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9)
2023(13100)
2022(11151)
2021(10111)
2020(8370)
2019(19702)
2018(19445)
2017(37129)
2016(20074)
2015(22259)
2014(22470)
2013(22613)
2012(21664)
2011(19906)
2010(20396)
2009(18936)
2008(18922)
2007(17431)
2006(15414)
2005(14058)
作者
(60773)
(50835)
(50530)
(47893)
(32325)
(24344)
(23064)
(19778)
(19177)
(18072)
(17236)
(17034)
(16270)
(16213)
(15806)
(15739)
(15357)
(15119)
(14671)
(14609)
(12784)
(12586)
(12316)
(11555)
(11497)
(11473)
(11270)
(11227)
(10274)
(10169)
学科
(92704)
经济(92625)
管理(59992)
(58796)
(47047)
企业(47047)
方法(34641)
中国(30061)
数学(29864)
数学方法(29629)
地方(26638)
(25590)
业经(20814)
技术(20149)
(19868)
(18512)
农业(17420)
(17112)
(15480)
贸易(15465)
(15218)
银行(15185)
(14857)
(14812)
金融(14810)
环境(14751)
(14670)
(14529)
(14409)
地方经济(14249)
机构
学院(296156)
大学(294678)
(123874)
经济(121055)
管理(112210)
研究(106274)
理学(95339)
理学院(94146)
管理学(92664)
管理学院(92068)
中国(80167)
科学(66000)
(64530)
(55419)
(54834)
(51734)
研究所(49613)
中心(48460)
(47373)
业大(43528)
财经(43300)
(41297)
北京(41280)
师范(40869)
农业(40459)
(39055)
(38347)
(38021)
经济学(37713)
经济学院(33961)
基金
项目(192074)
科学(151367)
研究(141235)
基金(136567)
(119091)
国家(118030)
科学基金(100741)
社会(89500)
社会科(84876)
社会科学(84850)
(77768)
基金项目(73064)
(64968)
教育(64231)
自然(63918)
自然科(62322)
自然科学(62304)
自然科学基金(61211)
编号(57408)
资助(54514)
(47541)
成果(46695)
(44337)
重点(43947)
(41862)
课题(40993)
创新(40720)
发展(38087)
(37476)
国家社会(36493)
期刊
(144756)
经济(144756)
研究(90223)
中国(65786)
(47320)
学报(44919)
科学(43303)
管理(42507)
(41959)
教育(34570)
大学(33198)
农业(31969)
学学(30872)
(28468)
金融(28468)
技术(27056)
业经(25097)
经济研究(22640)
财经(21308)
问题(20491)
(18444)
(17872)
技术经济(16559)
图书(15881)
科技(15871)
资源(15080)
商业(14693)
现代(14059)
(13945)
(13735)
共检索到45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静晓  李慧  
城市的资源—结构—功能协调互激发展是城市创新发展的优化路径。本文提出城市的资源基础差异、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制约城市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实现。通过城市资源基础的准确定位和合理规划,延续其城市发展的历史内涵,优化并调整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功能定位,使城市居民共享城市经济发展成果,满足个体全面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应晓妮  宁卉  
过度依赖银行等间接融资的金融结构会制约金融体系支持创新的效果。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和银行金融功能视角,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1996—2017年42个国家和地区金融结构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不仅能通过提升资本市场金融功能来推动创新,也能通过提升银行金融功能来推动创新。调节效应分析显示,金融自由度越高,金融结构对创新发展的影响越小,意味着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下形成的金融结构,其金融功能与创新发展的适配度更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正峰  陈刚  尹涛  
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公共基础4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个主要城市2015—2019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发现: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且波动增长态势,大部分城市综合指数的排名变动相对不是很大,但各城市综合指数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提出从培育文创品牌、增强民间投资活力、梳理文化资源以及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浩球  
大至整个人类社会,小至个人自身,创新发展模式均是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理论,分析东莞农信社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打造零售银行品牌为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是东莞农信社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江苏省南通市作为江苏省沿海开发的主力军和长三角重要城市,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南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子军  杨淑娟  
作为农民合作社,如何才能担负起建设新农村的伟大重任,完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宏伟目标,实现农民小康生活水平的最终目的。通过实现"五大转变"、发挥"五大作用"、强化"五种能力",以此加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创新发展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实现"双中高"的客观要求,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支持创新发展,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常态下资本市场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在深入系统梳理新三板发展历程、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论证了新三板支持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作用,提出了加快推进新三板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英  
本文以广州为例,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查研究需求端消费者行为特征变化,思考供给端实体零售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结合国内外新形势及新技术变革,探讨实体零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面对消费升级及市场竞争的挑战,实体零售应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顺应新技术发展潮流,从提升消费体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零售供应链管理、创新盈利模式和应用新兴技术等方面寻求创新发展,提升有效供给,促进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斌  顾雨竹  郄海霞  
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是事物创新发展的基础。多样性的保持和发展离不开包容性的滋养和规范性的约束。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多样性成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新工科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重视多样性、包容性、规范性的协调统一,三者的协调发展及良性互动构成新工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三维度结构。包容性和规范性的动态平衡赋予新工科多样性的生命活力,具体体现在:包容性为规范性提供"肌肉"和"血液",使得工程教育具备了"柔度"和"延性";规范性为包容性提供了"骨骼"和"结构",使得工程教育展现出"刚度"和"强度"。同时,多样性对包容性和规范性具有反作用,使得包容性和规范性各自调整和适应并协调发展。新工科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和行动,需要构建基于包容性和规范性的卓越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培育包容性的工程教育文化,从而驱动新工科保持多样性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永进  
职教集团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职教集团“集而不团”“两张皮”问题明显,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缺乏共同的价值体系。因此,基于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职教集团协同创新发展,建议做好环境适应,构建资源获得体系;保证目标达成,构建共赢目标体系;实现系统整合,构建内部治理体系;维系潜在模式,构建共同价值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昼  
从城市餐饮老字号的概念及特征描述出发,对餐饮老字号品牌对城市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解析;接着从内外部原因等两方面对餐饮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六方面对城市餐饮老字号品牌的重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在结论中指出,老字号得以重振的根基在于其庞大地域文化吸引力和市民情结,而这些老字号企业必须进行改造和升级才能实现振兴和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霞  石东伟  曾馨瑢  刘御珂  唐云云  
文章使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1999—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税制结构、预算约束对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间接税中的增值税占当地税收比重的增加对创新发展并无显著影响,直接税中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比重的增加也不利于创新产出;从税制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税收收入占当地GDP比重的增加会降低当地的创新质量,税收收入占当地GDP比重过低不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较为宽松的预算约束有利于提高创新产出和创新质量;努力提高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促进创新质量、创新效率提升;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显著提高当地的创新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礼强  常芮  
分析新零售产生的背景,提出通过场景构建,借助黑科技推动新零售发展的技术驱动因素,分析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式,以7fresh典型案例来阐述其具体应用,可以为企业新零售模式的转型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文秀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实施,在政策指引和内生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养老金融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养老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视角开展,对于个人养老金融需求分析的研究较为匮乏。没有需求侧的消费需求牵引,高质量的供给也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从供需分析视角探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需求端视角出发,在估计个人养老现金流需求、支出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角度分析了当前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现状,进而探讨了当前的供需鸿沟,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晶晶  赵雪波  
本文结合目前消费金融的现状,重点探讨开展消费金融这一措施对目前处于瓶颈期的零售行业所能带来的影响及优势,并进一步提出零售业未来利用消费金融进行创新发展的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