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5)
2023(7455)
2022(5674)
2021(4820)
2020(3900)
2019(8609)
2018(8720)
2017(17357)
2016(9370)
2015(10198)
2014(10357)
2013(10003)
2012(9014)
2011(8035)
2010(8069)
2009(7419)
2008(7231)
2007(6421)
2006(5904)
2005(5473)
作者
(27287)
(22749)
(22465)
(21606)
(14328)
(10618)
(10321)
(8663)
(8629)
(7916)
(7710)
(7494)
(7158)
(7153)
(7106)
(6938)
(6811)
(6523)
(6446)
(6381)
(5670)
(5533)
(5421)
(5100)
(5069)
(5034)
(4907)
(4868)
(4496)
(4442)
学科
(47077)
经济(47046)
管理(27146)
(24859)
(19693)
企业(19693)
中国(15593)
方法(14987)
地方(13613)
数学(12615)
数学方法(12542)
环境(12301)
业经(12033)
(11889)
产业(11258)
(8850)
(8719)
(8299)
农业(8017)
(7968)
(7592)
城市(7451)
结构(6971)
技术(6959)
地方经济(6915)
(6813)
发展(6266)
(6258)
(5993)
(5764)
机构
学院(136243)
大学(134615)
(60598)
经济(59365)
管理(51102)
研究(49112)
理学(44165)
理学院(43654)
管理学(42964)
管理学院(42736)
中国(34979)
科学(30034)
(29241)
(24854)
(24052)
研究所(21987)
中心(21464)
(21055)
(20601)
财经(20246)
经济学(19762)
业大(19154)
(18611)
(18337)
(18265)
师范(18068)
北京(17933)
经济学院(17900)
(16472)
农业(16430)
基金
项目(94833)
科学(76401)
基金(69983)
研究(68664)
(60968)
国家(60546)
科学基金(52810)
社会(47113)
社会科(44950)
社会科学(44937)
基金项目(37615)
(37612)
自然(32685)
自然科(31883)
自然科学(31876)
自然科学基金(31295)
(30962)
教育(29325)
资助(26985)
编号(26005)
(23228)
重点(21692)
国家社会(20478)
(20269)
成果(19857)
(19611)
发展(19295)
(19039)
创新(18487)
课题(18471)
期刊
(68357)
经济(68357)
研究(40997)
中国(24604)
科学(20056)
学报(19609)
(19481)
管理(18841)
(18032)
大学(15131)
学学(14491)
农业(13217)
业经(11833)
经济研究(11332)
问题(11266)
技术(10795)
(10470)
金融(10470)
财经(10050)
教育(9919)
(8966)
现代(7724)
城市(7541)
资源(7197)
(6965)
商业(6905)
技术经济(6839)
(6803)
科技(6625)
(6218)
共检索到197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姝  
近年来,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国家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2004—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分析两大战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前的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化与废气污染和污水污染之间都呈现正相关,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环境所面临的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废气污染之间呈现负相关,与污水污染之间呈现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瑞鹏  王朋岗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及Johnson协整检验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非农产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城市化的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内,城市化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长期内,城市化有助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长期内,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帆  卢丽文  
基于2003年—2016年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相关数据,测度了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三废减排的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应用面板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减排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脉冲响应图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的减排具有长期效应,工业废水减排有助于倒逼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动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楠  
本文从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两大系统以及影响这两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出发,构建反映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后,预测中国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分析调整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等不同调控方案对未来环境污染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现有系统发展规律,至2022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预计达到1176190亿标立方米、146.98亿吨和115.57亿吨。2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强度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能够使得环境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鹏  
文章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理论及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表明: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状况会恶化;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状况会有所改善。文章采用中国2004年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不断恶化的。文章认为2004年至2012年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恶化了环境污染状况具有客观必然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鹏  
本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会不断增加,当一国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调整时,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会不断减少。总体上,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采用2004年至2013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了环境污染排放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本文认为,到2012年,我国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产业为主导的转变,2012年以后,我国处于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调整过程中。因此,我国环境污染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和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费和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内陆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宝  杨艳琼  
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存在相互影响的联动关系。为解决这种相互影响所引发的内生性问题,使用联立方程组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间的互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作用和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一般是不可逆的,所以两者的互动效应会逐步减弱。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刚  赵霄伟  
文章选取200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指标的计量模型,重点估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污染的区域特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最低为和田地区。第二,在工业废气排放量方面,固定效应系数最高为克拉玛依市,数值最低的为克州。第三,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固定效应系数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数值最低的是塔城地区;第四,就新疆三大区域而言,北疆尤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固定效应系数普遍高于东疆和南疆地区,区域分布差异非常显著。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推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抓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环保工作,要加强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阳  孙婧  逯进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从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的角度,考察了城市蔓延、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城市蔓延会加剧环境污染,当产业结构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将有所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减轻环境污染,当城市蔓延水平跨越门槛值后,其对环境污染的减轻作用将被部分抵消;固定资产投资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据此认为,在继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增长中心应发展为紧凑型多中心城市,其他大中城市则应通过增强人口吸聚力,减少城市蔓延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鹏  
从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共同影响视角对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会同时对环境污染排放量产生影响,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不论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大,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度量的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排放量之间始终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采用中国2004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SO2排放量之间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我国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还没有到达倒"U"型曲线的拐点位置,而SO2已经越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位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可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其实是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三者不断调整升级并相互推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显著进步都会同样明显反作用于其它二者发展。本文从三次产业结构演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着手探讨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苏、浙、皖、赣四省样本数据,比较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差距,进一步说明三者互动发展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忠跃  夏晓虎  
小议环境污染与经济结构调整□严忠跃夏晓虎我国虽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多年,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因此目前适应市场的经济结构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相反,许多地方利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空间,纷纷建立了一批批无视市场运行规律的种类繁多的企业,使国民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