要想加快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各地区不仅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需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集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它包括以文化功能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以传承创新作为历史遗产的开发路径,以产业集群显示城市的文化实力,以科研院校作为文化创新的关键"智核",以文化价值进行空间再造的要素重组等。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将使具有世界规模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得更为健康。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集聚发展 新型城市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廷海 戴倩雯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认识由早期侧重于其中一个方面逐步转向对两者互动关系的考察。文章从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机制、效应和评价体系出发,对已有研究展开理论梳理与回顾,最后进行了简短评论。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化 互动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玮 王韬 李德功
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重要,但发展相对滞后,与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形成较大反差,面临着塌陷之挑战,症结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发达。作者认为,要实现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中部地区就必须借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探寻其成功之路径,研究和把握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互动规律,依托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城市群为主导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扬长避短,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化 中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师博 任保平
本文构建数理模型研究政府行为选择视角下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借助综合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测度1999-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分析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面对晋升博弈地方政府有充分激励伸出"攫取之手",促成表面的产业集聚。国有企业因政府有偏的干预目标而滋生道德风险,诱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双重预算软约束、导致资源错配,并且企业研发无法产生技术外溢以优化能源效率,抑制产业集聚释放节能减排潜力。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节能减排 攫取之手 预算软约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路 吕韬 林光祥
从服务业"成本病"视角梳理了服务业集聚、服务业"成本病"和城市化三者间的关系,并阐释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时空差异和相关性,进而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相应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门槛值;在不同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下,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即当劳动生产率较低时,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路 吕韬 林光祥
从服务业"成本病"视角梳理了服务业集聚、服务业"成本病"和城市化三者间的关系,并阐释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利用2003-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时空差异和相关性,进而采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及其相应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门槛值;在不同区间的劳动生产率下,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即当劳动生产率较低时,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弱,而每当劳动生产率跨越更高的门槛值时,其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均有极大的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聚集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化,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分别起主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同时发挥城市聚集经济、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要素集聚 产业集群 城市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祥
文章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认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所实施的片面城市化政策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隐性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性,阻碍了我国产业在空间上的高效集聚。因此,为提高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和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有必要着力推动以流动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志旺
新型城镇化最核心的是人、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其中,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良性联动是协调发展的基础。在梳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文献后,本文对我国近六十年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得出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系逐步从分离到联动的结论。并针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要高度重视产业集聚的基础作用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同时提醒政府要避免因政策导致产业集聚和城镇化过度而出现大城市病和拉美城镇化陷阱的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集聚 联动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雯 杜宏茹 周艳时
以能矿资源为基础原料的资源型产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资源型产业正处于兴盛期的城市发展更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论文将资源型产业作为单个影响因素,采用产业结构变动值、产业结构变动系数、产业结构熵数和区位熵等方法,选择典型干旱区城镇发展区域乌昌地区,对该区域资源型产业的时空演化和集聚特征及其对绿洲城镇发展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型产业对乌昌地区产业集聚的地域、类型、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城市的扩展方式和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受绿洲城镇分散性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对乌昌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为轴向扩展和圈层扩展并进;资源型产业选择就近城市转移,对于较远的县市集聚大于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