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7)
2023(12149)
2022(10153)
2021(9186)
2020(7828)
2019(17682)
2018(17263)
2017(34247)
2016(18218)
2015(20183)
2014(19216)
2013(19220)
2012(17492)
2011(15387)
2010(15625)
2009(14893)
2008(15178)
2007(13670)
2006(12139)
2005(11024)
作者
(48245)
(40172)
(40065)
(37761)
(25986)
(19082)
(18008)
(15267)
(15204)
(14331)
(13622)
(13614)
(12855)
(12401)
(12383)
(12239)
(11853)
(11630)
(11576)
(11454)
(9724)
(9707)
(9645)
(9269)
(8927)
(8854)
(8842)
(8808)
(7883)
(7789)
学科
(92012)
(88929)
经济(88833)
(86142)
企业(86142)
管理(77867)
方法(42304)
数学(33800)
数学方法(33666)
(32766)
业经(29245)
(25964)
财务(25960)
财务管理(25931)
企业财务(24818)
(24653)
中国(22205)
技术(20452)
农业(18231)
(17459)
(17260)
地方(15994)
环境(15231)
(15062)
理论(14764)
(14422)
技术管理(13932)
(13794)
(13070)
贸易(13058)
机构
学院(261685)
大学(256075)
(119351)
经济(117317)
管理(113439)
理学(97995)
理学院(97176)
管理学(96368)
管理学院(95868)
研究(75268)
中国(62851)
(57504)
(52087)
财经(45924)
(41939)
科学(39961)
(39505)
经济学(37064)
中心(35249)
(34835)
(34766)
财经大学(34085)
商学(33852)
经济学院(33756)
商学院(33591)
业大(32299)
北京(32149)
(31207)
经济管理(30685)
研究所(30573)
基金
项目(168642)
科学(138232)
基金(127362)
研究(127273)
(106956)
国家(106036)
科学基金(96457)
社会(87290)
社会科(83213)
社会科学(83190)
基金项目(68261)
(65996)
自然(60411)
自然科(59147)
自然科学(59138)
自然科学基金(58237)
教育(57225)
(53138)
资助(50881)
编号(48947)
(41735)
(38671)
创新(37988)
(37691)
成果(37224)
国家社会(36744)
重点(36683)
(36132)
人文(35014)
(34874)
期刊
(131053)
经济(131053)
研究(77747)
(50525)
管理(48170)
中国(46969)
(31446)
科学(30746)
学报(27355)
(26632)
金融(26632)
财经(24270)
技术(24093)
大学(23146)
业经(22828)
学学(22260)
农业(21477)
(20914)
经济研究(20744)
教育(18957)
问题(18668)
技术经济(16622)
财会(15449)
(14957)
现代(14438)
商业(13897)
会计(13666)
(13332)
世界(12730)
(12426)
共检索到387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志广  李姚矿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已注册通过的65家科创板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然后利用fs QCA方法探讨创新效率提升的前因条件组合。结果表明,我国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整体表现欠佳,城市创新创业环境中的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金融支持正向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产业环境和金融中介市场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补贴和城市研发环境导致企业创新投入冗余增加,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实现路径由政策环境主导型和中介市场主导型构成,城市创新环境失衡、产业环境与金融支持缺失是造成部分企业创新效率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外部环境规制对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基于组态视角解释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创企业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法川  张学良  
从投入、产出和管理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地检验了开发区政策与小微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与非开发区企业相比,开发区内企业进行投入创新和产出创新的概率更大。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保障了估计结果的可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自主研发和委托创新是开发区政策投入创新效应的主要途径,产出创新效应主要是通过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的使用来实现的。另外,研究还发现开发区政策不会影响服务业企业创新,但会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鹏  
IPO定价效率是影响股票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新《证券法》实施的背景下,基于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点,深入探究注册制改革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促进IPO定价效率提升;进一步,对于分析师盈余预测较差、高管参与配售比例较高的公司而言,注册制改革对IPO抑制率更低,支持了"信息透明度增强"的作用机制;注册制改革之后,IPO首日换手率下降,从而导致IPO抑价降低,支持了"投资者情绪降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的经济效应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阐明注册制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永健  吴小萌  
“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国家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提出的新政策,与原有科技创新政策相比,更注重提升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实现技术补链效果。为评估该政策的有效性,基于2014—2020年制造业中小企业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并运用Tobit模型检验“小巨人”企业培育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巨人”企业培育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实现,而非技术进步率本身,这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2)政策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作用大于资本密集型。研究结论可为完善“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云龙  刘佳鑫  
本文基于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的340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创新路径而言,其往往会通过"内源性创新+外延式创新"双路径方式实现自身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就创新机制而言,自贸区试错式的制度设计及投资贸易便利化举措所带来的企业家风险容忍度的提升以及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将在驱动企业创新投入中发挥明显的协同作用。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整体而言,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找到了自贸区挂牌建设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经验证据,为我国继续推行自贸区战略提供了来自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同时,从制度创新视角揭示了自贸区建设这一政策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果与影响路径,为解读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来自制度变革角度的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先明  向媛媛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运用2011—2015年中国深沪A股410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化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国际化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先明  向媛媛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运用2011—2015年中国深沪A股410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化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国际化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基于财务金融背景而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以上结论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秀  郭旻瑞  
文章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权力、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投资越多;政治关联型企业创新投资少于非政治关联型企业,但知识型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另外,不论企业是否为政治关联型企业,高管权力越强,企业创新投资越多,但政治关联可以扩大高管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构建政治关联、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基于财务金融背景而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以上结论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余渡  逯东  杨丹  
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预期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深入研究了原始股激励这一最具有激励力度的分配方案的动因及其后果。研究发现,首先,从动因看,企业上市后的预期创新投入力度越大,其在上市前就越重视向核心员工分配原始股,即会给核心员工分配更大比例的原始股;其次,从后果看,更大比例的原始股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当公司本地人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好或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时,原始股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基于获得原始股激励的员工的职位差异发现,仅有向高管团队员工提供原始股激励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而向其他职位员工(如监事会成员、核心技术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分配原始股的激励效果则有限。在当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资本市场大力推动科创板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社会各方如何把握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原始股权激励这一新的观察视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强  王明涛  
基于2006-2015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监督、容错和促进知识溢出3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显著提高了公司创新产出;在影响渠道方面,机构投资者主要作为公司治理监督者和区域知识溢出的传播者,促进投资公司创新产出;机构投资者尽管没有通过降低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为管理层可能遭遇的创新失败提供风险保护,但显著提高了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可能性。采用中证800指数成份股调整进行机构持股外生冲击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该研究为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创新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