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7)
- 2023(16541)
- 2022(14267)
- 2021(13353)
- 2020(11122)
- 2019(25559)
- 2018(25229)
- 2017(48402)
- 2016(26496)
- 2015(29750)
- 2014(29337)
- 2013(29066)
- 2012(26824)
- 2011(24158)
- 2010(24056)
- 2009(21931)
- 2008(21258)
- 2007(18753)
- 2006(16648)
- 2005(14234)
- 学科
- 济(106221)
- 经济(106095)
- 业(74530)
- 管理(69144)
- 企(52196)
- 企业(52196)
- 农(49528)
- 方法(44564)
- 数学(38965)
- 数学方法(38574)
- 农业(32894)
- 中国(29220)
- 业经(26396)
- 地方(24672)
- 财(23919)
- 学(23356)
- 制(19027)
- 贸(18878)
- 贸易(18871)
- 易(18280)
- 环境(16815)
- 技术(16376)
- 理论(15792)
- 发(15274)
- 和(14998)
- 银(14265)
- 银行(14190)
- 划(13895)
- 策(13725)
- 务(13711)
- 机构
- 学院(372997)
- 大学(372837)
- 管理(146354)
- 济(145947)
- 经济(142750)
- 理学(127938)
- 研究(127847)
- 理学院(126418)
- 管理学(124168)
- 管理学院(123506)
- 中国(93504)
- 农(84078)
- 科学(83583)
- 京(80946)
- 业大(66864)
- 农业(65375)
- 所(65101)
- 财(61857)
- 研究所(59940)
- 中心(58928)
- 江(54362)
- 北京(50459)
- 财经(50263)
- 范(50000)
- 师范(49452)
- 经(46024)
- 院(45536)
- 州(43968)
- 经济学(42493)
- 农业大学(42161)
- 基金
- 项目(265446)
- 科学(206968)
- 基金(191695)
- 研究(188827)
- 家(170008)
- 国家(168339)
- 科学基金(143016)
- 社会(118849)
- 社会科(112178)
- 社会科学(112144)
- 省(104343)
- 基金项目(103672)
- 自然(94928)
- 自然科(92679)
- 自然科学(92650)
- 自然科学基金(90981)
- 划(88167)
- 教育(84920)
- 编号(77233)
- 资助(76859)
- 成果(60860)
- 重点(59174)
- 发(57365)
- 部(57325)
- 创(54933)
- 课题(52189)
- 创新(51252)
- 科研(50735)
- 计划(49387)
- 国家社会(48499)
- 期刊
- 济(161510)
- 经济(161510)
- 研究(104874)
- 农(82854)
- 中国(71315)
- 学报(68395)
- 科学(60418)
- 农业(56281)
- 大学(51153)
- 学学(48479)
- 管理(48125)
- 财(44155)
- 教育(37597)
- 业经(31647)
- 融(30548)
- 金融(30548)
- 技术(29412)
- 业(27401)
- 问题(23912)
- 经济研究(23490)
- 财经(23243)
- 版(20694)
- 科技(20008)
- 经(19810)
- 业大(19757)
- 图书(19151)
- 资源(18396)
- 技术经济(17019)
- 现代(16935)
- 理论(16865)
共检索到53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小良
文章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点,1984~2006年,家庭式迁移发生概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变量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口迁移 家庭迁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仪凤 吴梦然 潘建伟
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特殊群体,占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从事城市基础建设、制造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以消费这一普遍经济活动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农民工展开实地问卷调查,从影响农民工消费行为的个体、经济、社会、心理四方面因素出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农民工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态度、消费意愿的具体因素,为保障农民工消费、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倩 朱青 张宇超 段正 顾永涛
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特征复杂、形式多样,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结合ArcGIS、SPSS以及EXCEL软件的综合分析,从空间迁移经历和未来迁移意愿两方面分析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务工过程的空间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京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城市有逐渐向大中城市集聚的空间变化趋势,不同空间迁移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性别、年龄、籍贯、打工城市数量几方面的构成差异性显著,在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在京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迁移意愿的特征显著,近期意愿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特征,远期迁移意愿则偏向留京工作和回乡创业;同时,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风险期,对应着两次城市融入的淘汰缺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农民工的家庭化迁移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家庭化迁移和城乡迁移同时发生的"双重迁移"对农民工家庭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家庭中的女性"双重迁移"引发不同以往的就业决策,并改变了农民工家庭的生活状态。文章在新家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实证分析"双重迁移"中各类因素对女性就业选择和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化迁移会减少女性居家就业和外出就业概率,降低女性就业水平。分析表明学前教育、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能够提高流动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而在职培训和教育水平在提高女性农民工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双重迁移 家庭化迁移 农民工 女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本文基于在杭州务工的543名农民工1995~2008年的追述式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态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近14年中,杭州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发生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夫妻携子女迁移的情形日益增多,人口迁移间距越来越短,入迁居住方式更加城市化。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对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行为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健 张东辉
文章基于我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O-B分解结果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及宏观环境政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对于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影响最大,其中工资收入是决定性因素。家庭特征和地理因素对不同的迁移模式影响不同。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对于城镇农民工的迁移模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模式 影响因素 O-B分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基于推拉理论、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进城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7年课题组在广东和湖北两地950户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具有促进作用,相比个人,家庭综合人力资本更显著;永久性迁移行为更依赖于家庭因素,处于子女抚养期的家庭做出永久性迁移的倾向更高,该作用机制在老一代农民工家庭更显著。随着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农民工家庭永久性迁移的意愿和行为会弱化,但合理的住房支付能力反而起到强化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玲玲 房宏君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市500份建筑业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年龄与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技能、企业所有制性质、劳动合同的签订、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和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信任度等会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提高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欣
以跨省流动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跨省流动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差异。基于"推—拉"理论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外推力"组变量和"内拉力"组变量,并利用o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推力"组变量对跨省流动农民工群体留城意愿的影响程度高于"内拉力"组变量;在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边际贡献中,跨省流动农民工对"就业前景的看法"项的弹性系数最高;工作环境、劳动合同、延长工时、薪资福利、家庭压力等项的弹性系数也较高。
关键词:
跨省流动农民工 留城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王旭 王立群 彭秋原
以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为例,利用典型项目区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退耕农户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对农户满意度和农户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农户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基础和农户土地依赖性还会通过农户满意度对农户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据此,后续城市造林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户满意度的服务工作,同时根据个体农户特征,对被征地农户在再就业、技能培训、农地补偿等方面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工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桂宏 胡建国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423名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问卷调查,描述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社会保障的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整体情况,并从推进农民工城市化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尚越 石智雷
本文比较了不同迁移行为农民工的健康差异,从迁移方式和迁移时间两个维度构建了农民工健康状况的分析框架,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有序选择模型检验了迁移行为影响农民工健康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农民工的迁移行为存在健康移民效应和三文鱼偏误效应,回归结果显示迁移时间长的农民工自评健康更差,而情感社会支持健康效应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工自评健康。本研究为实施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建设。
关键词:
迁移行为 农民工 自评健康 有序选择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利用2010—2013年CGSS调查数据从迁移结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总体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家庭化迁移模式分为配偶随迁、子女随迁、父母随迁、配偶子女随迁模式、配偶子女父母随迁模式、配偶父母随迁模式、父母子女随迁模式等七种家庭化迁移模式。研究发现,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进一步明朗,配偶子女随迁模式和配偶随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未婚城市农民工父母随迁模式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模式存在着年龄和地区差异。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携父母随迁、携配偶随迁会提升城市农民工幸福感,而非家庭化迁移则对城市农民工的幸福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农民工的这一家庭化迁移历程有利于其真正在城市稳定迁居,实现市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