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7)
- 2023(16701)
- 2022(14416)
- 2021(13385)
- 2020(11243)
- 2019(25385)
- 2018(25050)
- 2017(48582)
- 2016(26509)
- 2015(29110)
- 2014(28338)
- 2013(28013)
- 2012(25652)
- 2011(23222)
- 2010(22907)
- 2009(20843)
- 2008(20370)
- 2007(17814)
- 2006(15338)
- 2005(13026)
- 学科
- 济(105152)
- 经济(105033)
- 管理(77652)
- 业(74009)
- 企(61772)
- 企业(61772)
- 方法(49552)
- 数学(43374)
- 数学方法(42967)
- 中国(28554)
- 财(26456)
- 农(26067)
- 学(23095)
- 业经(22365)
- 地方(20856)
- 技术(20800)
- 贸(18696)
- 贸易(18687)
- 易(18076)
- 制(17835)
- 农业(17819)
- 务(17127)
- 财务(17065)
- 财务管理(17036)
- 理论(16934)
- 企业财务(16263)
- 环境(15867)
- 银(15596)
- 银行(15522)
- 融(15224)
- 机构
- 大学(369723)
- 学院(367000)
- 管理(146001)
- 济(144656)
- 经济(141592)
- 理学(127902)
- 理学院(126448)
- 管理学(124261)
- 管理学院(123599)
- 研究(123005)
- 中国(88920)
- 科学(79206)
- 京(77871)
- 农(65240)
- 财(65135)
- 所(61580)
- 业大(60039)
- 研究所(56787)
- 中心(55512)
- 财经(53492)
- 江(52159)
- 农业(51801)
- 经(48968)
- 北京(48354)
- 范(46838)
- 师范(46254)
- 院(44853)
- 经济学(44268)
- 州(42364)
- 经济学院(40217)
- 基金
- 项目(262539)
- 科学(206254)
- 基金(191767)
- 研究(184405)
- 家(169994)
- 国家(168623)
- 科学基金(144538)
- 社会(117699)
- 社会科(111706)
- 社会科学(111678)
- 基金项目(102794)
- 省(102786)
- 自然(96737)
- 自然科(94583)
- 自然科学(94555)
- 自然科学基金(92895)
- 划(87184)
- 教育(84175)
- 资助(78158)
- 编号(72260)
- 重点(58719)
- 创(57872)
- 部(57098)
- 成果(56961)
- 发(55195)
- 创新(53498)
- 科研(50729)
- 课题(49938)
- 计划(49388)
- 国家社会(48792)
- 期刊
- 济(148193)
- 经济(148193)
- 研究(103836)
- 中国(66074)
- 学报(65776)
- 科学(57890)
- 农(57350)
- 管理(51896)
- 大学(48699)
- 财(48226)
- 学学(46374)
- 农业(39278)
- 教育(37177)
- 融(30203)
- 金融(30203)
- 技术(29097)
- 财经(25961)
- 经济研究(24862)
- 业经(24420)
- 经(22194)
- 业(20953)
- 问题(20795)
- 科技(20038)
- 版(18049)
- 技术经济(17562)
- 业大(17278)
- 理论(17063)
- 图书(16942)
- 商业(16577)
- 现代(15985)
共检索到51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所地 程小燕
楼市"去库存",任重而道远,房地产市场荣衰分化严重,根本之源为何,值得深究。本文从城市创新性特质的内涵出发,分析城市创新性的特征体系,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和土地价格的非线性实证模型,利用数据驱动的思想,由实例数据出发建立半参数模型及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建立线性和非线性结构中参数的相合估计,合理诠释城市创新性特质对房地产价的非线性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的创新性特征对于房地产市场具有更为突出的正相关作用,溢出效应显著,是引致中国房价分化的内爆力。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呈现新常态,城市房价分化特征愈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测算发现城市之间创新产出的不均衡程度比创新投入不均衡程度更强。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借助FP指数测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创新效率,将城市创新效率引入房价均衡模型,并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的非线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具有溢出效应,并且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创新环境构建、产业优化布局、房地
关键词:
房价 创新效率 FP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创新集聚决定着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影响着房地产市场荣衰周期。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新集聚过程和创新集聚效果两个层面衡量城市创新集聚度,分别构建了反映创新集聚强度、人才集聚度、资金集聚度、技术集聚度的指标体系。然后建立空间Durbin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创新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创新集聚对城市房价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影响,是引起房价上涨和房地产市场分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实证结果从创新环境、房地产因城施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集聚 房价 SDPDM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亮 陈衎 王兆瑞 肖争艳
面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增速的分化走势,“因城施策”逐渐成为主基调,为此需要准确识别不同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本文综合使用XGBoost等机器学习方法以及SHAP值解释性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测算并分析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预期因素在多轮房价分化期间都起到重要驱动作用;(2)货币政策本身并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3)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本身也不是房价分化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影响预期导致房价分化。有鉴于此,“因城施策”的关键在于稳定公众对房价的预期:一线城市应在控制土地成本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住房供给,削弱由于供不应求所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二三线城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和环境质量,改善居民购房需求,防范人口外流带来的房价下跌预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乐 许阳 吴然
利用全国338个城市房价和创新水平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总体来看,城市高房价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分城市类型看,差异较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及上涨率对创新均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对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三四线城市为正;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率与城市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低增长率情况下促进创新,高增长率情况下阻碍创新,但在四线城市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房价城市,房价涨幅过大会加剧对创新水平的抑制效应,涨幅较小则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一线城市应实行房价和涨幅双控制,二三线城市主要把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四线城市可适度促进房地产发展,但应避免“脱实向虚”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
城市房价 创新水平 人才 资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荣 张所地
该文从城市基础设施、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创新能力对商品房房价影响的指标体系,利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中所有地级市(共14个)2006-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手段,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和创新产出对商品房价格有显著的正资本化效应,而创新投入对商品房价的影响不显著,且存在负作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城市的基础设施每增加1个单位,将给城市的商品房价格带来0.57%的增幅;城市创新产出每提高1个单位,商品房房价上升0.25%。这说明了购房者或投资者更关注创新城市的显性表现因素,愿意为城市创新支付...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创新投入与产出 商品房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鹏飞 安晓明
本文分析了2012年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变动走势: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升并且涨幅先降后升;二、三线城市持续快速上升和下降现象并存。造成城市房价变动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不同城市的居民收入、城市集聚力、房价基点、调控政策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
城市房价 房地产调控 差别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针对城市品质特征对房价的影响,构建城市价值指标体系,使用最大熵权法计算各城市价值指数,并借助面板分位数方法对城市品质特征与房价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得出了城市各方面品质特征对房价的作用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品质 房价 特征价格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岳龙
本文利用2004-2011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采用Maddala(1983)提出的处理效应模型,对地铁开通对城市平均房价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政策评估,同时对始于2004年的这股"地铁热",从房价宏观调控角度展开了深刻反思。实证研究发现:地铁开通对城市商品房价上涨的贡献率约为5.06%,其中更主要是对二三线城市和商业楼盘产生影响。按照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规模6 000公里的规划,将会因为仅仅开通地铁导致房价上涨10.23%,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这会使得开通地铁的33个大中城市居民家庭在2020年需要多工作1.37年才能买得起房,住房负担提高了近四分之一。本文从稳定房价的角度出发,主张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房市政策松绑虽有助于防范行业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但也存在进一步强化房价创新抑制效应的可能。考虑到房价对创新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尚且存在争论,笔者基于循证实践和组态视域,通过构建竞争性假设,采用元分析和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内外50篇房价影响创新文献的684个效应值进行再统计检验。研究发现:房价对创新存在显著负向作用,且房价与创新的衡量方式、样本时空维度、估计方法以及期刊和文献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作用的异质性来源。进一步,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房价高水位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低水位地区的房价与科技创新呈正向关联;与中小型企业形成对照,房价上涨反而促进了大规模企业的科技创新;相比一般产业,房价对高技术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为强烈。此外,组态结果形成了房价促进后发地区创新和抑制非国有企业创新的路径。研究在回应房价与创新关系争论、加深对影响结构效应理解的同时,也为在经济稳定、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房地产和科技创新这两大环节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房价 科技创新 元分析 循证 组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珍 谭立元 张所地
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区域创新要素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理,并将基础设施引入区域创新要素中,构建了影响住宅商品房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区域创新要素对住宅商品房价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住宅商品房价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空间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区域创新要素对住宅商品房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和人才要素对住宅商品房价的影响程度大于资金、技术要素的影响程度,说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功能相对比较完备的区域,能够创建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并留住更多的高技术人才,从而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促使房价不断上涨。
关键词:
创新要素 空间集聚 空间滞后模型 房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毕飞 吴小康
从特质论视角出发,文章创造性地构建了创业者机会识别方式选择模型。以PSEDⅡ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和二元logit回归方法,文章检验了美国创业者创新导向、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控制源、模糊容忍能力、自主性等性格特质对搜索、发现、浮现等三种机会识别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就动机、控制源、模糊容忍能力及自主性等特质对创业者在搜索与发现,发现与浮现之间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性格特质 机会识别 PSED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文章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分析了房价及房价增速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对创新能力同时存在流动性效应和挤出效应,高房价可以倒逼企业增加R&D内部经费支出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房价带来的高成本,同时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从而实现城市创新能力提高;但房价增速提高会加快房价跨过"倒U"型拐点,导致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使得企业研发投资向房地产行业流动,挤占企业创新资金;同时,房价增速的上涨与形成的高房价会改变劳动力的居住偏好,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本文借鉴Chun等[1]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投入是否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馈为公司特质信息。考虑到中国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因素对于资产定价的独特作用,我们建立引入流动性变量(以换手率度量)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股价特质波动,然后在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公司特质信息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流动性因素对公司特质信息存在显著影响,但流动性成本不会影响公司创新投入。在控制了流动性因素后,技术创新的股价反馈效应表现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显著存在,说明创新投入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观兵 梅强 万武
从实证研究角度,分析环境宽松性、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基于相关文献推理,提出了环境宽松性、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和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的相关假设。基于368份有效样本对所有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创业者特质与创业机会识别正相关关系显著;环境宽松性作为调节变量对创业者特质的风险倾向、成就需要、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影响显著,但对内控制源维度与创业机会识别的关系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