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9)
2023(13795)
2022(11457)
2021(10557)
2020(8510)
2019(19938)
2018(19855)
2017(37875)
2016(20059)
2015(22505)
2014(22274)
2013(21915)
2012(20576)
2011(18817)
2010(19149)
2009(17460)
2008(16965)
2007(15284)
2006(13812)
2005(12568)
作者
(59260)
(49214)
(48898)
(46285)
(31536)
(23691)
(22084)
(19002)
(18901)
(17686)
(16744)
(16706)
(16043)
(15677)
(15443)
(15144)
(14749)
(14215)
(14205)
(14191)
(12272)
(12222)
(12186)
(11504)
(11097)
(10991)
(10978)
(10922)
(10024)
(9757)
学科
(92699)
经济(92619)
管理(56924)
(56542)
(45734)
企业(45734)
方法(33995)
数学(29402)
中国(29251)
数学方法(28831)
地方(27712)
(24865)
业经(22054)
技术(21024)
(17016)
农业(16988)
(15733)
(15475)
理论(14651)
地方经济(14482)
(14391)
金融(14389)
(14260)
贸易(14243)
(14214)
银行(14183)
产业(14094)
(14006)
环境(13910)
(13792)
机构
学院(286458)
大学(283119)
(117455)
经济(114758)
管理(109570)
研究(102037)
理学(93516)
理学院(92380)
管理学(90556)
管理学院(90011)
中国(76476)
科学(63485)
(62158)
(51562)
(51044)
(48149)
研究所(46642)
中心(46314)
(45428)
业大(42394)
(39752)
财经(39748)
北京(39549)
师范(39295)
(37737)
农业(37586)
(36896)
(35813)
经济学(34964)
技术(32491)
基金
项目(191169)
科学(151470)
研究(139659)
基金(136057)
(119202)
国家(118177)
科学基金(101915)
社会(88234)
社会科(83768)
社会科学(83749)
(78407)
基金项目(72006)
自然(66016)
(65387)
自然科(64526)
自然科学(64513)
教育(63980)
自然科学基金(63343)
编号(55941)
资助(55448)
(47156)
成果(44609)
(44532)
重点(43647)
课题(41260)
创新(40854)
(40384)
发展(37652)
(37052)
国家社会(35858)
期刊
(137872)
经济(137872)
研究(88527)
中国(65091)
管理(44604)
(44585)
科学(42164)
学报(41692)
(37276)
教育(36620)
大学(32101)
农业(30610)
学学(30003)
技术(28755)
(27385)
金融(27385)
业经(24263)
经济研究(22037)
问题(18995)
财经(18942)
(17041)
(16601)
科技(16079)
技术经济(15836)
统计(14393)
(14363)
(14016)
现代(13814)
图书(13656)
商业(13554)
共检索到444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胜冰  
这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加大力度发展创意产业,但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应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横向比较上海和海西各地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为海西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提出理论和事实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霍晓萍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广西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既能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本文以动力要素-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为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广西各地的本地经济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即根植性所蕴含的丰富资源要素为基础,构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缺一不可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动力机制系统,提出基于自组织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亚薇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发展为城市的战略支柱产业。本文从上海市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出发,详细探讨两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总结了发展特点,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并预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谭娜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创意产业发展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双方面临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及社会政治环境等差异,导致两者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侧重和水平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海和昆士兰州为例,比较中澳创意产业发展的相似与不同,对建设不同体制和模式下的创意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参照借鉴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雁飞  廖双红  
创意产业区发展带来产业创新和空间创新。文章从空间创新功能角度入手,分析了其城市空间创新模式的现状、问题及理论框架,认为创意产业区发展带来了城市空间转换、产业价值链接、空间与经济互动增长和创新网络系统集成等创新模式,其结果是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体雁  樊维  高莹莹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高度依赖于地区创意能力的"发展的创意模式"。通过剖析地区的创意生产过程,提出地区创意生产系统及其特征,并借鉴波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提出了地区创意力决定的六要素模型。通过系统论述"发展的创意模式",为创意社会条件下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琼辉  刘杰  薛晓红  
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创意地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为背景,分析了类BOT模式创意地产的运作模式,探讨了在这一模式下的租金定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黄鹤  
我国现阶段的创意城市建设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特色,因此论文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得失。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做法,并在剖析文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指出文创集群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及未来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隋新  张永庆  
创意产业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和新趋势。在上海创意产业也正成为一项热门产业,为加快自主创新与文化融合、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扩大上海辐射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评述了上海创意产业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提出了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蕾  
本文构建了创意企业在消费者单边付费和消费者、广告商双边付费两种模式下的博弈竞争模型。模型分析表明:相比消费者单边付费模式,双边付费模式可以降低创意产品的销售价格。两家创意企业产品销售数量和总利润的相对大小,取决于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当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较大时,消费者和广告商双边付费模式下的用户更多,利润更高;反之,则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单边付费模式。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决定了创意企业的销售数量和企业利润,但是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是同步的,而是存在两个临界值。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从企业营销策略、广告质量和用户黏性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蕾  
本文构建了创意企业在消费者单边付费和消费者、广告商双边付费两种模式下的博弈竞争模型。模型分析表明:相比消费者单边付费模式,双边付费模式可以降低创意产品的销售价格。两家创意企业产品销售数量和总利润的相对大小,取决于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当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较大时,消费者和广告商双边付费模式下的用户更多,利润更高;反之,则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单边付费模式。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决定了创意企业的销售数量和企业利润,但是对两者的影响并不是同步的,而是存在两个临界值。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从企业营销策略、广告质量和用户黏性三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Pauline Tambling  李玉静  
将教育机构、学习者和行业发展统筹起来,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技能开发机会,创造一个更加适切的工作-就业-学习范式,是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各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英国创意产业为例,研究认为,"学校—学院或者大学—职业生涯"的传统线性教育范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背景要求,将文化部门、创意产业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技能更新或提升机会,可以为本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更多机会,也有利于实现学习者个体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曦  
本文主要通过三个视角探讨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借鉴。首先是在政策层面,我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多功能"政策模式,打破传统的单一政策模式,将文化政策同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融为一体,以大幅度提升其导向性功效;其次,政府在建立和发展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时可以效仿澳大利亚"昆士兰模式",注重小型和微型企业综合孵化平台的打造,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支持和融资渠道等,为小型和微型文化创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最后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教育模式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即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式教育,既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同时又掌握本行业的经营和生存之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必需品。但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提出来,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如火如荼发展的表象下,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背后的不足。譬如,对于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划,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就地方而言,却普遍缺乏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和布局,导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晓明  黄鹏  刘文红  
在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类及其演化特征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体系与产业发展动力,同时突破以往从单一视角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框架思路,创新性地从产业价值链与产业融合双重视角探索提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以及促进对策。研究发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受产业市场主体结构、文化资源要素以及关联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而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动力而言,一是关联产业的持续渗透与跨界融合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价值链的壮大延伸,二是文化创意企业的自我强化与学习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