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4)
2023(13005)
2022(11349)
2021(10576)
2020(8774)
2019(20349)
2018(20333)
2017(39189)
2016(21167)
2015(23410)
2014(23364)
2013(23091)
2012(21057)
2011(18897)
2010(18840)
2009(17069)
2008(16497)
2007(14384)
2006(12608)
2005(10695)
作者
(60066)
(49685)
(49340)
(47050)
(31588)
(23981)
(22405)
(19570)
(18895)
(17616)
(17150)
(16519)
(15633)
(15555)
(15333)
(14895)
(14812)
(14765)
(14173)
(13988)
(12258)
(12098)
(11900)
(11280)
(11084)
(11046)
(10926)
(10892)
(9970)
(9794)
学科
(87078)
经济(86996)
管理(66649)
(62338)
(53762)
企业(53762)
方法(38877)
数学(33100)
数学方法(32728)
中国(23686)
(21608)
业经(20689)
地方(20589)
技术(20262)
(19224)
(18286)
环境(17696)
理论(14984)
(14553)
农业(14521)
(14419)
(13637)
产业(13497)
技术管理(13282)
(13129)
贸易(13120)
(12652)
(12450)
财务(12389)
财务管理(12367)
机构
大学(296618)
学院(296580)
管理(124391)
(116793)
经济(114135)
理学(108621)
理学院(107460)
管理学(105804)
管理学院(105278)
研究(95866)
中国(68595)
(63519)
科学(60847)
(50099)
(46564)
业大(43986)
中心(43218)
(43196)
研究所(42770)
(42203)
财经(41055)
北京(39839)
(39567)
师范(39263)
(37241)
(35730)
(34967)
经济学(33915)
农业(33699)
商学(31958)
基金
项目(210943)
科学(167180)
研究(155171)
基金(152188)
(131707)
国家(130625)
科学基金(113870)
社会(98330)
社会科(93282)
社会科学(93255)
(84134)
基金项目(82409)
自然(74084)
自然科(72340)
自然科学(72325)
自然科学基金(71015)
教育(70001)
(69862)
编号(62776)
资助(61082)
成果(49401)
(47541)
重点(46653)
(45620)
(45461)
创新(43660)
课题(43238)
国家社会(39841)
科研(39547)
教育部(38952)
期刊
(124780)
经济(124780)
研究(84836)
中国(54055)
管理(45411)
学报(43063)
科学(42028)
(37987)
(36159)
教育(33295)
大学(32703)
学学(30652)
农业(27126)
技术(26899)
业经(21603)
(19809)
金融(19809)
经济研究(19141)
财经(18739)
问题(17593)
科技(17320)
图书(16293)
(16024)
技术经济(15858)
(14490)
资源(14324)
理论(14153)
现代(14148)
商业(13371)
实践(13103)
共检索到41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丛海彬  高长春  
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利的城市外部环境作为支撑,而城市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最基本的投入。通过对创意产业支撑环境单要素、多要素作用机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基础环境、城市产业环境及城市制度环境三大支撑要素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了创意产业支撑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理论构建了相应的城市创意产业支撑环境评价模型。为城市抓住创意产业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重远  
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文章针对创意产业的生产特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武汉和上海市的创意产业环境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榅荷  吕庆华  
本文以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从创意产业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法方面着手,对指标构建视角、指标内容的异同、争议性问题进行系统评述;通过对研究进展的探析,尝试展望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今后发展趋向,即统一创意产业统计口径、完善指标的内在逻辑性和体现自身适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菲  黄晓玲  
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市问卷调查,建立了城市居民对创意产业发展感知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晖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不断跨界发展,各种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意产业类型应运而生。在中国,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动力,其中的数字产业推进了区域产业升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准确评价城市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构建城市数字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容  
本文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相关评述。认为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不是静止孤立的,研究具有历时性、跨地域性、综合性、跨学科性。我国创意城市和创意城市网络研究应具有中国特色。创意城市之间关系,创意城市网络中城市的层级研究、创意城市网络有效性评估等都是未来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必需品。但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提出来,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如火如荼发展的表象下,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背后的不足。譬如,对于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划,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就地方而言,却普遍缺乏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和布局,导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斌  易华  
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创意城市评价指数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创意城市评价指数的内容、特点等研究,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我国创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庆华  芦红  
基于面板结构方程方法,对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实证研究,并对"海西七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漳州、汕头、赣州创意城市各项指数进行得分计算和排名。结果显示:厦门的总体创意城市指数要高于其他城市,福州的创意成果指数、温州的科学技术指数、厦门的人力资本指数要高于其他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博婵  
创意城市已成为世界及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然而如何对创意城市进行评价还没能形成统一认识。在分析已有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创意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的支撑依据进行了论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蜀秦  徐琴  
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不仅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范本。创意时代的城市更新,不再简单地拆除和重建,而是在充分保留城市的记忆、发展的足迹和历史的文脉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再造,城市的文化品质因此获得提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界平  
创意产业的兴起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有着高于其他产业的特殊要求。我国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上不能"遍地开花",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发展创意产业,防止出现不顾条件"一哄而起"的"大跃进"现象,现有的创意产业已经取得初步发展的城市应继续在吸引创意阶层、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上多下功夫。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翔  王重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迅速兴起并成为财富创造的新源泉。创意产业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城市治理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创新。针对创意产业的特点,深入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城市更新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光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观全球,创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城市集聚发展趋势,其集聚模式多种多样。根据集聚形成的机制、要素特征、推动主体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创意产业城市集聚模式有所不同。与传统产业集聚相比,创意产业城市集聚具有集聚主体的创造性、对"三T"型城市的根植性、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相结合以及独特的城市功能。基于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的集聚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懿玮  刘士林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产业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水平。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素支撑。政府只有充分考虑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围绕不同的工作重点,依据支撑要素,出台不同的产业政策,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