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7)
- 2023(10074)
- 2022(8293)
- 2021(7429)
- 2020(6108)
- 2019(13528)
- 2018(13390)
- 2017(25667)
- 2016(13003)
- 2015(14064)
- 2014(13506)
- 2013(13211)
- 2012(12574)
- 2011(11588)
- 2010(11935)
- 2009(11182)
- 2008(10587)
- 2007(9615)
- 2006(8848)
- 2005(7991)
- 学科
- 济(78950)
- 经济(78895)
- 管理(46827)
- 业(40107)
- 企(35120)
- 企业(35120)
- 方法(23857)
- 地方(21505)
- 数学(20358)
- 数学方法(20249)
- 中国(20195)
- 业经(15695)
- 技术(15578)
- 环境(15259)
- 地方经济(14095)
- 学(13958)
- 财(13546)
- 农(13309)
- 技术管理(11853)
- 制(11624)
- 产业(11447)
- 划(11373)
- 融(9729)
- 金融(9729)
- 体(9673)
- 银(9452)
- 银行(9440)
- 理论(9320)
- 和(9230)
- 农业(9208)
- 机构
- 学院(193726)
- 大学(192909)
- 济(94547)
- 经济(92822)
- 管理(76834)
- 研究(68500)
- 理学(66383)
- 理学院(65639)
- 管理学(64820)
- 管理学院(64434)
- 中国(50754)
- 京(39743)
- 财(39406)
- 科学(38346)
- 所(32768)
- 财经(31656)
- 经济学(30562)
- 中心(29893)
- 研究所(29549)
- 江(29263)
- 经(28697)
- 经济学院(27124)
- 院(25164)
- 北京(24687)
- 范(24390)
- 师范(24172)
- 农(23980)
- 业大(23536)
- 财经大学(23318)
- 州(23018)
- 基金
- 项目(128462)
- 科学(105150)
- 基金(96309)
- 研究(94604)
- 家(82858)
- 国家(82236)
- 科学基金(73161)
- 社会(66376)
- 社会科(63186)
- 社会科学(63169)
- 基金项目(51647)
- 省(50267)
- 自然(45233)
- 自然科(44270)
- 自然科学(44260)
- 自然科学基金(43497)
- 教育(41828)
- 划(41209)
- 资助(37112)
- 编号(34871)
- 创(32352)
- 发(29528)
- 创新(29328)
- 重点(28780)
- 国家社会(28518)
- 部(28316)
- 成果(27066)
- 教育部(25062)
- 人文(24921)
- 课题(24770)
共检索到29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文章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样本,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创新行为、经济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创新行为对环境污染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城市创新行为通过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创新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受到经济结构的约束,各城市跨过门槛值的情况存在差异;城市创新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均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浩 张美莎
本文将环境污染和技术创新强度引入生产模型,从理论上探究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DM模型,实证检验现阶段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通过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影响的传导路径,同时兼顾了影响结果和传导机制的区域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环境污染阻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且这种现象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现阶段环境污染通过抑制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造成了负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在这一传导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并且这一传导机制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环境污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作用结果及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建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法着重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收入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
关键词:
投入产出 环境经济 结构变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钰 郭莹莹 李强谊
通过采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工业三废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以及排放强度出发,分析了经济结构变动对我国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对工业三废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他控制变量对工业三废的影响不一;能源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对它们的影响十分显著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快城市化水平都会抑制工业三废的排放;产业结构对增加工业三废的排放影响显著,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产权结构会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固废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就技术而言,影响不是很显著,但是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开放水平对工业废...
关键词:
经济结构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忠跃 夏晓虎
小议环境污染与经济结构调整□严忠跃夏晓虎我国虽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多年,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因此目前适应市场的经济结构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相反,许多地方利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自由空间,纷纷建立了一批批无视市场运行规律的种类繁多的企业,使国民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鹏举 李翠丹 黄伟奇
文章选取东莞市3项环境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驱动的影响,发现1982~2007年东莞市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和大气能见度倒数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是三次曲线,人均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总体上随人均GDP上升,能见度则随之下降。这3项指标与2项产业结构指标呈极显著的相关,东莞的环境污染变化主要是由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化驱动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斌 赵新华
文章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治理技术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三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得到如下结论: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在减排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工业废气减排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相对2001年甚至还加剧了环境污染;结构生产技术效应和结构治理技术效应都对废气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环境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环境污染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房宏琳 杨思莹
金融科技创新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结果,可能对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创新具有减排效应,能够抑制城市环境污染;并且金融科技创新的减排效应在重污染城市显著强于轻度污染城市,在中西部城市显著强于东部城市,在科教资源质量较低的城市显著强于科教资源质量较高的城市,在外围城市显著强于中心城市。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会通过促进城市科技创新特别是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城市减排。因此,应当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化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能力;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政策措施促进金融科技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金融科技发展较为滞后以及金融科技创新减排效应相对较弱的地区,更要强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最大化金融科技创新的减排效应。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环境污染 科技创新 绿色技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视角,初步构建结构变迁中贸易与环境的理论新框架,得出许多新见解。研究认为:(1)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贸易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同。(2)经济发展中贸易结构内生变迁的环境污染效应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形趋势。(3)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扭曲加剧污染排放强度,但对环境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取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结构;且贸易结构的变化与污染排放强度呈U形变化特征。(4)相同的贸易结构在不同的生产结构状态下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强度不同。(5)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贸易结构匹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将加剧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放松新古典理论的潜在假设——企业自生能力,初步构建了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识别出二者的环境治理机制、环境约束机制和技术进步机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说。并利用省级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程度越大,环境污染越严重。在选取“离受威胁地最短距离”作为企业自生能力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考虑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性和空间外溢性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会使得环境治理投入不足,造成环境软约束以及抑制技术进步,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因此,若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这就需要将目标定位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上。而为了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就需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赵新华
在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经济结构效应、生产技术进步效应、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效应以及它们之间共同作用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进出口规模、进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从工业总体还是从进出口部门来看,技术进步(包括生产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对减少工业污染排放的效果最大;结构变化及其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效果在工业总体和进出口部门中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出口导致的污染排放占了各种工业污染排放的25%以上,出口污染排放量高于进口污染排放减少量,但"污染避风港"的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细良 吴林生
以能源消耗污染、日常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城镇转移污染等为主的污染物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与威胁我国农村发展与农村居民生活。根据规制经济学理论,探索如何创新我国农村的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效果,已成为低碳时代一个迫切的现实诉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明 陈丽强
以中国2003~2013年28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城市规模、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并以城市人口规模为门槛变量检验城市结构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城市规模、结构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第二产业比重与环境污染呈现双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