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9)
- 2023(16394)
- 2022(14196)
- 2021(13179)
- 2020(10961)
- 2019(25134)
- 2018(25047)
- 2017(48011)
- 2016(26265)
- 2015(29253)
- 2014(29049)
- 2013(28635)
- 2012(26202)
- 2011(23553)
- 2010(23615)
- 2009(21574)
- 2008(21101)
- 2007(18520)
- 2006(16332)
- 2005(14370)
- 学科
- 济(101818)
- 经济(101678)
- 管理(81035)
- 业(75783)
- 企(64837)
- 企业(64837)
- 方法(42269)
- 数学(35418)
- 数学方法(35027)
- 中国(28921)
- 农(28128)
- 财(26610)
- 业经(25636)
- 地方(23309)
- 制(23078)
- 学(22612)
- 技术(21578)
- 农业(18529)
- 理论(18097)
- 和(16814)
- 环境(16683)
- 务(16392)
- 体(16328)
- 财务(16323)
- 财务管理(16291)
- 贸(16155)
- 贸易(16141)
- 银(15709)
- 银行(15661)
- 易(15585)
- 机构
- 大学(366284)
- 学院(364560)
- 管理(146004)
- 济(142479)
- 经济(139145)
- 理学(126315)
- 理学院(124849)
- 管理学(122874)
- 管理学院(122184)
- 研究(121278)
- 中国(89682)
- 京(78454)
- 科学(75579)
- 财(67025)
- 所(59614)
- 农(55817)
- 中心(55193)
- 江(54431)
- 研究所(54166)
- 业大(53299)
- 财经(53174)
- 范(49521)
- 北京(49316)
- 师范(49081)
- 经(48197)
- 院(44896)
- 州(43880)
- 农业(43355)
- 经济学(42337)
- 师范大学(39896)
- 基金
- 项目(252786)
- 科学(200209)
- 研究(186741)
- 基金(183071)
- 家(158781)
- 国家(157455)
- 科学基金(136426)
- 社会(117962)
- 社会科(111706)
- 社会科学(111679)
- 省(99556)
- 基金项目(98589)
- 自然(88428)
- 自然科(86329)
- 自然科学(86313)
- 教育(84877)
- 自然科学基金(84772)
- 划(83427)
- 编号(76151)
- 资助(72954)
- 成果(61748)
- 重点(56544)
- 创(55708)
- 部(54990)
- 发(54429)
- 课题(52611)
- 创新(51427)
- 制(48841)
- 国家社会(48087)
- 科研(47519)
- 期刊
- 济(159307)
- 经济(159307)
- 研究(108905)
- 中国(72610)
- 学报(55175)
- 管理(55077)
- 科学(52980)
- 财(51126)
- 农(50519)
- 教育(42819)
- 大学(42246)
- 学学(39505)
- 农业(34564)
- 技术(31757)
- 融(29291)
- 金融(29291)
- 业经(26829)
- 财经(25398)
- 经济研究(24042)
- 问题(22081)
- 经(21775)
- 科技(19627)
- 图书(19148)
- 业(18124)
- 技术经济(17471)
- 现代(17212)
- 理论(17156)
- 资源(16865)
- 版(16620)
- 实践(15649)
共检索到535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创新型产业集群代表地方创新发展方向与水平,识别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和组织特征有助于优化其功能组织与空间布局。以武汉为例,通过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文本信息,构建一种快速识别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的方法,并结合多源数据和实地调研,归纳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和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武汉拥有光电子信息技术等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符合城市创新产业发展现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功能组织呈现单核心链式与多核心网络式共存特征,空间组织呈现单核集聚与多中心分散分布共存特征。就生成机制而言,应树立“功能—空间”协同演化的认知理念:在功能组织方面,产学研协同化发展主导创新主体生成与发展,集聚、多维邻近性促进创新主体功能集群和网络化;在空间组织方面,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创新主体在空间上有序集聚,创新主体对创新要素需求的敏感性分异决定其空间布局。在政策启示方面,注重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的精细化划分和发展情况的跟踪评估,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功能和空间协同,准确把握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跨界和网络化趋势,构建具有根植性的区域创新集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海玲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发展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投融资环境分析出发,提出投融资环境与创新型产业的"共轭双驱"效应,并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融资优劣势进行剖析,提出增强创新型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的具体路径选择,尤其是完善投融资环境与构建自主创新的融资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振东 许森 焦豪
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集中在相对较小区域内,这种高密度企业集中会对企业社会网络产生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差异特征,因此企业社会网络特征也非常不同。本研究针对价值链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两个典型类型产业集群,探讨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来检验不同产业集群类型下企业社会网络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本研究所取样的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然后再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证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宇 张福珍 郭庆磊
如何主动适应网络化创新特征是集群企业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从集群的创新网络特征出发,以典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数据证明了集群企业的网络能力和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并验证了集群企业的创新积累和差异化创新期望在形成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中的调节作用。针对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探讨了优化各类网络平台发展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引导集群企业通过培养网络能力实现网络创新的主体地位,以及为构建互补性信息交流、知识共享机制以引导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等政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芳 张旭
近年来,创意产业园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然而,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在城市内部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则研究较少。首先通过对创意产业园发展主导力量和功能特点的理论归纳,建立起关于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园的复合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为案例,借助GIS工具对武汉市创意产业园进行分类统计和制图,并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最后结含实证研究提出若干城市创意产业园发展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 空间格局 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莉敏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邹德文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景保峰 任政坤 周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2015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相比,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非有效省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科技资源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现象;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大,并呈缩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六点提升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小婷 谭云清
政府通过创新平台投入大量政策资源刺激创新,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在该发展模式下,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后,集群会更加依赖政策资源还是能够摆脱对政策资源的依赖?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将产业集群竞争力分为创新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之间的关系。以109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DEA三阶段分析法,对政策资源依赖进行量化;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关系特征存在差异,且受地域和行业影响。具体地,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创新竞争力与政策资源依赖的相关性不显著,市场竞争力在部分地区、行业与政策资源依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政策、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冀新 柳静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途径,集群效能影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通过三阶段DEA测度创新型产业集群效率,运用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三力模型评价创新型产业集群效率。结果表明,传统DEA模型凸显创新型产业集群性,三阶段DEA更侧重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性,集群效率存在空间分异,南部沿海地区各项效率值较高。创新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同步发展,但因各创新型产业集群行业异质性,效益贡献力与同步发展的其它两力非均衡异化。创新型产业集群效能由沿海到内陆层级递减,效能模式呈现强能强效、强能弱效、弱能强效、弱能弱效4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为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更多资源要素,能够提高国家高新区集聚效应。创新型产业集群对高新区集聚效应的提高程度,呈现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政策效果最为显著,仅略高于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效果最不明显。需通过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集聚功能,提升高新区创新载体功能,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培育的外部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雪松 高鑫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水环境的急剧恶化。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外部性,其实质是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通过外部性转移给了社会。传统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被作为政府的"非生产性福利事业"不具有可持续性。"武汉水专项"经验表明,城市水环境治理应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市场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培育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专业市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动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以治理收益补偿水环境治理成本,形成良性的动态经济循环,将会使城市水环境保护发展成具有巨大市场的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水环境 治理机制 外部性 武汉水专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松 叶小俊
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的领域。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宏观环境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科教资源丰富和区位优势明显等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存在市场信息资源整合不够、科教资源整合不够、政策资源整合不够与制度创新不足等发展障碍。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必须实施资源整合,创新制度和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武汉市环保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把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关键词:
环保产业 资源整合 制度创新 产业集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波
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内部特征与集群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广东佛山、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山东淄博陶瓷集群的412份调研问卷为研究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集群的协同性和支持性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三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的集聚性对集群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集群的生态绩效有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陶瓷产业 集群特征 集群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