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48)
- 2023(17267)
- 2022(14795)
- 2021(13932)
- 2020(11306)
- 2019(26270)
- 2018(25782)
- 2017(50519)
- 2016(27201)
- 2015(30532)
- 2014(30321)
- 2013(29652)
- 2012(26681)
- 2011(23842)
- 2010(23747)
- 2009(21445)
- 2008(20712)
- 2007(18093)
- 2006(15556)
- 2005(13233)
- 学科
- 济(110146)
- 经济(110026)
- 管理(77689)
- 业(73968)
- 企(60649)
- 企业(60649)
- 方法(54185)
- 数学(47953)
- 数学方法(47194)
- 中国(30151)
- 农(29608)
- 财(26124)
- 业经(24063)
- 地方(21866)
- 学(21815)
- 农业(20125)
- 理论(19173)
- 贸(19009)
- 贸易(18998)
- 易(18403)
- 制(18070)
- 务(16906)
- 技术(16843)
- 财务(16820)
- 环境(16812)
- 财务管理(16785)
- 和(16301)
- 企业财务(15906)
- 融(15173)
- 银(15171)
- 机构
- 学院(381007)
- 大学(380132)
- 管理(153870)
- 济(151780)
- 经济(148464)
- 理学(134748)
- 理学院(133305)
- 管理学(130599)
- 管理学院(129915)
- 研究(121845)
- 中国(89786)
- 京(79365)
- 科学(75647)
- 财(67462)
- 所(59174)
- 农(58097)
- 业大(56839)
- 中心(56035)
- 财经(55715)
- 研究所(54170)
- 江(53527)
- 经(50860)
- 范(49631)
- 北京(49359)
- 师范(49158)
- 经济学(46542)
- 农业(45490)
- 院(45060)
- 州(43631)
- 经济学院(42186)
- 基金
- 项目(269691)
- 科学(213721)
- 基金(197018)
- 研究(195841)
- 家(171451)
- 国家(170078)
- 科学基金(147943)
- 社会(124174)
- 社会科(117790)
- 社会科学(117759)
- 省(105081)
- 基金项目(104416)
- 自然(97443)
- 自然科(95285)
- 自然科学(95261)
- 自然科学基金(93497)
- 教育(91619)
- 划(88525)
- 资助(81610)
- 编号(79847)
- 成果(62596)
- 重点(60072)
- 部(59293)
- 发(56883)
- 创(56195)
- 课题(54642)
- 创新(52365)
- 科研(51580)
- 教育部(51430)
- 国家社会(51166)
- 期刊
- 济(157311)
- 经济(157311)
- 研究(107388)
- 中国(67824)
- 学报(58210)
- 管理(55291)
- 科学(54761)
- 农(51917)
- 财(50647)
- 大学(44953)
- 学学(42618)
- 教育(41520)
- 农业(36148)
- 技术(35072)
- 融(29917)
- 金融(29917)
- 财经(26840)
- 业经(26661)
- 经济研究(25638)
- 经(22970)
- 问题(21838)
- 技术经济(18579)
- 业(18404)
- 统计(18300)
- 理论(18115)
- 科技(17813)
- 图书(17547)
- 版(17280)
- 商业(17199)
- 策(16759)
共检索到53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本文建立了工资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提出了性别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方法,并依据1991-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1-1993年和1997-2004年期间,性别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在1993-1997年和2004-2006年期间,性别工资差异呈扩大趋势。在1991-2006年期间,性别工资歧视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性别间个体特征差异一直呈不断缩小趋势,性别工资差异变动是二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通过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扭转性别工资歧视不断上升的趋势,将有助于性别工资差异的缩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本文描述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男女在行业获得和工资上的差异,并且用计量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男女工资差异主要由同类行业内工资差异引起,而由于两者行业分布不同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歧视是造成性别之间的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很小。由此,缩小行业内的工资差异,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是缩小工资性别差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Brown等分解方法,考察了所有制不同造成的部门分割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部门内工资差异引起的,部门选择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性别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略小于可解释的部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歧视仍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消除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自身能力,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本文基于CGSS2010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Brown等分解方法,考察了所有制不同造成的部门分割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部门内工资差异引起的,部门选择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性别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略小于可解释的部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歧视仍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原因。消除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自身能力,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文章依据东北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数据,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工资方程进行分位数回归,并对分位数回归结果进行性别工资差异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工资分布的所有分位数上,东北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在工资分布的底部,性别工资差异一部分是由个人特征差异造成的,一部分是由性别歧视造成的;在工资分布的中部以上,性别工资差异完全是由性别歧视造成的;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性别工资差异不断缩小,但性别工资歧视程度却不断扩大。因此,政府在提升低收入女性人力资本的同时,应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工资制度以逐渐消除针对女性的工资歧视。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工资 工资分布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兆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越来越大。文章利用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匹配分解方法,对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男女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工资差异达到了10%左右,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起薪工资的重要变量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使用了Oaxaca-Bimder分解方法对这一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这一工资差异有至少77%无法用男女性别特征上的差异来解释。当进一步使用改进的匹配分解法,即考虑到了男女大学毕业生在个人特征和就业特征上的分布不可比差异之后,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的部分进一步扩大到98%。研究结论提供了一个中国劳动力市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且呈“粘地板”现象,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较城镇职工高且低分数上增速较快;系数效应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主因,且随时间推移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低收入城镇职工与中等收入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具有相似的特征。因而,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别化的性别干预政策。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距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世伟 罗胤 汪宁宁
针对吉林省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男性和女性劳动力的行业分布和工资水平差异,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性别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行业内部性别工资歧视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性别行业分割是造成性别工资差异的次要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莉 唐为
本文构建了包含劳动力异质性与集聚外部性的空间均衡模型,利用2005年、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反事实分析,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工资与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村流动人口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带来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对城市低(高)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互补)效应,导致城市低技能工资水平微弱下降,高技能工资水平明显上升;(2)人口流入促进城市住房成本上涨及房屋所有者租金收入增加,使城市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提升,但低技能租房者的福利受损;(3)农村人口因迁移到高工资的城市地区而获得明显福利改善;(4)总体而言,2005—2015年城乡迁移成本下降促使全国福利提升4%~5%。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人口迁移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但应根据人口流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和住房资源,以减少部分城市人口的福利损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传琦 张琪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回归方法分别探寻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低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的弹性为正且女性比男性高出30.5%,而工资水平对于家务劳动时间的弹性为负且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高出82.5%;在高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男女劳动力工作投入与家务劳动皆为负影响,工资对男性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比女性分别高出22.9%和16.8%,从而这部分劳动力会适当增加闲暇时间。总体来看,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对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相较于高收入群体更加明显,不同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不同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工具变量的使用增强了本文实证分析的稳健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暂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Brown分解结果表明,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的工资收入差异80.7%归结为歧视等不可解释部分;剩余的19.3%是由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所引起的。这表明要有效缩小农村迁移劳动力性别间工资收入差异,除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外,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也很重要。与城镇居民性别间工资差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市场化加重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程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兆鹏
文章使用CHIP1995年和2002年的城市家庭调查数据,利用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假设进行了验证,同时使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典型的二元分割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割程度显著地弱化;观察到的工资差异更多的是由于劳动者的个人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于歧视或其他观察不到的因素所带来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而所有制带来的工资差异也不容忽视。总的来说,经过十多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我国城市劳动力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群 崔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4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的影响,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位数分解。通过分析发现,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工资变化的差异,能够由个体特征变化解释的部分所占比例较低,绝大部分都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分布顶端的歧视现象更加严重。这说明长期以来与户籍制度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分配规则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失,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工资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月萍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以何种模式体现?(2)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主要受哪些因素决定?文章使用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预测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社会资本、市场结构转型对男女职业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间,人力资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而家庭特征、社会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都对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职业流动 性别 多项逻辑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显洲
从工资分布的低端到高端,性别工资差异呈无规律波动;女性劳动者在禀赋上没有明显优势;性别歧视在工资分布的各个分位上一直存在,且在大多数分位上,对工资差异的贡献都超出了禀赋贡献并构成了工资差异的绝大部分;对女性的歧视主要来源于经验、教育、健康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这4个人力资本变量,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规模这两个结构性变量则发挥了"逆歧视"的作用,在工资分布的高端,这种"歧视"和"逆歧视"的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工资差异 性别歧视 分位数回归 MM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增长、劳动力市场刚性与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基于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劳动力转移对农户脱贫路径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小麦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并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
劳动力市场、效率工资博弈模型及其经济效用分析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工资差异研究
人工智能是否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的检验
中国省会城市人身保险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基于信号传递模型的劳动力市场就业行为分析
基于劳动力市场的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职业异质性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歧视——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