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5)
- 2023(7198)
- 2022(5390)
- 2021(4703)
- 2020(3669)
- 2019(8429)
- 2018(8443)
- 2017(17110)
- 2016(9187)
- 2015(10383)
- 2014(10516)
- 2013(10171)
- 2012(9114)
- 2011(7978)
- 2010(8305)
- 2009(7718)
- 2008(7538)
- 2007(6928)
- 2006(6448)
- 2005(5972)
- 学科
- 济(46317)
- 经济(46280)
- 业(26992)
- 管理(25941)
- 企(20705)
- 企业(20705)
- 中国(16575)
- 方法(15174)
- 地方(13468)
- 数学(13119)
- 数学方法(13015)
- 农(12793)
- 业经(10619)
- 农业(9091)
- 财(8722)
- 发(8051)
- 制(7598)
- 城市(7426)
- 贸(6929)
- 地方经济(6921)
- 贸易(6921)
- 学(6905)
- 易(6678)
- 策(6540)
- 银(6497)
- 银行(6487)
- 发展(6341)
- 展(6335)
- 行(6204)
- 产业(6178)
- 机构
- 学院(132968)
- 大学(131584)
- 济(59131)
- 经济(57819)
- 管理(50187)
- 研究(47238)
- 理学(42845)
- 理学院(42344)
- 管理学(41683)
- 管理学院(41423)
- 中国(34994)
- 京(28320)
- 科学(27065)
- 财(26254)
- 所(22756)
- 财经(20966)
- 中心(20677)
- 江(20662)
- 研究所(20484)
- 经(19016)
- 经济学(18963)
- 农(18847)
- 范(18185)
- 师范(18041)
- 院(17598)
- 北京(17550)
- 经济学院(17116)
- 业大(16712)
- 州(16602)
- 财经大学(15409)
- 基金
- 项目(86462)
- 科学(69530)
- 研究(63905)
- 基金(63756)
- 家(55027)
- 国家(54592)
- 科学基金(47613)
- 社会(43436)
- 社会科(41317)
- 社会科学(41307)
- 基金项目(33305)
- 省(33131)
- 自然(29222)
- 教育(28923)
- 自然科(28594)
- 自然科学(28591)
- 自然科学基金(28095)
- 划(27779)
- 编号(25506)
- 资助(25205)
- 成果(20589)
- 发(20184)
- 重点(19630)
- 部(18929)
- 国家社会(18522)
- 课题(18250)
- 创(17331)
- 发展(16809)
- 教育部(16580)
- 展(16577)
共检索到20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从全球经济状况分析,如果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是一场温和的、短期的世界性经济萧条,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足够的,但实际情况显然要复杂、严峻得多。因此,我国经济振兴方案就必须立足于应付一场更深重的、长期的世界性萧条,必须有战略性的考虑,而这个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瑞娟
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但城市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可能滞后或超前于经济增长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推动城市化有利于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要积极扩大就业渠道,承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供给充分的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切实保证城市化质量,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消费率变化存在明显的悖论。究其根源,核心在于行政主导的城市化路径。为此,建议实施五大转型,即从统计意义的城市化转向真正的城市化;从政府投资主导转向社会投资主导;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从城市本位转向城乡一体化,由此构建以城市化驱动消费战略的政策与体制。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城市化战略 创新 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也发生过一些价格波动。目前,这些波动基本上都已平息,未伤害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今后,正确认识价格波动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特点,并在我国宏观调控中予以充分考虑,对保增长、扩内需至关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一、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过去的一年确实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既夺取了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又保持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林飞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不仅仅美国国内经济下滑,而且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走向衰退,形成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的态势。江苏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但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全年高开低走,并且面临继续回落的严峻挑战。总的对策思路,应是扩内需、抗风险、保增长、促转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改善民生。
关键词:
江苏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 增长动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明辉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财政扩张也可以通过各方面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及这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当前土地财政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土地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本文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和财政扩张的原理和机制,分析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结构转变中,政府行为是如何转变的,其未来的边界与风险又如何。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化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发展阶段,土地要素被重估,直接成就了政府的"土地财政",扩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了土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增长;但土地的供给特性和跨期分配效应导致了宏观风险增加,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去工业化特征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和公共支出扩张虽然对城市化有直接加速效应,改变了时间轴上的贴现路径,但如果超前的土地城市化不能带来城市"规模收益递增"效果,且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能转变,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财政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在传统二元制度结构下,就城市而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造成了城乡居民就业机会、财产制度、公共服务和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分割,使农村消费长期"启而不动"。为此,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推进城市向农村"延伸"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才能有效释放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文华 曹国琪 韩汉君
从"治水"是各方面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角度分析,从治理水环境、保护开发水资源现状出发,从国外经济危机时期推动其工程建设的经验看,大力"治水"是目前状况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这是现代社会的"新大禹治水"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必将为中国留足充分科学发展的后劲。同时,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治水"工程也是调整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治水 最大公约数 经济社会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起因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中国也有类似的内部问题。应对之道,扩内需保增长,归根结蒂要改善民生,提升购买力,以更多的消费总量实现平稳较快的永续增长。沿海发达的地区如江苏,应当有条件采取更有力的对策,率先走出寒冬,迎来发展方式的新局面。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 改善民生 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当前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下滑,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的争议较大,过去大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矛盾已经表现出来,投资拉动的不可持续性凸显;消费拉动已经呼唤了多年,但受制于收入增长、收支预期、消费环境、物价水平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及对相关理论的考察,提出中国现阶段强劲扩张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认为在经济结构急剧转型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条件下,该项政策的实施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级劳动力市场过度拥挤及劳动边际产品低下的矛盾,从而推动现阶段乡-城迁移的顺利发展,而且也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高等教育扩张 城市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