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0)
2023(9213)
2022(7821)
2021(7022)
2020(5940)
2019(13112)
2018(12495)
2017(23235)
2016(12803)
2015(14132)
2014(13711)
2013(13571)
2012(12629)
2011(11365)
2010(11214)
2009(10412)
2008(10202)
2007(8838)
2006(7934)
2005(7099)
作者
(41288)
(34425)
(34346)
(32324)
(22039)
(16775)
(15330)
(13365)
(13265)
(12001)
(11884)
(11456)
(11298)
(10872)
(10754)
(10697)
(10501)
(10104)
(10052)
(9730)
(8896)
(8433)
(8236)
(7980)
(7843)
(7573)
(7447)
(7431)
(7122)
(7004)
学科
(51710)
经济(51610)
管理(35878)
(32119)
(24874)
企业(24874)
方法(20901)
数学(18578)
数学方法(18358)
中国(16626)
(14213)
(13314)
(13159)
地方(13007)
(11374)
业经(10591)
(10557)
贸易(10549)
(10226)
农业(9492)
环境(9098)
(7823)
银行(7778)
(7550)
金融(7549)
(7526)
(7394)
城市(7309)
技术(7269)
(7236)
机构
大学(187729)
学院(184424)
(73946)
经济(72317)
研究(70995)
管理(67193)
理学(58533)
理学院(57697)
管理学(56529)
管理学院(56202)
中国(51499)
科学(47717)
(41999)
(40697)
(37383)
业大(34742)
研究所(34587)
农业(33553)
(32782)
中心(31815)
(27137)
(26392)
财经(26189)
北京(25379)
(23955)
(23881)
师范(23461)
(22978)
经济学(22972)
农业大学(22405)
基金
项目(134852)
科学(105203)
基金(100097)
(92788)
国家(92082)
研究(87213)
科学基金(76831)
社会(57494)
社会科(54378)
社会科学(54359)
基金项目(53864)
自然(53540)
自然科(52266)
自然科学(52245)
自然科学基金(51312)
(51013)
(45299)
资助(39674)
教育(38175)
编号(31250)
重点(31190)
(28900)
(28691)
计划(28197)
(27584)
科研(26641)
创新(26034)
国家社会(24816)
科技(24723)
教育部(23734)
期刊
(78513)
经济(78513)
研究(52611)
学报(40473)
(36661)
中国(35923)
科学(35027)
大学(29341)
学学(28331)
农业(24368)
(23933)
管理(22878)
(15692)
金融(15692)
(13407)
财经(13052)
经济研究(13042)
问题(12578)
教育(12551)
业经(12170)
业大(11589)
技术(11465)
(11231)
(10731)
资源(10215)
科技(9765)
农业大学(9546)
林业(9042)
(8449)
现代(8239)
共检索到268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月  刘家辉  倪广恒  
城市下垫面因其特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会对降雨产生影响.该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对2016年7月20日的大规模暴雨事件进行模拟,采用不同城市冠层粗糙度方案设置,研究城市冠层粗糙度对暴雨云团运动和降雨落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冠层粗糙度对暴雨云团的运动和降雨落区有显著影响:当城市冠层粗糙度较小时,云团经过城市时被加热,产生水汽辐合和雨岛效应,从而增加城区和下风向的降雨;当城市冠层粗糙度较大时,云团在城市上风向停留,使城市上风向降雨增加;城市冠层粗糙度进一步增加会改变暴雨云团的运动方向,使城市周边降雨增加.该研究评估了城市冠层粗糙度对降雨的影响,为未来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城市降雨模拟的参数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世超  林剑辉  孙宇瑞  Peter Schulze Lammers  
根据表层土壤(0~40mm)孔隙度与降水量和土壤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预测表层土壤孔隙度的新方法。基于此目的,在德国波恩大学Dikopshof试验站,以两块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地块1:铧式犁+圆盘耙;地块2:旋转锄+圆盘耙)处理过的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耕后50d内的表层土壤孔隙度(TSP)与土壤表面粗糙度(SSR)为测量对象,分别采用地面激光扫描仪和气压比重计对TSP与SSR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连续测量,以研究TSP与SSR两者的动态关系。自2006到2009年,每年夏天进行1次重复试验,以研究不同降雨量对TSP与SSR关系的影响,并引入累计平均日降雨量(ARF)的影响指数。通过4a试验,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建军  朱国俊  贺锐  罗兴锜  卢金玲  
【目的】探讨表面粗糙度与当量粗糙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研究在不同表面粗糙度条件下过流部件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以圆管流动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粗糙度对管道沿程损失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所建立的转换关系和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相关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展开某轴流泵在不同工况下过流部件粗糙度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过流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对轴流泵的水力效率和扬程有较大影响。最优工况下,与无粗糙度相比,粗糙度为3.2,6.3和12.5μm时,泵扬程分别下降0.3,0.5和0.7m,效率分别下降4.7%,5.7%和6.8%。【结论】建立了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远  李耀翔  张哲宇  
【目的】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落叶松木材光谱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近红外模型,为提高近红外模型预测木材密度精度和普适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星火林场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未打磨(M0)、150目打磨(M1)和320目打磨样品(M2)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分别采用11点移动平均平滑、基线校正(baseline)和SG平滑进行了光谱预处理以去除冗余光谱信息,采用人工选择、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和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完成波段优选,构建针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单一预测模型及包含3种表面粗糙度样品的近红外混合模型。【结果】M0样品包含的光谱信息要多于另外2种粗糙度,3种预处理方法中,SG平滑预处理的建模效果综合评价最好。基于3种波段优选方法分别建立M0、M1和M2的基本密度预测模型,SiPLS波段选择方法效果更好,对于M0、M1、M2这3种表面粗糙度样品,验证集相关系数R及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865 9和0.022 7、0.766 0和0.021 4、0.725 6和0.027 4。以3种不同粗糙度混合建立的SiPLS-混合预测模型,对于不同粗糙度样品的预测能力好于各粗糙度的单一模型,对于M0、M1、M2这3种表面粗糙度样品,模型的RMSEP分别降低了11%、25%、5%。【结论】基于3种表面粗糙度所构建的近红外模型都可以实现木材密度的有效预测且采用SiPLS优选波段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为M0>M1> M2,SiPLS波段选择方法可以优化表面粗糙度对预测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混合模型则使近红外预测模型更加具有普适性,为木材的分类优选及精细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泳林  王志云  冼丽铧  鲍海泳  杨宝仪  孙同高  陈红跃  
以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33个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使用半球面影像技术和Li-6400光合仪分别获取林木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指标,用方差分析和粗糙集理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开度、叶面积指数、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透光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在各树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1),各指标在树种间的变化幅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林冠开度、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透光率的变化幅度均超过了20%,分别为29.95%、20.40%、23.77%和22.56%,而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24和7.80。林冠结构和光分布均对林木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贡献,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林冠开度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荣卫  何晓凤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可以获取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高度处资源量的区域分布状况,海面的动力学特性对近海面风速的数值模拟结果影响较大,论文采用WRF模式来研究不同海面动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对近海及沿海地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评估结果影响以及方案的适用性。采用不考虑粗糙度变化(P_0)、WRF模式中参数化公式系数为定值的方案(P_WRF)、Yelland和Taylor的分风速对参数化系数进行取值的方案(P_YT)对杭州湾近海及沿海地区风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参数化方法改变海面动力学粗糙度可以改进近海和沿海地区风速的模拟效果,且P_YT方案的模拟效果要优于P_WRF方案;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宁宁  刘彪  王晓默  
本文从地表粗糙度的定义和特性入手,研究了地表粗糙度的在风电场特殊地形下的计算。通过哈密淖毛湖某测风塔的测风数据计算,分析地表粗糙度的年、日变化规律找到一种求解粗糙度的方法,并与经验估算的粗糙度进行比较,为地表粗糙度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枝  王洁瑛  李黎  
该文采用探针法测定水曲柳、毛白杨和杉木不同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分析了影响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并采用心理分析方法讨论了木材表面的粗糙感 ,以及触觉心理量与视觉心理量的关系 .为获得不同树种、切削加工方式、切面对木材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该实验分别选择了锯切、铣削、刨切和磨削加工的木材工件表面进行表面的粗糙度和粗糙感触觉心理量、视觉心理量的测量 .研究结果表明 ,树种、切削方式、切面和木材的表面组织构造会影响木材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值因为加工方法不同而不同 ,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而降低 .水曲柳、毛白杨和杉木表面粗糙感的触觉心理量与视觉心理量呈正相关 ,针叶材表面粗糙感的触觉心理量与视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军  胡非  刘磊  王丙兰  
利用内蒙东部草原接近1年4层风速廓线资料,采用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拟合对数风廓线法和Davenport土地类型系统划分法),结合风能资源利用的特点,来估算该地区地表粗糙度长度。选取10分钟平均风速50m高度大于6m/s时刻的数据,因为50m高度平均风速6m/s以下的时,轮毂高度为80m的风机只能产生少量不稳定的风能。这样挑选数据能够有效地减少粗糙度长度评估中的离散范围。拟合对数风廓线,发现该地区地表粗糙度长度有明显月份和季节变化,夏秋植被茂盛期和冬春植被枯萎期粗糙度长度分别为0.138m和0.088m;细微的地形起伏也会对粗糙度的评估造成影响。两类方法估算的粗糙度长度大致相当,且估算的风能密度只...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彭莉莉  谢傲  罗伯良  张超  戴泽军  李易芝  
利用1961~2016年湖南省内88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区域持续性暴雨定义,统计分析了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特征及其与首日暴雨落区配置关系.结果表明:(1)湖南汛期发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有两槽一脊、两槽两脊、两脊一槽、纬向波动、台风低压和多涡旋型6类;(2)区域持续性暴雨主要发生在6、7月,其次是5、8月,4月和9月发生概率较小,各类环流型区域持续性暴雨日发生累计频次空间分布特征各异;(3)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型类内500hPa中高纬具有相似共性,均有利于持续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至湖南,但因低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形态配置不同,低层850hPa西南季风北伸范围存在差异,导致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首日暴雨落区南北、东西空间差异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玉杰  田中千秋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ssibility of measur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wood by the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Ten points_based mean roughness of the planed surface of Douglas, Hinoki, Beech and Padauk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laser displacement meter and the stylus instrument to clarify the ...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叶卉   王泽华   许世炜   姜晨  
该文基于便携式粗糙度仪设计了一种用于采集工件表面轮廓数据的测试平台,并同步开发轮廓分析软件。该测试平台由三轴移动装置、夹具、轮廓数据采集装置(粗糙度仪)及计算机组成,可采集水平方向上0.3~16.0 mm、垂直方向上-200 ~200 μm复杂表面的轮廓数据,可用于微结构或非球面等面型测试。基于MATLAB软件设计模块开发轮廓分析软件,适用于轮廓数据的处理及分析。与金相显微镜及泰勒霍普森轮廓仪所测量的轮廓数据结果对比,该文测试平台的测量误差低于5%,证明该平台及测试方法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该平台体积小、成本低,可用于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实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宏奎  李浩东  傅鹏  
【目的】分析影响竹材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以及表面粗糙度与胶合强度的关系,为竹材胶合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探针法等,测定不同粒度(60,80,100,150和180目)砂带磨削加工后竹材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基数量和表面接触角,对磨削加工试件进行胶合强度试验,分析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基和表面接触角等对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磨削砂带粒度过小和过大时,胶合强度均较低。本试验条件下,砂带粒度为100目时,磨削竹材的胶合强度最高(7.19MPa),表面润湿性也最好。此时,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十点不平度(Rz)和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分别为7.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学增  王金满  王矛棣  
阐述了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现有的测量技术与研究现状,研究了木质材料表面的统计模型和一维高斯型木质材料表面光学付立叶变换谱强度分布的模型,并得到了计算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均方根误差和自相关函数的数学公式。测量两个参数的实验系统,将具有非接触、高测量速度、测量不受被测材料影响和能得到比较多的轮廓信息等优点,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于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分类检测及监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静  周金星  崔明  闫帅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动能是土壤侵蚀最重要的动力来源。降雨经过林冠层后,由于受到林冠的再分配作用,雨滴特性(雨滴大小、雨滴终点速度和雨滴动能)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林下土壤侵蚀特征。为探讨南方红壤区典型树种马尾松林冠对林下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于2014年5—6月期间在福建长汀县观测了5场有代表性的天然降雨,采用滤纸色斑法对马尾松林内外的降雨雨滴同时进行观测,并汇总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林内外的降雨雨谱,研究结果表明:1)与林外雨滴相比,林内雨滴数量增多,分布范围变大。林外雨滴数量为1 346个,林内雨滴数量为1 608个,比林外多19.5%;林外雨滴直径的大小分布范围是0.6~5.7 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